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透视智能化汽车遮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359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可透视智能化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遮阳板本体、PC板总成、上饰条和下饰条,所述遮阳板本体包括相连的上PP壳和下PP壳,所述上PP壳和下PP壳之间设有异型铝管、PCB板、挂钩轴、透光开关按钮、按钮垫、支轴、前堵头和后堵头,所述异型铝管、PCB板和挂钩轴分别固定在下PP壳上,所述透光开关按钮连接PCB板,所述异型铝管下端与PC板总成上端连接,所述PC板总成的另外三边被上饰条和下饰条包覆,所述PC板总成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透明PC板、调光膜和下透明PC板,所述调光膜与PCB板连接,所述上透明PC板外侧面设有上饰条,所述下透明PC板外侧面设有下饰条,所述下饰条的上端固定在下PP壳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透视智能化汽车遮阳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遮阳板,特别是公开一种可透视智能化汽车遮阳板。
技术介绍
电子化技术和多功能智能化为后现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汽车遮阳板作为一种汽车内饰,在其实现遮挡光线功能的同时,也会阻挡一定的行车视线。目前,汽车遮阳板一般为不透明体,在遮挡阳光的同时,也会阻碍一定的行车视线,且在阻碍行车视线时,需要翻动遮阳板来调整角度,容易对驾驶员造成行车困难,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透视智能化汽车遮阳板,在汽车遮阳板阻碍行车视线时,无需翻动遮阳板来调整遮光角度,可以通过透光开关按钮来控制电源的开关进而控制汽车遮阳板的透视功能,打开汽车遮阳板时,汽车遮阳板的调光膜区域为不可透视状态,在按下透光开关按钮的开启按钮后,汽车遮阳板调光膜区域变为可透视状态,不会阻碍前排车乘人员的视线,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在按下透光开关按钮的关闭按钮后,汽车遮阳板调光膜区域恢复为不可透视状态,在阻挡光线的同时,还有良好的隔热效果。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透视智能化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PC板总成、上饰条和下饰条,所述遮阳板本体包括相连的上PP壳(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和下PP壳,所述上PP壳和下PP壳之间设有异型铝管、PCB板(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简称PCB)、挂钩轴、透光开关按钮、按钮垫、支轴、前堵头和后堵头,所述异型铝管、PCB板和挂钩轴分别固定在下PP壳上,所述透光开关按钮连接所述PCB板,所述按钮垫安装于所述透光开关按钮上,所述按钮垫通过所述上PP壳开设的按钮通孔显露在上PP壳表面外,所述异型铝管顶部设有两条铝管筋,所述上PP壳和下PP壳分别设有与铝管筋配合使用的铝管卡扣条,所述异型铝管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前堵头和后堵头上,所述前堵头和后堵头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下PP壳上,所述支轴通过前堵头和后堵头连接固定在所述异型铝管内,所述异型铝管下端与所述PC板总成上端连接,所述上饰条与下饰条相连,所述PC板总成的另外三边被所述上饰条和下饰条包覆,所述上饰条、PC板总成和下饰条的上端均设置在上PP壳和下PP壳之间,所述PC板总成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透明PC板(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调光膜和下透明PC板,所述调光膜与PCB板连接,所述上透明PC板外侧面设有上饰条,所述下透明PC板外侧面设有下饰条,所述下饰条的上端连接固定在下PP壳上。