筷子认面翻转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17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筷子认面翻转机,包括认面摄像头和翻转机构,所述认面摄像头可滑移的设置在外部传送带的一侧,以拍摄筷子的端部图像识别筷子的纤维密度,所述认面摄像头与翻转机构通信,以检测拍摄筷子纤维密度后输入到翻转机构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筷子认面翻转机,通过认面摄像头和翻转机构的设置便可有效的识别筷子的纤维密度,然后根据筷子的纤维密度进行翻转了,有效的使得筷子打标的一侧朝上设置。

Chopsticks face recognition fli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筷子认面翻转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认面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筷子认面翻转机。
技术介绍
在筷子包装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插片包装的方式,即是将筷子一双一双的插入到纸卡内,以此实现对于筷子的保证,因而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插筷的效率和准确性,一般都是采用插片机来完成对于筷子的插片作用。然而由于筷子的纤维密度分布不均,因此在打标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纤维密度最厚的一侧进行打标,而在上述插片机插片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地识别出筷子的纤维密度,如此在插片机将筷子插片到纸卡内的时候,筷子打标的一侧并不是一起朝上的,而在最终售卖的过程中是需要保持筷子的打标的一侧是处于朝上的位置,因而现有技术中在筷子插片完成以后还需要人工的将插片好的筷子逐渐的将筷子打标的一侧翻转至朝上,而采用人工翻转的方式,一方面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会存在翻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效率高、且不容易存在翻漏的筷子认面翻转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筷子认面翻转机,包括认面摄像头和翻转机构,所述认面摄像头可滑移的设置在外部传送带的一侧,以拍摄筷子的端部图像识别筷子的纤维密度,所述认面摄像头与翻转机构通信,以检测拍摄筷子纤维密度后,将筷子需要旋转的角度输入到翻转机构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传送带相对于筷子头部的一侧,以驱动筷子的头部旋转对筷子进行翻转,还包括有压板机构,所述压板机构设置在传送带相对于筷子尖端的上方,以在翻转机构驱动筷子旋转时,压住筷子的尖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架、若干个可旋转的安装在翻转架上的夹头和数量与夹头一一对应的旋转电机,所述夹头与旋转电机的转轴联动,受旋转电机驱动而转动,所述旋转电机和夹头均与认面摄像头通信,以接收筷子纤维密度后是否抓取筷子进行翻转,通过摄像头判断的筷子纤维密度位置,来确定需要翻转的角度,接收筷子纤维密度较高一面朝上,需要翻转的角度后,来判断是否需要抓取筷子进行翻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机构包括压板架和压板杆,所述压板架固定在传送带的侧边上,所述压板杆固定安装在压板架上,以横跨在筷子尖端的上方,并压住筷子尖端,其中,压板杆的两端向上弯曲翘起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与夹头之间通过皮带联动,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检测盘,所述翻转架相对于检测盘的一侧设有传感器,所述检测盘伸入到传感器内触发传感器时,旋转电机处于复位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电机和夹头配合驱动筷子翻转的步骤如下:步骤三一,在筷子的头部送到夹头内的时候,旋转电机先驱动夹头旋转90度,使得夹头的夹持片处于筷子头部的前后两侧;步骤三二,夹头夹持住筷子的头部,其中这里对于检测出来打标的一侧朝上的筷子夹头不夹持该筷子;步骤三三,旋转电机驱动夹住筷子的夹头旋转,以将筷子打标的一侧旋转至上方,在旋转到位后,夹头放开筷子,之后旋转电机驱动夹头空转复位,传感器检测到检测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待翻转的插好筷子的纸卡上的一个纸卡孔内一双筷子的头部露出长度不等,所述认面摄像头和翻转机构均设有两个,翻转时,第一个认面摄像头识别头部露出较长筷子的纤维密度,输送到第一个翻转机构内进行翻转,接着将翻转好的筷子推入到位,使得头部露出长度交换,然后通过第二个认面摄像头识别头部露出较长筷子的纤维密度,输送到第二个翻转机构内进行翻转,接着将翻转好的筷子推入到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将翻转好的筷子推入到位通过推入机构实现,该推入机构包括推入架、推入气缸和推入板,所述推入架固定在传送带相对筷子头部的一侧上,所述推入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推入架上,所述推入板固定在推入气缸的推动杆上,该推入板包括板体和若干个推柱,所述板体固定在推入气缸的推动杆上,若干个所述推柱均固定在板体背向推入气缸的一侧上,并且相互间隔设置,以与长出来的筷子头部一一对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认面摄像头和翻转机构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自动化识别当前纸卡上筷子的纤维密度,然后在识别出来以后,通过翻转机构的作用,实现将筷子的纤维密度最大的一侧旋转至朝上,即使得筷子打标的一侧能够保持朝上设置,以此来