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76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生产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其可加速挤压成型复合后的内饰板散热,使其快速降温,提高生产效率,更为实用;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四组支撑立柱、四组第一液压缸、上模板和下模板,还包括盛水箱、循环泵、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冷却管,盛水箱内设置有工作腔,盛水箱的顶端与下支撑板的底端连接,循环泵设置于工作腔的内底壁,下模板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通孔,循环泵的输出端与第一连通管的输入端连通,第一连通管的输出端与冷却管的输入端连通,冷却管的输出端与第二连通管的输入端连通,第二连通管的输出端自盛水箱的顶端穿过盛水箱的顶壁并插入至盛水箱内。

A stamping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utomobile interior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生产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是一种将通过隧道式加热和软输送带传送的方式加热软化的平板在冲压机模具内进行成型复合的设备,其在汽车内饰生产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四组支撑立柱、四组第一液压缸、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四组支撑立柱的顶端均与上支撑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四组支撑立柱的底端均与下支撑板的顶端连接,所述下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所述四组第一液压缸的顶端均与上支撑板的顶端连接,所述四组第一液压缸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底端与上模板的顶端连接,所述下模板的底端与下支撑板的顶端连接;现有的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使用时,将加热软化的平板放入至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进行挤压成型即可;现有的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使用中发现,挤压成型复合后的内饰板因温度较高,直接起模取出会使其出现变形,因此需进行自然冷却降温,降温时间较长,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加速挤压成型复合后的内饰板散热,使其快速降温,提高生产效率,更为实用的用于汽经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四组支撑立柱、四组第一液压缸、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四组支撑立柱的顶端均与上支撑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四组支撑立柱的底端均与下支撑板的顶端连接,所述下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所述四组第一液压缸的顶端均与上支撑板的顶端连接,所述四组第一液压缸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底端与上模板的顶端连接,所述下模板的底端与下支撑板的顶端连接;还包括盛水箱、循环泵、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冷却管,所述盛水箱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盛水箱的顶端与下支撑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循环泵设置于工作腔的内底壁,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冷却管设置于通孔内,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第一连通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的输出端与冷却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却管的输出端与第二连通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的输出端自盛水箱的顶端穿过盛水箱的顶壁并插入至盛水箱内。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还包括排风机和排风喇叭口,所述排风机的顶端与所述工作腔的顶壁连接,所述排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工作腔相通,所述排风喇叭口的输入端与排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排风喇叭口的输出端自盛水箱内穿过盛水箱的前端壁并与盛水箱外部相通。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还包括吹风机、连通风管和吹风喇叭口,所述吹风机的底端与上模板的顶端连接,所述吹风机的输出端与连通风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连通风管的输出端与吹风喇叭口的输入端连通。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还包括两组第二液压缸和两组第三液压缸,所述下模板的左部设置有左凹槽,所述下模板的右部设置有右凹槽,所述两组第二液压缸设置于左凹槽内,所述两组第三液压缸设置于右凹槽内,所述两组第二液压缸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两组第三液压缸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三液压杆。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还包括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所述两组第二液压杆的顶端均与左限位板的底端连接,所述两组第三液压杆的顶端均与右限位板的底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所述盛水箱的左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所述盛水箱的右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所述盛水箱的前端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设置有透明挡板。