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差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029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3
本技术提供一种公差调节器,属于公差补偿技术领域。公差调节器包括锁紧件、卡接件、连接结构和连接件;锁紧件包括连接柱和设置在连接柱一端的连接块,连接块朝向连接柱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部;卡接件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卡接件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部,卡接件套设于连接柱;卡接件与紧固件弹性连接;连接件的一端穿设于连接结构,以与连接柱螺纹连接;当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抵接时,连接块与卡接件之间的非重叠区域的面积为S1;当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具有间隙时,连接块与卡接件之间的非重叠区域的面积为S2;满足,S1>S2。本技术提供的公差调节器能够快速准确的调节公差调节器的锁紧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公差补偿,尤其涉及一种公差调节器


技术介绍

1、在车辆应用中,由于公差的影响,两个接合的部件中可能存在尺寸或空间差异,就需要一种轴向和径向相结合的公差补偿器布置在待连接的部件之间,以调整上述空间差异。

2、然而,现有的公差调节器在使用的过程中,锁紧结构在转动的过程中没有设置限位结构,导致用户在旋转的过程中难以快速使得公差调节器旋转至合适的位置,对锁紧结构的旋转角度难以控制,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公差调节器的锁紧状态存在很大的差异,严重影响公差调节器的稳定性及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公差调节器。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差调节器,包括:

3、锁紧件,包括连接柱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一端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朝向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部,所述连接柱的侧壁设有第二限位槽;

4、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卡接件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部,所述卡接件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以与所述连接块相抵接,所述卡接件远离所述连接块一端设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上设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能够卡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

5、连接结构,包括紧固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紧固件弹性连接;

6、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紧固件上的第一连接板相抵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连接结构,以与所述连接柱螺纹连接;

7、当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接时,连接块与卡接件之间的非重叠区域的面积为s1;

8、当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间隙时,连接块与卡接件之间的非重叠区域的面积为s2;

9、满足,s1>s2。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筋的外壁能够与第一限位槽的内壁相互贴合;

11、沿所述连接柱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厚度逐渐增加,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深度逐渐增加。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圆弧形的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圆弧形的缺口;

13、所述第一限位部对应的圆心角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对应的圆心角相等;

14、沿所述连接柱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长度相等。

15、沿所述连接柱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深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卡合。

1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侧壁设有第二限位槽;

17、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壁设有第一凸起;

18、沿第一方向,当所述第一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锁紧件重叠。

1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卡环、所述紧固件、弹性件、限位件、调节件和基座;

20、所述调节件限定形成第一通道,所述卡接件和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卡接件相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件相抵接;

21、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基座的装配腔内;

22、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固定卡环卡设在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调节件卡设在所述紧固件背离所述固定卡环的另一端,以通过所述紧固件和所述调节件对所述限位件形成限位。

23、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一连接板;

24、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环朝向所述固定卡环的一侧,以限定形成弧形孔;

25、所述第一连接板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

26、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限位件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滑层。

27、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防滑层相抵接。

28、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盘、第二连接环、弹性容差片和限位柱;

29、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连接盘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环背离所述固定卡环的一侧;

30、所述弹性容差片设置在所述连接盘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一侧;

31、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弹性容差片的一侧,所述限位柱穿设于所述弧形孔与所述固定卡环形成限位。

3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环背离所述固定卡环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滑层;

33、所述连接盘朝向所述紧固件的一侧设有第三防滑层;

34、所述第二防滑层与所述第三防滑层相抵接。

35、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锁紧件上设置第一限位部,同时在卡接件上设置第二限位部,以使得锁紧件相对于卡接件旋转的过程中,当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抵接时,连接块与卡接件之间的非重叠区域的面积s1达到最大,也就是说,此时公差调节器能够达到最稳定的锁紧状态,即通过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限位作用,以提升对公差调节器锁紧状态的调节效率,使得用户在旋转锁紧件相对于卡接件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快速使公差调节器达到最优的锁紧状态,从而能够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公差调节器对板状结构限位的精确性和限位效率,这样能够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旋转角度太小或旋转角度太大而影响公差调节器的锁紧效果。

3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筋的外壁能够与第一限位槽的内壁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圆弧形的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圆弧形的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柱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深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公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当所述第一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锁紧件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卡环、所述紧固件、弹性件、限位件、调节件和基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一连接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防滑层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盘、第二连接环、弹性容差片和限位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公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背离所述固定卡环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滑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筋的外壁能够与第一限位槽的内壁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圆弧形的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圆弧形的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柱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深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公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当所述第一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燎李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维思车用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