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河道的拨叉式防淤回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141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河道的拨叉式防淤回灌系统,包括回灌池和回灌井,所述的回灌池设置于河道护坡,所述的回灌井设置于坡顶的下方,所述的回灌池通过回灌管道与所述的回灌井相连通。所述回灌池的上方设置有透水盖板。所述的回灌池内设置有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上转动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下端设置有驱动涡轮,上端延伸至所述回灌池的外部。所述的透水盖板上转动设置有拨叉,所述驱动轴的顶端设置有凸轮,凸轮上滑动设置有拨动杆,转动的过程中可驱动拨叉来回摆动。所述的集水槽上位于驱动涡轮的上方设置有漏水孔。该回灌系统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淤,防止反滤料被冲走,而且在水质污染时可以关闭应急阀门,防止地下水被污染。

A kind of back filling system with shifting fork for silting pre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河道的拨叉式防淤回灌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灌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河道的具有防淤功能的自渗反滤回灌系统。
技术介绍
在降雨不均衡的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当地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如何有效的利用河道中的雨洪资源也是重要的措施。目前,为了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常常在一些季节性河道内布置一种自身具有过滤水中颗粒功能的回灌井,即反滤回灌井。目前采用的反滤回灌井由回灌池和普通回灌井组成,其中回灌池常置于地下,普通回灌井安装在回灌池底部中心处。回灌池为一倒台型土坑,池内回填碎石、砂等反滤料,河水通过回灌池的过滤后汇流到普通回灌井中,以达到回灌地下水的功能。但是,现存的反滤回灌井存在以下问题:1、回灌池容易被河底淤泥堵塞,失去反滤回灌功能。2、回灌池内的反滤料容易被水流冲走,降低或失去反滤功能,无法保证回灌水的水质。3、当遇到水质被污染的突发状况时,无法控制回灌进程,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河道的拨叉式防淤回灌系统,该回灌系统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淤,防止反滤料被冲走,而且在水质污染时可以关闭应急阀门,防止被污染的水回灌至地下水含水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河道的拨叉式防淤回灌系统,包括回灌池和回灌井,所述的回灌池内设置有反滤料,所述的回灌池设置于河道护坡,所述的回灌井设置于坡顶的下方,所述的回灌池通过回灌管道与所述的回灌井相连通;所述回灌池的上方设置有透水盖板;所述的回灌池内位于所述反滤料的上方设置有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上转动设置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驱动涡轮,所述驱动轴的上端穿过所述的透水盖板延伸至所述回灌池的外部;所述的透水盖板上转动设置有一拨叉,且所述的驱动轴位于所述的拨叉内部;所述驱动轴的顶端设置有凸轮,所述的凸轮上滑动设置有一拨动杆,所述拨动杆的下端抵靠在所述的透水盖板上,所述凸轮在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所述的拨叉来回摆动;所述的集水槽上位于所述驱动涡轮的上方设置有漏水孔。进一步地,所述的回灌管道具有一定的坡度。进一步地,所述回灌井的上方设置有一延伸至坡顶的竖井,所述的回灌管道上位于所述的竖井内设置有阀门。进一步地,所述的竖井内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上端大气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下端与所述的回灌井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的透水盖板上设置有进水孔。进一步地,所述的透水盖板上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地,所述的透水盖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垫板,且所述垫板的上侧面与所述透水盖板的上侧面平齐,所述拨动杆的下端抵靠在所述的垫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拨动杆的下端呈半球状。进一步地,所述漏水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的漏水孔围绕着所述的驱动轴沿圆周方向均布。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水槽上设置有导流板,在导流板的作用下,从漏水孔流出的水呈螺旋状下落,且旋向与所述驱动涡轮的旋向相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回灌池设置河道护坡上可以减少淤泥的沉降,有利于防淤。2、通过在回灌池的顶部设置由透水混凝土制作而成的透水盖板,可以有效放置回灌池内的反滤料被冲走,保证回灌水质。3、通过在透水盖板上设置过滤网,从而对水中较大的颗粒物进行过滤,有利于防淤。4、通过在透水盖板上设置第一预埋块,并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压住过滤网,可以方便过滤网的更换。5、通过将回灌井与回灌池分离开,并通过回灌管道连接,这样设置主要有两方面的优点,第一,可以将回灌井设置在地下水水位较低的位置,方便回灌;第二,遇到水源被污染的突发状况时,可以通过控制回灌管道上的阀门,防止污染后的水回灌至地下水含水层。6、通过在回灌池内设置扰动机构,对透水盖板上方的水进行局部的扰动,从而防止淤泥沉降,有利于防淤。