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还包括固定卡,所述固定卡的左端与上模板的右端连接,所述连通风管设置于固定卡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循环泵将盛水箱内冷水进行加压后进入第一连通管,随后进入至冷却管,经过冷却管后将部分热量进行吸收,使下模板的部分热量被带走,从而使下模板温度降低,下模板上挤压成型的汽车内饰板也会随之降温,吸收热量后的水经过第二连通管回流至盛水箱内,通过用冷水对下模板进行降温,使挤压成型的汽车内饰板加速降温,缩短了降温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为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冷却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下模板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上支撑板;2、下支撑板;3、支撑立柱;4、第一液压缸;5、上模板;6、下模板;7、支腿;8、第一液压杆;9、盛水箱;10、循环泵;11、第一连通管;12、第二连通管;13、冷却管;14、通孔;15、排风机;16、排风喇叭口;17、吹风机;18、连通风管;19、吹风喇叭口;20、第二液压缸;21、第三液压缸;22、左凹槽;23、右凹槽;24、第二液压杆;25、第三液压杆;26、左限位板;27、右限位板;28、排水管;29、进水管;30、观察口;31、固定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包括上支撑板1、下支撑板2、四组支撑立柱3、四组第一液压缸4、上模板5和下模板6,四组支撑立柱3的顶端均与上支撑板1的底端连接,四组支撑立柱3的底端均与下支撑板2的顶端连接,下支撑板2的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7,四组第一液压缸4的顶端均与上支撑板1的顶端连接,四组第一液压缸4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液压杆8,第一液压杆8的底端与上模板5的顶端连接,下模板6的底端与下支撑板2的顶端连接;还包括盛水箱9、循环泵10、第一连通管11、第二连通管12和冷却管13,盛水箱9内设置有工作腔,盛水箱9的顶端与下支撑板2的底端连接,循环泵10设置于工作腔的内底壁,下模板6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通孔14,冷却管13设置于通孔14内,循环泵10的输出端与第一连通管11的输入端连通,第一连通管11的输出端与冷却管13的输入端连通,冷却管13的输出端与第二连通管12的输入端连通,第二连通管12的输出端自盛水箱9的顶端穿过盛水箱9的顶壁并插入至盛水箱9内;通过循环泵将盛水箱内冷水进行加压后进入第一连通管,随后进入至冷却管,经过冷却管后将部分热量进行吸收,使下模板的部分热量被带走,从而使下模板温度降低,下模板上挤压成型的汽车内饰板也会随之降温,吸收热量后的水经过第二连通管回流至盛水箱内,通过用冷水对下模板进行降温,使挤压成型的汽车内饰板加速降温,缩短了降温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为实用。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还包括排风机15和排风喇叭口16,排风机15的顶端与工作腔的顶壁连接,排风机15的输入端与工作腔相通,排风喇叭口16的输入端与排风机15的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包括上支撑板(1)、下支撑板(2)、四组支撑立柱(3)、四组第一液压缸(4)、上模板(5)和下模板(6),所述四组支撑立柱(3)的顶端均与上支撑板(1)的底端连接,所述四组支撑立柱(3)的底端均与下支撑板(2)的顶端连接,所述下支撑板(2)的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7),所述四组第一液压缸(4)的顶端均与上支撑板(1)的顶端连接,所述四组第一液压缸(4)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液压杆(8),所述第一液压杆(8)的底端与上模板(5)的顶端连接,所述下模板(6)的底端与下支撑板(2)的顶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盛水箱(9)、循环泵(10)、第一连通管(11)、第二连通管(12)和冷却管(13),所述盛水箱(9)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盛水箱(9)的顶端与下支撑板(2)的底端连接,所述循环泵(10)设置于工作腔的内底壁,所述下模板(6)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通孔(14),所述冷却管(13)设置于通孔(14)内,所述循环泵(10)的输出端与第一连通管(1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11)的输出端与冷却管(1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却管(13)的输出端与第二连通管(1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12)的输出端自盛水箱(9)的顶端穿过盛水箱(9)的顶壁并插入至盛水箱(9)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包括上支撑板(1)、下支撑板(2)、四组支撑立柱(3)、四组第一液压缸(4)、上模板(5)和下模板(6),所述四组支撑立柱(3)的顶端均与上支撑板(1)的底端连接,所述四组支撑立柱(3)的底端均与下支撑板(2)的顶端连接,所述下支撑板(2)的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7),所述四组第一液压缸(4)的顶端均与上支撑板(1)的顶端连接,所述四组第一液压缸(4)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液压杆(8),所述第一液压杆(8)的底端与上模板(5)的顶端连接,所述下模板(6)的底端与下支撑板(2)的顶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盛水箱(9)、循环泵(10)、第一连通管(11)、第二连通管(12)和冷却管(13),所述盛水箱(9)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盛水箱(9)的顶端与下支撑板(2)的底端连接,所述循环泵(10)设置于工作腔的内底壁,所述下模板(6)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通孔(14),所述冷却管(13)设置于通孔(14)内,所述循环泵(10)的输出端与第一连通管(1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11)的输出端与冷却管(1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却管(13)的输出端与第二连通管(1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12)的输出端自盛水箱(9)的顶端穿过盛水箱(9)的顶壁并插入至盛水箱(9)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风机(15)和排风喇叭口(16),所述排风机(15)的顶端与所述工作腔的顶壁连接,所述排风机(15)的输入端与所述工作腔相通,所述排风喇叭口(16)的输入端与排风机(15)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排风喇叭口(16)的输出端自盛水箱(9)内穿过盛水箱(9)的前端壁并与盛水箱(9)外部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生产的冲压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淑丽祁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西凯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