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型铜基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合成乙二醇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一种负载型铜基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合成乙二醇中的应用,属于催化化工
技术介绍
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反应是CO偶联法合成乙二醇过程中的最关键步骤。同时,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除了生产乙二醇,也可以用来生产乙醇酸甲酯(MG)以及乙醇,它们都是煤化工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UCC公司和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建立了由合成气常压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工艺后,Cu基催化剂用于草酸酯气相加氢制备乙二醇的研究也随之发展起来。美国UCC公司在1985年申请了两项关于草酸二甲酯加氢专利,US4677234技术主要以碳酸铜和碳酸铵为原料制备的Cu-Si催化剂;US4628128公开了一种浸渍法制备的Cu-Si催化剂。1982年日本宇部兴产公司申请的日本专利JPS57122946、JPS57123127、JPS57180432、JPS57122941等中披露了负载Cu基催化剂的载体(Al2O3,SiO2、La2O3等)、助剂(K、Zn,Ag等)、制备方法等对催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型铜基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硅介孔分子筛与磺酸反应以增加表面羟基数量,再与硅烷偶联剂进行羟基缩合反应,形成表面键合有双键改性硅介孔分子筛产品;将改性硅介孔分子筛再与引发剂、丙烯酸类化合物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得到的固体样品加入到可溶性铜盐的乙醇/水溶液混合溶剂中,加热回流反应,所得产物再次过滤、去离子水洗涤,经过干燥、焙烧后得到改性硅介孔分子筛负载铜基催化剂,催化剂中铜含量为催化剂总重的10~45%;催化剂还原活化后一价铜含量为活性铜总摩尔数的20~60mo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型铜基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硅介孔分子筛与磺酸反应以增加表面羟基数量,再与硅烷偶联剂进行羟基缩合反应,形成表面键合有双键改性硅介孔分子筛产品;将改性硅介孔分子筛再与引发剂、丙烯酸类化合物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得到的固体样品加入到可溶性铜盐的乙醇/水溶液混合溶剂中,加热回流反应,所得产物再次过滤、去离子水洗涤,经过干燥、焙烧后得到改性硅介孔分子筛负载铜基催化剂,催化剂中铜含量为催化剂总重的10~45%;催化剂还原活化后一价铜含量为活性铜总摩尔数的20~60mo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硅介孔分子筛负载型铜基催化剂具体制备方法特征在于:
1)将硅介孔分子筛以SiO2计与磺酸R-SO3H按摩尔比nSiO2:nR-SO3H=1:(0.5~1.5)在50~80℃充分搅拌混合0.5~4小时,其中磺酸浓度为0.5~1.5mol/L,然后抽滤或离心方法回收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接近中性,60~80℃真空干燥12~48小时得到表面改性的硅介孔分子筛样品;
2)将表面改性后的硅介孔分子筛以SiO2计与硅烷偶联剂Y-R-Si(OR)3按摩尔比nSiO2:nY-R-Si(OR)3=1:(5~10),加入到乙醇/水混合溶剂中40~80℃反应2~12h,其中溶剂占总质量的60~90%,混合溶剂中乙醇含量为40~80%,反应完成后过滤或离心得到的固体样品;
3)将2)中固体产物与引发剂、丙烯酸类化合物混合在乙醇中进行接枝共聚反应0.5~6小时,其中引发剂浓度为0.5~0.8mmol/L,丙烯酸类化合物为2)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摩尔数的0.5~5倍,乙醇占混合物总质量的60~90%;反应后产物进行过滤或离心回收,并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pH值到中性,60~80℃真空干燥4~24小时得到固体样品;
4)按照固液质量比1:(10~20)将3)中得到的固体样品加入到浓度为0.05~2.5mol/L可溶性铜盐乙醇/水溶液混合溶剂中,混合溶剂中乙醇含量为20~80%,80~100℃回流2~24h,真空抽滤、去离子水充分洗涤,60~80℃真空干燥12~48小时,400~600℃焙烧2~8小时得到负载型铜基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硅介孔分子筛为SBA-15、MCM-41、MSU-G、MSU-1、FDU-7、FDU-12、KIT-6、HMS、MCF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光,李进,王贤彬,王炳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