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的方式导致的效率低下以及容易翻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筷子认面翻转机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的翻转机构的整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筷子认面翻转机,包括认面摄像头61和翻转机构62,所述认面摄像头61可滑移的设置在外部传送带的一侧,以拍摄筷子的端部图像识别筷子的纤维密度,所述认面摄像头61与翻转机构62通信,以检测拍摄筷子纤维密度后输入到翻转机构62内,通过认面摄像头61拍摄当前的筷子的纤维情况,在拍摄完成以后,便可了解到当前的筷子的纤维密度最大的在那一侧,然后将筷子的纤维信息传输到翻转机构62内,翻转机构62便会对着纤维密度最大的一侧不在上侧的筷子进行翻转,进而将筷子纤维密度最大的一侧翻转到最上方,如此实现一个自动将筷子纤维密度最大的一侧翻转至上方的效果了。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翻转机构62设置在传送带相对于筷子头部的一侧,以驱动筷子的头部旋转对筷子进行翻转,还包括有压板机构63,所述压板机构63设置在传送带相对于筷子尖端的上方,以在翻转机构62驱动筷子旋转时,压住筷子的尖端,通过压板机构63的设置,便可实现在翻转机构62带着筷子进行翻转的时候,有效的将筷子尖端压住,如此在翻转机构62翻转的过程中便可避免因为摩擦力导致不需要翻转的筷子被带着翻转的问题。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翻转机构62包括翻转架621、若干个可旋转的安装在翻转架621上的夹头622和数量与夹头622一一对应的旋转电机623,所述夹头622与旋转电机623的转轴联动,受旋转电机623驱动而转动,所述旋转电机623和夹头622均与认面摄像头61通信,以接收筷子纤维密度后是否抓取筷子进行翻转,通过夹头622的设置,便可实现选取需要旋转的筷子的效果,而通过旋转电机623的设置,则可通过旋转电机623的转动带动夹头622转动的方式来简单有效的实现对于筷子侧面的翻转了,本实施例中在夹头622即将夹住筷子而旋转之前,在传送带5相对于筷子的尖端上方的位置上设有压筷板,通过压筷板的上下升降作用,实现在夹头622带着筷子旋转的时候,有效的将筷子压住,避免相邻的两根筷子之间因为摩擦而出现相互旋转的问题。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压板机构63包括压板架631和压板杆633,所述压板架631固定在传送带的侧边上,所述压板杆633固定安装在压板架631上,以横跨在筷子尖端的上方,并压住筷子尖端,其中,压板杆633的两端向上弯曲翘起设置,通过压板杆633和压板架631的组合作用,便可有效的实现利用压板杆633压住筷子尖端的方式来避免在筷子旋转的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筷子认面翻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认面摄像头(61)和翻转机构(62),所述认面摄像头(61)可滑移的设置在外部传送带的一侧,以拍摄筷子的端部图像识别筷子的纤维密度,所述认面摄像头(61)与翻转机构(62)通信,以检测拍摄筷子纤维密度后输入到翻转机构(6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筷子认面翻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认面摄像头(61)和翻转机构(62),所述认面摄像头(61)可滑移的设置在外部传送带的一侧,以拍摄筷子的端部图像识别筷子的纤维密度,所述认面摄像头(61)与翻转机构(62)通信,以检测拍摄筷子纤维密度后输入到翻转机构(6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认面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62)设置在传送带相对于筷子头部的一侧,以驱动筷子的头部旋转对筷子进行翻转,还包括有压板机构(63),所述压板机构(63)设置在传送带相对于筷子尖端的上方,以在翻转机构(62)驱动筷子旋转时,压住筷子的尖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筷子认面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62)包括翻转架(621)、若干个可旋转的安装在翻转架(621)上的夹头(622)和数量与夹头(622)一一对应的旋转电机(623),所述夹头(622)与旋转电机(623)的转轴联动,受旋转电机(623)驱动而转动,所述旋转电机(623)和夹头(622)均与认面摄像头(61)通信,以接收筷子纤维密度后是否抓取筷子进行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筷子认面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机构(63)包括压板架(631)和压板杆(633),所述压板架(631)固定在传送带的侧边上,所述压板杆(633)固定安装在压板架(631)上,以横跨在筷子尖端的上方,并压住筷子尖端,其中,压板杆(633)的两端向上弯曲翘起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筷子认面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623)的转轴与夹头(622)之间通过皮带联动,所述旋转电机(623)的转轴上固定有检测盘(6231),所述翻转架(621)相对于检测盘(6231)的一侧设有传感器(6211),所述检测盘(6231)伸入到传感器(6211)内触发传感器(6211)时,旋转电机(623)处于复位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干强项张勇吕岳武陈万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聚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