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盲区警示装置、后视镜及机动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1077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盲区警示装置、后视镜及机动车。汽车盲区警示装置,包括灯壳,灯壳设有透光板;光源,光源设于灯壳内;及导光板,导光板设于灯壳内,导光板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导向预设方向,预设方向朝驾驶员的视角方向设置,导向后的光沿预设方向从透光板导出至驾驶员的视角方向。后视镜包括镜体组件及汽车盲区警示装置。机动车包括车体及后视镜。当本车检测到存在侧后方车辆时,光源发光,光通过导光板的导向作用沿预设方向到达透光板,进而通过透光板导出至本车驾驶员视野范围内,使导向后的光只能在本车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内非常容易地看到,当光源亮起时,侧后方车辆的驾驶员无法看到,从而避免侧后方车辆误操作引发意外事故。

Automobile blind area warning device, rearview mirror and mot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盲区警示装置、后视镜及机动车
本技术涉及车用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盲区警示装置、后视镜及机动车。
技术介绍
机动车是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并在道路上行驶的、供乘用或(和)运送物品或进行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存在盲区,通常会在机动车上配置盲区警示灯,以提醒车辆行驶时的周边车辆行驶情况。在机动车行驶过程中,若本车的斜后方盲区出现车辆,本车上的盲区警示灯将警醒亮起,以提醒本车驾驶员注意;然而,当本车上的盲区警示灯亮起时,斜后方的车辆驾驶员很容易误认为是我方车辆开启的转向灯(变道信号),从而导致斜后方车辆进行误操作(如紧急减速或紧急让道等),进而引发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汽车盲区警示装置、后视镜及机动车,该汽车盲区警示装置能够避免后方车辆误认信号,从而避免引发意外事故;该后视镜包含前述的汽车盲区警示装置;该机动车包含前述的后视镜。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盲区警示装置,包括灯壳,灯壳设有透光板;光源,光源设于灯壳内;及导光板,导光板设于灯壳内,导光板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导向预设方向,预设方向朝驾驶员的视角方向设置,导向后的光沿预设方向从透光板导出至驾驶员的视角方向。上述汽车盲区警示装置,当本车检测到存在侧后方车辆时,会指示光源发光,光通过导光板的导向作用沿预设方向到达透光板,进一步通过透光板导出至本车驾驶员的视角方向即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内,使导向后的光只能在本车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内非常容易地看到,当光源亮起时,侧后方车辆的驾驶员无法看到,从而避免侧后方车辆误操作,避免引发意外事故。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透光板设有透光区和非透光区,导光板导向后的光通过透光区发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透光区为设于透光板上的镂空结构,镂空结构用于形成警示图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光板的板面设有反射结构,反射结构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反射至透光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反射结构包括条纹反射结构或锯齿反射结构或球面反射结构或网点反射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源包括发光件和用于驱动发光件发光的驱动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壳设有用于安装驱动件的开口,灯壳还设有与开口对应的密封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汽车盲区警示装置还包括用于探测后方车辆的探测器,探测器与光源电性连接。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后视镜,包括如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汽车盲区警示装置;及镜体组件,镜体组件包括镜壳和设于镜壳的镜片,镜壳和镜片形成安装腔,汽车盲区警示装置设于安装腔内;镜片设有可透光的警示区,警示区的位置与透光板的位置呈错开设置、使导光板导向后的光能够沿预设方向先后通过透光板和警示区。上述后视镜,采用前述的汽车盲区警示装置,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另外,还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包括车体:及如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后视镜,后视镜设有至少一个、并设于车体。上述机动车,由于采用前述的后视镜,进一步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汽车盲区警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后视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车和后方车辆行驶视角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0、汽车盲区警示装置,110、灯壳,111、透光板,1111、透光区,1112、非透光区,121、发光件,122、驱动件,130、导光板,131、反射结构,140、密封塞,200、后视镜,210、镜壳,220、镜片,221、警示区,310、本车,320、后方车辆,410、原始图案,420、显示图案,510、本车视角,520、后车视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称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照图1,一种汽车盲区警示装置100,包括灯壳110,灯壳110设有透光板111;光源,光源设于灯壳110内;及导光板130,导光板130设于灯壳110内,导光板130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导向预设方向,预设方向朝驾驶员的视角方向设置,导向后的光沿预设方向从透光板111导出至驾驶员的视角方向。该汽车盲区警示装置100,当本车310检测到存在侧后方车辆320时,会指示光源发光,光通过导光板130的导向作用沿预设方向到达透光板111,进一步通过透光板111导出至本车310驾驶员的视角方向即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内,使导向后的光只能在本车310的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内非常容易地看到,当光源亮起时,侧后方车辆320的驾驶员无法看到,从而避免侧后方车辆320误操作,避免引发意外事故。具体地,预设方向朝驾驶员观察外后视镜的视角方向设置,这样,当光源亮起时,其发出的警示性灯光只能被驾驶员朝外后视镜的视角方向或视野范围内看到,从而保证只有本车驾驶员能够到在视野范围内看到,而侧后方车辆的驾驶员无法看到,避免侧后方车辆的驾驶员产生误操作,保障驾驶安全。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灯壳、光源和导光板也可以整体制作为警示灯总成,透光板属于灯壳的一部分,也即灯壳为透光罩,使光源可以透光通过,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灯具壳体结构,这里不再赘述。灯壳110设有透光板111,灯壳110内设置光源和导光板130。灯壳110的设置形成密封的壳体结构,起到防尘防水等作用,起到保护内部的光源等作用,透光板111用于使光源发出的光在导向后可以通过发出,透光板111可以与灯壳110一体设置,也可以单独可拆卸安装或固定设置;光源安装在灯壳110内、并与导光板130对应设置,光源可以是任意能够发光的构件,导光板130能够将光源发出的光引导至朝向本车310的驾驶员视野方向的预设方向,从而保证只有本车310的驾驶员附近可以看到该光源的警示信息,而其他区域如后方车辆320的驾驶员视野区域无法看到。汽车盲区警示装置100通常安装在机动车(如汽车等)的后视镜200上,当本车310的左右侧后方区域出现车辆时,光源能够在探测器的指示下发出光亮,以提醒司机注意,由于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130后再经过透光板111发出,并只能出现在本车310的驾驶员视野区域,因此,后方车辆320的驾驶员无法看到,也就不可能出现误将该警示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盲区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灯壳,所述灯壳设有透光板;/n光源,所述光源设于所述灯壳内;及/n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灯壳内,所述导光板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导向预设方向,所述预设方向朝驾驶员的视角方向设置,导向后的光沿所述预设方向从所述透光板导出至所述驾驶员的视角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盲区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壳,所述灯壳设有透光板;
光源,所述光源设于所述灯壳内;及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灯壳内,所述导光板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导向预设方向,所述预设方向朝驾驶员的视角方向设置,导向后的光沿所述预设方向从所述透光板导出至所述驾驶员的视角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盲区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设有透光区和非透光区,所述导光板导向后的光通过所述透光区发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盲区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为设于所述透光板上的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用于形成警示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盲区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板面设有反射结构,所述反射结构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反射至所述透光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盲区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包括条纹反射结构或锯齿反射结构或球面反射结构或网点反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维思车用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