所述下PP壳内侧面设有1-3个PP壳定位孔,所述上PP壳内侧面设有与PP壳定位孔装配对应的PP壳定位柱,PP壳定位柱的数量与PP壳定位孔的数量相同,所述上PP壳和下PP壳的内侧面分别设有2-5组装配对应的PP壳卡扣及PP壳卡扣槽,PP壳卡扣和PP壳卡扣槽的搭接量均大于等于0.3mm,小于1mm,所述上PP壳的下端设有两个PP壳凹槽用于放置上饰条,所述下PP壳的下端设有两个PP壳凹槽用于放置下饰条,所述下PP壳内侧面分别设有多个螺钉定位柱用于固定上饰条、PC板总成、下饰条、异型铝管、PCB板、后堵头和挂钩轴,所述下PP壳内侧面设有2个挂钩轴卡扣用于固定挂钩轴,所述上PP壳内侧面设有9个挂钩轴卡扣用于固定挂钩轴,所述上PP壳内侧面设有4个PC板总成卡扣用于固定PC板总成,所述上PP壳和下PP壳的内侧面各设有4根铝管卡扣条用于固定异型铝管,所述上PP壳开设有两个按钮通孔,所述上PP壳内侧面的按钮通孔两边各设有一个按钮垫卡扣用于固定按钮垫。所述异型铝管顶部设有两条铝管筋,分别卡入所述上PP壳和下PP壳的铝管卡扣条内,卡扣搭接量均大于0.7mm,小于1.5mm,所述异型铝管底部设有异型铝管延伸结构,所述异型铝管延伸结构为U型的卡槽,卡槽内壁相互平行的两面上开设波浪形或锯齿形固位槽,所述PC板总成的上端卡接在所述异型铝管延伸结构内,所述异型铝管延伸结构的两面各设有2-4个通孔用于固定所述异型铝管。所述挂钩轴背面设有9个挂钩轴卡扣槽,所述挂钩轴正面设有2个挂钩轴卡扣槽,所述挂钩轴上设有5个通孔用于固定挂钩轴,所述挂钩轴的挂钩轴卡扣槽分别与所述上PP壳及下PP壳的挂钩轴卡扣连接,卡扣搭接量均大于0.5mm,小于1.5mm。所述透光开关按钮通过所述PCB板连接调光膜,所述透光开关按钮安装于所述PCB板上,所述透光开关按钮包括开启按钮和关闭按钮,所述按钮垫的两个按钮位分别对应开启按钮和关闭按钮,所述按钮垫的两个按钮位通过所述上PP壳开设的两个按钮通孔显露在上PP壳表面外,所述按钮垫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按钮垫卡扣槽,所述按钮垫的按钮垫卡扣槽与所述上PP壳的按钮垫卡扣相卡接,卡扣搭接量均大于0.3mm,小于0.5mm。所述支轴的一端连接支座,另一端连接后堵头,所述后堵头设有后堵头延伸结构,所述后堵头延伸结构安装于所述PCB板与挂钩轴之间,后堵头延伸结构上设有一个通孔用于固定后堵头。所述上饰条呈U型,上饰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通孔用于固定上饰条,上饰条的内侧面设有5-7个间隔设置的上饰条卡扣槽和5-7个间隔设置的上饰条定位柱,所述下饰条呈U型,下饰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通孔用于固定下饰条,下饰条的内侧面设有5-7个间隔设置的下饰条定位柱,下饰条的内侧面还设有与上饰条卡扣槽装配对应的下饰条卡扣,下饰条卡扣的数量与上饰条卡扣槽的数量相同,所述下饰条卡扣和上饰条卡扣槽的搭接量均大于等于0.25mm,小于0.5mm。所述上透明PC板和下透明PC板之间夹持有所述调光膜,所述上透明PC板和下透明PC板的形状相同,所述上透明PC板和下透明PC板的侧边均设有5-7个透明PC板凹槽用于放置下饰条卡扣和上饰条卡扣槽,所述上透明PC板和下透明PC板的透明PC板凹槽的数量均与上饰条卡扣槽的数量相同,所述上透明PC板和下透明PC板四周分别设有多个通孔用于固定PC板总成,所述上透明PC板和下透明PC板的上端均设有4个与PC板总成卡扣配合使用的PC板总成卡扣槽。所述PCB板通过导线连接所述调光膜,所述PCB板通过导线与汽车电源相连接,所述PCB板上设有三个通孔用于固定PCB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具有汽车遮阳板基本的遮光作用外,还实现了可透视的功能,在汽车遮阳板阻碍行车视线时,无需翻动遮阳板来调整遮光角度,可以通过透光开关按钮来控制电源的开关进而控制汽车遮阳板的透视功能,打开汽车遮阳板时,电源处于关闭状态,汽车遮阳板的调光膜区域为不可透视状态,调光膜呈霾状,颜色为灰黑色不透明,汽车遮阳板整体为不可透视状态,在阻挡光线的同时,还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在按下透光开关按钮的开启按钮后,打开电源,调光膜呈透明状,汽车遮阳板调光膜区域为可透视状态,不会阻碍前排车乘人员的视线,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增强了汽车遮阳板在汽车内饰中的智能化程度;在按下透光开关按钮的关闭按钮后,汽车遮阳板调光膜区域恢复为不可透视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上PP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下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透视智能化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PC板总成、上饰条和下饰条,所述遮阳板本体包括相连的上PP壳和下PP壳,所述上PP壳和下PP壳之间设有异型铝管、PCB板、挂钩轴、透光开关按钮、按钮垫、支轴