7、该扰动机构在对水进行扰动时,仅靠下落的水流即可,不需要消耗能源,工作可靠,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回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竖井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回灌井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扰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图7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扰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10为图9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集水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12为集水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13为过滤网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1-河道护坡,12-坡顶,2-回灌池,21-反滤料,3-回灌井,31-第一盖板,4-竖井,41-排气管,42-第二盖板,5-回灌管道,51-阀门,6-透水盖板,61-过滤网,62-第一预埋块,63-第一固定螺栓,64-进水孔,65-垫板,66-第二预埋块,67-转轴,68-第二固定螺栓,7-扰动机构,71-集水槽,711-漏水孔,712-导流板,713-第一通孔,714-挡水凸台,72-驱动轴,721-驱动涡轮,722-限位凸台,723-凸轮,7231-波动杆,73-拨叉。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河道的拨叉式防淤回灌系统包括回灌池2和回灌井3,其中所述的回灌池2设置于河道护坡11,所述的回灌井3设置于坡顶12的下方,所述的回灌池2和回灌井3之间设置有回灌管道5。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回灌井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遮盖住回灌井3井口的第一盖板31,所述回灌管道5的一端与所述回灌池2的下部相连通,所述回灌管道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第一盖板31后与所述的回灌井3相连通。所述的回灌池2内设置有用于对河水进行过滤的反滤料21。所述回灌池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遮盖住回灌池池口的透水盖板6,优选的,所述的透水盖板6采用透水混凝土制作而成。进一步地,为了增加透水盖板6的漏水效率,所述的透水盖板6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孔64。进一步地,为了对水中大的颗粒物进行过滤,避免堵塞透水盖板6的进水孔64,所述的透水盖板6上设置有过滤网61。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网61采用土工织物制作而成。如图1所示,所述的回灌池2内设置有扰动机构7。如图2、图7和图9所示,所述的扰动机构7包括设置于所述回灌池2内的集水槽71,用于承接从透水盖板6上渗透下来的水。优选的,所述集水槽71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回灌池2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的集水槽71上靠近坡顶的一侧设置有一驱动轴72,且所述的驱动轴72与所述的集水槽71转动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集水槽7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驱动轴72的第一通孔713,所述第一通孔713的外侧同轴设置有呈圆环状的挡水凸台714,所述的驱动轴72上位于所述挡水凸台714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凸台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河道的拨叉式防淤回灌系统,包括回灌池和回灌井,所述的回灌池内设置有反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灌池设置于河道护坡,所述的回灌井设置于坡顶的下方,所述的回灌池通过回灌管道与所述的回灌井相连通;/n所述回灌池的上方设置有透水盖板;/n所述的回灌池内位于所述反滤料的上方设置有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上转动设置有一驱动轴;/n所述驱动轴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驱动涡轮,所述驱动轴的上端穿过所述的透水盖板延伸至所述回灌池的外部;/n所述的透水盖板上转动设置有一拨叉,且所述的驱动轴位于所述的拨叉内部;/n所述驱动轴的顶端设置有凸轮,所述的凸轮上滑动设置有一拨动杆,所述拨动杆的下端抵靠在所述的透水盖板上,所述凸轮在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所述的拨叉来回摆动;/n所述的集水槽上位于所述驱动涡轮的上方设置有漏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河道的拨叉式防淤回灌系统,包括回灌池和回灌井,所述的回灌池内设置有反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灌池设置于河道护坡,所述的回灌井设置于坡顶的下方,所述的回灌池通过回灌管道与所述的回灌井相连通;
所述回灌池的上方设置有透水盖板;
所述的回灌池内位于所述反滤料的上方设置有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上转动设置有一驱动轴;
所述驱动轴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驱动涡轮,所述驱动轴的上端穿过所述的透水盖板延伸至所述回灌池的外部;
所述的透水盖板上转动设置有一拨叉,且所述的驱动轴位于所述的拨叉内部;
所述驱动轴的顶端设置有凸轮,所述的凸轮上滑动设置有一拨动杆,所述拨动杆的下端抵靠在所述的透水盖板上,所述凸轮在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所述的拨叉来回摆动;
所述的集水槽上位于所述驱动涡轮的上方设置有漏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河道的拨叉式防淤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灌管道具有一定的坡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河道的拨叉式防淤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灌井的上方设置有一延伸至坡顶的竖井,所述的回灌管道上位于所述的竖井内设置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河道的拨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瑞李旺林李玉喜霍云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