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与莲藕的混合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技术中的混合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与莲藕的混合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在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国情中,土质资源稀缺,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有限的土地进行高效的利用具有较佳的现实意义。而作为土地资源利用的一种优选方式,作物的混合种植充分利用共生互利、生态位和食物链等生态学原理,促进作物间的生长促进,时能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扩大作物的相对种植面积。而水稻作为在我国最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若能以稻作水田为基体,以种稻为中心,种养一些其他的经济作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莲藕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即可生食也可做菜和入药,经济价值高;且莲藕喜净水和日照,其生长条件与水稻有重叠部分,但传统的莲藕的种植方式主要是池塘种植,占地面积大,且无论是种植浅水藕还是深水藕的,均无法对池塘区域进行高效利用,导致池塘利用不充分,土地利用不充分,经济效益低。若能在稻作水田中进行莲藕种植,组成合理的田间结构,能实现农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丰富产业链,同时这种农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与莲藕的混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nS1、选择无污染、水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有良好的排灌条件且田埂坚固的弱酸性稻田作为种植区域,将种植区域的稻田的表水排干,并在翻整暴晒后用石灰消毒;/nS2、将有机底肥、发酵甘蔗渣粉末与鱼塘底泥混合均匀后铺覆于稻田表面并深翻,并引水养田10~15天,引水时水面要没过垄面,水渗漏后及时补充,待水位相对稳定后进行封闭除草;/nS3、选择优质,高产的早中熟的浅水藕品种作为种藕;然后用甲基拖布津进行浸种15~30min后捞起,将种藕插入到泥土,把种藕上有苗的一端插到泥土里,另一端露出泥面,控制定植的间距为2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与莲藕的混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选择无污染、水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有良好的排灌条件且田埂坚固的弱酸性稻田作为种植区域,将种植区域的稻田的表水排干,并在翻整暴晒后用石灰消毒;
S2、将有机底肥、发酵甘蔗渣粉末与鱼塘底泥混合均匀后铺覆于稻田表面并深翻,并引水养田10~15天,引水时水面要没过垄面,水渗漏后及时补充,待水位相对稳定后进行封闭除草;
S3、选择优质,高产的早中熟的浅水藕品种作为种藕;然后用甲基拖布津进行浸种15~30min后捞起,将种藕插入到泥土,把种藕上有苗的一端插到泥土里,另一端露出泥面,控制定植的间距为200~230cm,株距为60~80cm;
S4、选秸秆粗壮、分蘖强,成穗多,优质高产粳稻,不倒伏,籽粒饱满,米质优良的稻种,在播种前进行晒种30~40h,再用浸种液在温度为35~40℃的温度条件条件下浸种10~15h后,继续用清水浸种15~20h,最后在18~2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催芽、炼苗和育秧;
S5、莲藕定植后13~17天后进入立叶期,并于立叶后加施立叶期,待莲藕定植后20~25天时,莲藕根系开始稳定并出现新芽,将未出芽的种藕剔除并进行补种,莲藕定植120天进入成熟期后以步骤S4的方法获得秧苗作为原材料,在稻田中进行插秧,并在插秧完成后喷施水稻秧期肥;
S6、进行日常田间管理,并按照水稻的种植方式进行追肥,在水稻扬花后渐渐排水或让水自然落干,以后添水、排水交替,保持田间湿润,并在黄化完熟95%以上时进行收割,待水稻收割后再收莲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与莲藕的混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酸性稻田的pH值为5.5~6.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沙,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县蒸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