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下渗渠自流引水的潜水含水层人工补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潜水含水层人工补给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地下渗渠自流引水的潜水含水层人工补给系统,属于水文地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使得社会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地表水体却长期受到严重污染,迫使我国超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引起了含水层的疏干,导致诸如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湿地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发生。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国内外进行地下水回灌主要采用地表入渗回灌和深井回灌两种方法。地表入渗回灌主要是利用天然的洼地、河床、河道、较平整的草地、耕地漫灌,以及人工的水库、坑塘、沟渠、暗管、渗透槽或开挖水池等地面集水工程设施,常年或定期引、蓄地表水,借助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天然水头差,使之自然渗漏补给含水层,以增加含水层中地下水储量,包括渗透池补给、沟渠补给、淹没或灌溉补给、河道渗水补给等。地面入渗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适用于地形平缓,坡度不大,地表有较好透水性土层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地下渗渠自流引水的潜水含水层人工补给系统,包括地面(1)、河道(2)、地下渗渠(3)和地下渗透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一侧开设有河道(2),所述河道(2)一侧开设有地下渗渠(3),所述地面(1)另一侧内部固定设置有地下渗透槽(4),所述地下渗渠(3)远离河道(2)的一端与地下渗透槽(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下渗渠自流引水的潜水含水层人工补给系统,包括地面(1)、河道(2)、地下渗渠(3)和地下渗透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一侧开设有河道(2),所述河道(2)一侧开设有地下渗渠(3),所述地面(1)另一侧内部固定设置有地下渗透槽(4),所述地下渗渠(3)远离河道(2)的一端与地下渗透槽(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渗渠自流引水的潜水含水层人工补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渗渠(3)靠近地下渗透槽(4)的一侧以5°-10°的倾斜角度布设在地表以下的包气带内,所述地下渗渠(3)用于将河道(2)超过生态基流量的部分水体引入地下渗透槽(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渗渠自流引水的潜水含水层人工补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渗渠(3)靠近河道(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过滤装置(5),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格栅(6)和过滤层(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渗渠自流引水的潜水含水层人工补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7)位于地下渗渠(3)靠近河道(2)的初始端,所述过滤层(7)的厚度设置为10cm,所述过滤层(7)内部材料主要由中砂(8)和粗砂(9)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渗渠自流引水的潜水含水层人工补给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冶雪艳,赵婧彤,杜新强,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