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风窗智能遮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9359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风窗智能遮光系统,包括摄像头、前风窗显示屏和控制单元,识别的摄像头和前风窗显示屏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与汽车主机连接,当车辆开启通电后,所述汽车前风窗智能遮光系统开始工作,摄像头开启摄像功能,当强光达到一定阈值并照射入人眼时,系统的控制单元控制前风窗显示屏在相应区域显示黑屏形成动态遮光区域,实现智能遮光;当光强阈值降低或未照射入人眼时,控制单元控制动态遮光区域恢复原前风窗显示屏的状态;当驾驶员停车熄火断电后,所述汽车前风窗智能遮光系统停止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自动消除强光照射对驾驶员双眼的带来的不适,而无需驾驶员转头或闭眼以躲避阳光也无需打开遮阳板,安全可靠。

An intelligent blackout system for automobile front windsh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风窗智能遮光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前风窗
,涉及一种汽车前风窗智能遮光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驾驶中常常出现阳光或灯光直射人眼,导致瞳孔会条件反射的自我保护的缩小,甚至直接闭上眼睛,很多危险事故因此发生。在汽车驾驶舱内,前风窗上部都配备有遮阳板,在日间,为避免阳光刺眼,驾驶员可以向下翻折遮阳板,也可以翻折到侧面,遮挡侧面阳光。在夜间行车中,前后车辆的远光灯等强光同样会使人眼出现类似夜盲的现象,同样危害驾驶安全。基于夜间远光灯危害,目前在车灯技术上,有主动矩阵式大灯,其功能是在夜间主动识别相对行驶的车辆位置,关闭大灯中对应的点阵光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眼部识别技术日趋成熟,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应用。与本专利相比,现有技术的缺点:1.日间行车时传统遮阳板的位置和面积有限,由前风窗其它位置入射的强光无法遮挡,严重危害驾驶安全。2.夜间行车时,矩阵式大灯属于被动式技术,只有对方车辆大灯由此功能时才能避免驾驶危险,而不能主动预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冲压线模具空工位编码器。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前风窗智能遮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可以实现对驾驶员双眼的空间位置进行识别的摄像头、前风窗显示屏和控制单元;摄像头安装在汽车驾驶舱内的A柱、仪表板或顶棚前部;前风窗显示屏为一种可以在一定区域进行黑屏化处理形成动态遮光区域的前风窗显示屏,以此来阻挡强光直接照射驾驶员双眼,避免驾驶员驾驶时感到眼部不适;控制单元为系统核心的计算处理单元,控制单元与摄像头和前风窗显示屏连接,控制单元利用人眼识别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实时的识别摄像头传入的实时图像,准确判断驾驶员双眼的视线与注视焦点,当强光达到一定阈值并通过前风窗显示屏照射入驾驶员双眼时,控制单元输出信号控制前风窗显示屏在相应区域进行黑屏化处理,形成动态遮光区域,组织强光照射入的驾驶员双眼,以达到智能遮光的效果;控制单元与汽车主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前风窗智能遮光系统,可以使驾驶员消除强光照射的带来的不适,而无需转头闭眼躲避阳光,或者打开遮阳板,无论在日间还是夜间,都能准确进行遮光定位,并能够通过控制单元快速反馈;通过风窗显示屏进行特定区域“遮光”,此风窗显示屏在无需遮光时为全透明状态,外观上与普通风挡玻璃没有差异,当遮光功能触发时,会在特定区域进行黑屏转换,阻挡强光照射,避免对驾驶员双眼带来不适;此显示屏可以是粘贴在风窗玻璃上的薄膜类显示屏,也可以是内嵌显示屏功能的整块风窗玻璃;本专利技术的遮光功能在强光照射触发时才会开启,且遮光区域为半透明的黑屏效果,所以在驾驶过程中,不会对驾驶员造成视线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摄像头,2.风窗显示屏,3.驾驶员双眼,4.动态遮光区域,5.强光,6.控制单元,7.汽车主机。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风窗智能遮光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可以实现对驾驶员双眼3的空间位置进行识别的摄像头1、前风窗显示屏2和控制单元6;摄像头1安装在汽车驾驶舱内的A柱、仪表板或顶棚前部;前风窗显示屏2为一种可以在一定区域进行黑屏化处理形成动态遮光区域4的前风窗显示屏,以此来阻挡强光5直接照射驾驶员双眼3,避免驾驶员驾驶时感到眼部不适;控制单元6为系统核心的计算处理单元,控制单元6与摄像头1和前风窗显示屏2连接,控制单元6利用人眼识别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实时的识别摄像头1传入的实时图像,准确判断驾驶员双眼3的视线与注视焦点,当强光5达到一定阈值并通过前风窗显示屏2照射入驾驶员双眼3时,控制单元6输出信号控制前风窗显示屏2在相应区域进行黑屏化处理,形成动态遮光区域4,组织强光照射入的驾驶员双眼3,以达到智能遮光的效果;控制单元6与汽车主机7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驾驶员进入车辆,当车辆开启通电后,所述汽车前风窗智能遮光系统开始工作,摄像头1开启摄像功能,当强光5达到一定阈值并照射入人眼时,系统的控制单元6控制前风窗显示屏2在相应区域显示黑屏形成动态遮光区域4,实现智能遮光;当光强阈值降低或未照射入人眼时,控制单元6控制动态遮光区域4恢复原前风窗显示屏2的状态;当驾驶员停车熄火断电后,所述汽车前风窗智能遮光系统停止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风窗智能遮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可以实现对驾驶员双眼(3)的空间位置进行识别的摄像头(1)、前风窗显示屏(2)和控制单元(6);/n摄像头(1)安装在汽车驾驶舱内的A柱、仪表板或顶棚前部;/n前风窗显示屏(2)为一种可以在一定区域进行黑屏化处理形成动态遮光区域(4)的前风窗显示屏,以此来阻挡强光(5)直接照射驾驶员双眼(3),避免驾驶员驾驶时感到眼部不适;/n控制单元(6)为系统核心的计算处理单元,控制单元(6)与摄像头(1)和前风窗显示屏(2)连接,控制单元(6)利用人眼识别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实时的识别摄像头(1)传入的实时图像,准确判断驾驶员双眼(3)的视线与注视焦点,当强光(5)达到一定阈值并通过前风窗显示屏(2)照射入驾驶员双眼(3)时,控制单元(6)输出信号控制前风窗显示屏(2)在相应区域进行黑屏化处理,形成动态遮光区域(4),组织强光照射入的驾驶员双眼(3),以达到智能遮光的效果;控制单元(6)与汽车主机(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风窗智能遮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可以实现对驾驶员双眼(3)的空间位置进行识别的摄像头(1)、前风窗显示屏(2)和控制单元(6);
摄像头(1)安装在汽车驾驶舱内的A柱、仪表板或顶棚前部;
前风窗显示屏(2)为一种可以在一定区域进行黑屏化处理形成动态遮光区域(4)的前风窗显示屏,以此来阻挡强光(5)直接照射驾驶员双眼(3),避免驾驶员驾驶时感到眼部不适;
控制单元(6)为系统核心的计算处理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宣武邹曦阳夏华翅杨世华张廷穆光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