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稻田中进行稻藕鱼混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技术中的混合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稻田中进行稻藕鱼混养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国情中,土质资源稀缺,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有限的土地进行高效的利用具有较佳的现实意义。而作为土地资源利用的一种优选方式,作物的混合种植充分利用共生互利、生态位和食物链等生态学原理,促进作物间的生长促进,时能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扩大作物的相对种植面积。而水稻作为在我国最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通过水稻与动物各种相互关系进行协调,高效利用稻田生态系统的各项生物资源的一种方式,稻鸭混养和稻鱼混养的技术已经日益成熟,这种混养技术能有效实现农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丰富产业链,且极具生态效益,但如果能在上述种养模式上进行改进,以稻作水田为基体,以种稻为中心,放养动物的同时,种养一些其他的经济作物的种植方案能有效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方向转型,必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稻田中进行稻藕鱼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nS1、选择无污染、水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有良好的排灌条件且田埂坚固的弱酸性稻田作为种植区域,将种植区域的稻田的表水排干,并在翻整暴晒后用石灰消毒;/nS2、将有机底肥、发酵甘蔗渣粉末与鱼塘底泥混合均匀后铺覆于稻田表面并深翻,并引水养田10~15天,引水时水面要没过垄面,水渗漏后及时补充,待水位相对稳定后进行封闭除草;/nS3、选择优质,高产的早中熟的浅水藕品种作为种藕;然后用甲基拖布津进行浸种15~30min后捞起,将种藕插入到泥土,把种藕上有苗的一端插到泥土里,另一端露出泥面,控制定植的间距为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稻田中进行稻藕鱼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选择无污染、水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有良好的排灌条件且田埂坚固的弱酸性稻田作为种植区域,将种植区域的稻田的表水排干,并在翻整暴晒后用石灰消毒;
S2、将有机底肥、发酵甘蔗渣粉末与鱼塘底泥混合均匀后铺覆于稻田表面并深翻,并引水养田10~15天,引水时水面要没过垄面,水渗漏后及时补充,待水位相对稳定后进行封闭除草;
S3、选择优质,高产的早中熟的浅水藕品种作为种藕;然后用甲基拖布津进行浸种15~30min后捞起,将种藕插入到泥土,把种藕上有苗的一端插到泥土里,另一端露出泥面,控制定植的间距为200~230cm,株距为60~80cm;
S4、莲藕定植后13~17天后进入立叶期,并于立叶后加施立叶肥,待莲藕定植后20~25天时,莲藕根系开始稳定并出现新芽,将未出芽的种藕剔除并进行补种,莲藕定植120天进入成熟期后,在稻田中进行插秧,并在插秧完成后喷施水稻秧期肥;
S5、水稻插秧活蔸后在稻田中喷施叶面肥,并在喷施叶面肥7~10天后在稻田中放养泥鳅和/或禾花鱼,按时投喂泥鳅和/或禾花鱼饵料,不再需要额外施加其他肥料,水稻扬花后渐渐排水或让水自然落干,以后添水、排水交替,保持田间湿润,并在黄化完熟95%以上时进行收割,待水稻收割后再收莲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稻田中进行稻藕鱼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酸性稻田的pH值为5.5~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稻田中进行稻藕鱼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藕为苏州花藕、鄂莲1号、鄂莲3号、扬藕1号、大紫红、玉藕、嘉鱼、杭州白花藕、南京花香藕、雀子秧藕、江西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沙,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县蒸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