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替上料式偏光片储存导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93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替上料式偏光片储存导出装置,包括第二滑轨、第一上料部分、第二上料部分、转换气缸、连接块及连接板,第二滑轨包括二条,两第二滑轨平行间隔地设置在贴片机的机台上;第一上料部分及第二上料部分处均设有膜上料组件;膜上料组件可滑动地连接在两第二滑轨上;连接板水平设置在膜上料组件下方,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膜上料组件上,使两膜上料组件同步直线滑移;转换气缸设置在第二滑轨的侧部;连接块连接于转换气缸与膜上料组件上,以便驱动膜上料组件直线运动至膜上料机械手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独立储料,并整体联动直线滑移方式,实现交替送料,有效减少了偏光片上料时工序待料时间,提升了偏光片上料自动化程度及上料效率。

A storage and export device of polarizer with alternating f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替上料式偏光片储存导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制造领域,特别指一种交替上料式偏光片储存导出装置。
技术介绍
LCD屏幕及OLCD平面生产制造过程中,涉及偏光片贴合工艺,实际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在玻璃片的两侧贴附偏光片,且偏光片贴合之前需要将其一侧面上粘附的离型膜撕离;随着市场对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持续性需求,其下游的屏幕制造行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国内屏幕制造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大多数屏幕生产厂商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同时,也需在生产产能上进行突破。针对偏光片双面贴合工艺,国内技术目前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现有的贴片单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玻璃片或偏光片在各工序进行的同时,其他工站处于待料状态,导致整线贴片耗时长,成为制约贴片产能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偏光片的上料工序,偏光片上料机构内的偏光片上料完成后,需要暂停设备,将偏光片重新装载后再重启设备,影响了贴片效率,成为制约整线产能提升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第一上料部分及第二上料部分独立储料,并整体联动直线滑移,实现交替送料,有效减少了偏光片上料时工序待料时间,提升了偏光片上料自动化程度及上料效率的交替上料式偏光片储存导出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交替上料式偏光片储存导出装置,包括第二滑轨、第一上料部分、第二上料部分、转换气缸、连接块及连接板,其中,上述第二滑轨包括二条,两第二滑轨平行间隔地设置在贴片机的机台上;上述第一上料部分及第二上料部分处均设有膜上料组件;上述膜上料组件可滑动地连接在两第二滑轨上;上述连接板水平设置在膜上料组件下方,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膜上料组件上,使两膜上料组件同步直线滑移;上述转换气缸设置在第二滑轨的侧部;上述连接块连接于转换气缸与膜上料组件上,以便驱动膜上料组件直线运动至膜上料机械手下方,交替供应偏光片给膜上料机械手。优选地,所述的膜上料组件包括膜底座、顶膜部件、膜支座及限位导向部件,其中,上述膜底座水平设置在第二滑轨上方,并与第二滑轨可滑动地连接;上述连接块与膜底座固定连接,转换气缸通过连接块驱动膜底座直线移动;上述膜支座水平间隔地设置膜底座上方;在上述顶膜部件设置于膜底座的下方,且穿过膜底座及膜支座向上延伸;上述限位导向部件设置在膜底座与膜支座之间的间隙中,且穿过膜支座向上延伸,并在膜支座上方形成偏光片放置空间,上下叠合的偏光片水平放置在偏光片放置空间内,并经顶膜部件驱动而上升。优选地,所述的顶膜部件包括膜支板、顶膜气缸及顶膜板,其中,上述膜支板竖直连接在膜底座的底部;上述顶膜气缸连接于膜支板的侧壁上,且输出端朝上设置;上述顶膜板连接于顶膜气缸的输出端上,且竖直向上延伸至膜支座上方;顶膜气缸驱动顶膜板上升,以便将膜支座上放置的偏光片沿着限位导向部件向上顶起。优选地,所述的限位导向部件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电机、第二限位电机、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轮、中转传动带、第二传动带、中转传动轴、第二传动轮及夹连块,其中,上述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均包括二块;两第一限位板平行间隔地设置于膜底座的两侧,且分别可滑动地嵌设在膜底座上的导轨上,并向上穿过膜支座;两第二限位板平行间隔地设置于膜底座的另外两侧,且分别可滑动地嵌设在膜底座上的导轨上,并向上穿过膜支座;两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偏光片放置空间。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限位电机及第二限位电机设置于膜底座上,且输出轴朝下设置;上述第一传动轮及中转传动轴分别间隔设置于第一限位电机及第二限位电机的一侧;上述第一传动带套设在第一限位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轮上,第一限位电机驱动第一传动带循环直线运动;上述中转传动带套设在第二限位电机的输出轴与中转传动轴上,第二限位电机通过中转传动带驱动中转传动轴旋转运动;上述第二传动轮间隔设置在中转传动轴的侧部;上述第二传动带套设在第二传动轮与中转传动轴上,并与第一传动带垂直,中转传动轴驱动第二传动带循环直线运动。