、前堵头和后堵头,所述异型铝管、PCB板和挂钩轴分别固定在下PP壳上,所述透光开关按钮连接所述PCB板,所述按钮垫安装于所述透光开关按钮上,所述按钮垫通过所述上PP壳开设的按钮通孔显露在上PP壳表面外,所述异型铝管顶部设有两条铝管筋,所述上PP壳和下PP壳分别设有与铝管筋配合使用的铝管卡扣条,所述异型铝管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前堵头和后堵头上,所述前堵头和后堵头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下PP壳上,所述支轴通过前堵头和后堵头连接固定在所述异型铝管内,所述异型铝管下端与所述PC板总成上端连接,所述上饰条与下饰条相连,所述PC板总成的另外三边被所述上饰条和下饰条包覆,所述上饰条、PC板总成和下饰条的上端均设置在上PP壳和下PP壳之间,所述PC板总成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透明PC板、调光膜和下透明PC板,所述调光膜与PCB板连接,所述上透明PC板外侧面设有上饰条,所述下透明PC板外侧面设有下饰条,所述下饰条的上端连接固定在下PP壳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透视智能化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PC板总成、上饰条和下饰条,所述遮阳板本体包括相连的上PP壳和下PP壳,所述上PP壳和下PP壳之间设有异型铝管、PCB板、挂钩轴、透光开关按钮、按钮垫、支轴、前堵头和后堵头,所述异型铝管、PCB板和挂钩轴分别固定在下PP壳上,所述透光开关按钮连接所述PCB板,所述按钮垫安装于所述透光开关按钮上,所述按钮垫通过所述上PP壳开设的按钮通孔显露在上PP壳表面外,所述异型铝管顶部设有两条铝管筋,所述上PP壳和下PP壳分别设有与铝管筋配合使用的铝管卡扣条,所述异型铝管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前堵头和后堵头上,所述前堵头和后堵头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下PP壳上,所述支轴通过前堵头和后堵头连接固定在所述异型铝管内,所述异型铝管下端与所述PC板总成上端连接,所述上饰条与下饰条相连,所述PC板总成的另外三边被所述上饰条和下饰条包覆,所述上饰条、PC板总成和下饰条的上端均设置在上PP壳和下PP壳之间,所述PC板总成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透明PC板、调光膜和下透明PC板,所述调光膜与PCB板连接,所述上透明PC板外侧面设有上饰条,所述下透明PC板外侧面设有下饰条,所述下饰条的上端连接固定在下PP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透视智能化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PP壳内侧面设有1-3个PP壳定位孔,所述上PP壳内侧面设有与PP壳定位孔装配对应的PP壳定位柱,PP壳定位柱的数量与PP壳定位孔的数量相同,所述上PP壳和下PP壳的内侧面分别设有2-5组装配对应的PP壳卡扣及PP壳卡扣槽,PP壳卡扣和PP壳卡扣槽的搭接量均大于等于0.3mm,小于1mm,所述上PP壳的下端设有两个PP壳凹槽用于放置上饰条,所述下PP壳的下端设有两个PP壳凹槽用于放置下饰条,所述下PP壳内侧面分别设有多个螺钉定位柱用于固定上饰条、PC板总成、下饰条、异型铝管、PCB板、后堵头和挂钩轴,所述下PP壳内侧面设有2个挂钩轴卡扣用于固定挂钩轴,所述上PP壳内侧面设有9个挂钩轴卡扣用于固定挂钩轴,所述上PP壳内侧面设有4个PC板总成卡扣用于固定PC板总成,所述上PP壳和下PP壳的内侧面各设有4根铝管卡扣条用于固定异型铝管,所述上PP壳开设有两个按钮通孔,所述上PP壳内侧面的按钮通孔两边各设有一个按钮垫卡扣用于固定按钮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透视智能化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铝管顶部设有两条铝管筋,分别卡入所述上PP壳和下PP壳的铝管卡扣条内,卡扣搭接量均大于0.7mm,小于1.5mm,所述异型铝管底部设有异型铝管延伸结构,所述异型铝管延伸结构为U型的卡槽,卡槽内壁相互平行的两面上开设波浪形或锯齿形固位槽,所述PC板总成的上端卡接在所述异型铝管延伸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银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岱美汽车内饰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