优选地,所述的夹连块包括四块,两第一限位板的下部分别通过夹连块连接固定在第一传动带的两侧,第一传动带驱动两第一限位板沿相反方向滑动,以便调节偏光片放置空间在一侧方向的宽度,两第二限位板的下部分别通过夹连块连接固定在第二传动带的两侧,第二传动带循环直线运动时,驱动两第二限位板沿相反方向滑动,以便调节偏光片放置空间在另一侧方向的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采用第一上料部分及第二上料部分独立储料,并整体联动直线滑移,实现交替送料,有效减少了偏光片上料时工序待料时间,提升了偏光片上料自动化程度及上料效率的交替上料式偏光片储存导出装置。本技术针对现有贴片机偏光片上料时的待料时间无法有效利用,导致贴片效率较低的情况,进行自主研发,本技术包括第一上料部分及第二上料部分,第一上料部分及第二上料部分的膜上料组件由连接板连接形成整体结构,且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二滑轨上,并经转换气缸驱动而沿直线方向直线滑移,以便移动至膜上料机械手下方,便于膜上料机械手从膜上料机构内吸取偏光片;当一个膜上料组件内的偏光片被吸取完成后,该空的膜上料组件移出,同时满载的膜上料组件移入膜上料机械手下方,以便保证持续上料,且移出的膜上料组件可重新装载偏光片;通过该种结构功能设计,有效地消除了偏光片装载耗时,保证了偏光片持续上料,有效提升了偏光片上料效率。同时,本技术设计有导向部件,通过可滑动地设置在膜底座上,并穿过膜支座向上延伸的二片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在膜支座上方形成偏光片放置空间,以便从四侧限位偏光片,上下叠合的偏光片经顶膜气缸驱动而上升时通过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在竖直方向上导向限位偏光片,以供膜取料机械手取出最上层偏光片;且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板或第二限位板独创性地利用第一传动带及第二传动带作为驱动部件,利用两第一限位板分别设置在第一传动带的对称两侧的安装方式,当第一传动带循环直线运动时,同时取得两第一限位板沿相反方向运动,实现对限位宽度的实时调整,以便储放不同尺寸的偏光片,提高了设备通用性;同样的,两第二限位板也通过相同的安装方式实现宽度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技术膜上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技术膜上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6为本技术膜上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交替上料式偏光片储存导出装置,包括第二滑轨61、第一上料部分C、第二上料部分D、转换气缸62、连接块63及连接板65,其中,上述第二滑轨61包括二条,两第二滑轨61平行间隔地设置在贴片机的机台上;上述第一上料部分C及第二上料部分D处均设有膜上料组件;上述膜上料组件可滑动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替上料式偏光片储存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滑轨(61)、第一上料部分(C)、第二上料部分(D)、转换气缸(62)、连接块(63)及连接板(65),其中,上述第二滑轨(61)包括二条,两第二滑轨(61)平行间隔地设置在贴片机的机台上;上述第一上料部分(C)及第二上料部分(D)处均设有膜上料组件;上述膜上料组件可滑动地连接在两第二滑轨(61)上;上述连接板(65)水平设置在膜上料组件下方,且连接板(6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膜上料组件上,使两膜上料组件同步直线滑移;上述转换气缸(62)设置在第二滑轨(61)的侧部;上述连接块(63)连接于转换气缸(62)与膜上料组件上,以便驱动膜上料组件直线运动至膜上料机械手下方,交替供应偏光片给膜上料机械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替上料式偏光片储存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滑轨(61)、第一上料部分(C)、第二上料部分(D)、转换气缸(62)、连接块(63)及连接板(65),其中,上述第二滑轨(61)包括二条,两第二滑轨(61)平行间隔地设置在贴片机的机台上;上述第一上料部分(C)及第二上料部分(D)处均设有膜上料组件;上述膜上料组件可滑动地连接在两第二滑轨(61)上;上述连接板(65)水平设置在膜上料组件下方,且连接板(6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膜上料组件上,使两膜上料组件同步直线滑移;上述转换气缸(62)设置在第二滑轨(61)的侧部;上述连接块(63)连接于转换气缸(62)与膜上料组件上,以便驱动膜上料组件直线运动至膜上料机械手下方,交替供应偏光片给膜上料机械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上料式偏光片储存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上料组件包括膜底座(64)、顶膜部件、膜支座(69)及限位导向部件,其中,上述膜底座(64)水平设置在第二滑轨(61)上方,并与第二滑轨(61)可滑动地连接;上述连接块(63)与膜底座(64)固定连接,转换气缸(62)通过连接块(63)驱动膜底座(64)直线移动;上述膜支座(69)水平间隔地设置膜底座(64)上方;在上述顶膜部件设置于膜底座(64)的下方,且穿过膜底座(64)及膜支座(69)向上延伸;上述限位导向部件设置在膜底座(64)与膜支座(69)之间的间隙中,且穿过膜支座(69)向上延伸,并在膜支座(69)上方形成偏光片放置空间,上下叠合的偏光片水平放置在偏光片放置空间内,并经顶膜部件驱动而上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替上料式偏光片储存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膜部件包括膜支板(66)、顶膜气缸(67)及顶膜板(68),其中,上述膜支板(66)竖直连接在膜底座(64)的底部;上述顶膜气缸(67)连接于膜支板(66)的侧壁上,且输出端朝上设置;上述顶膜板(68)连接于顶膜气缸(67)的输出端上,且竖直向上延伸至膜支座(69)上方;顶膜气缸(67)驱动顶膜板(68)上升,以便将膜支座(69)上放置的偏光片沿着限位导向部件向上顶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替上料式偏光片储存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天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