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谢明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328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其结构包括控制器、外机壳、内切割箱、滑动箱、接电器、滑动架,控制器通过铆钉锁紧在外机壳的左侧,内切割箱焊接在外机壳的内部并且成一体化结构,能够通过直径循环轨道不同的内转环,造成两边的循环球有两种不同的转动速度,使两端的切割刀能够造成两种不同的切割效果,能否切割出两种直径大小不同的塑料粒,造成一机多用的效果,在切割刀经过一次切割后循环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两端的贴合片将刀片夹持住,再经过带有低温的降温头摩擦刀面,经过助推簧、环形压架的不断上下对刀面进行不断摩擦导热,使切割刀在一次切割后就能被马上降温,在与材料接触时不会对材料的外形造成破坏,提高塑料粒的质量。

An intelligent plastic grain cu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生产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
技术介绍
塑料粒应用的范围交广,不仅能够溶解成为塑料球、塑料制品,还能成为单个的玩具或者集成品,在生产时会先通过将其压缩成一个管柱状,再进行切割,切割时往往会将其切割成等距的颗粒形,目前技术考虑不全面,具有以下弊端:现有技术在切割时往往是将其切割成等距的颗粒物,在需要制取两种不同直径的塑料粒时需要进行分段切割或者分开切割,较为的麻烦,并且在长时间的切割之后切割刀上会带有一丝温热,容易对接触的塑料粒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切割时往往是将其切割成等距的颗粒物,在需要制取两种不同直径的塑料粒时需要进行分段切割或者分开切割,较为的麻烦,并且在长时间的切割之后切割刀上会带有一丝温热,容易对接触的塑料粒造成影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其结构包括控制器、外机壳、内切割箱、滑动箱、接电器、滑动架,所述控制器通过铆钉锁紧在外机壳的左侧,所述内切割箱焊接在外机壳的内部并且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架滑动连接在外机壳的上方,所述滑动箱焊接滑动架的上方,所述接电器钉连接在滑动箱正面的中心。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内切割箱由连接柄、双环切割刀、塑料条进轨、头尾拉紧条、箱体、装料箱、辅流柱组成,所述连接柄垂直螺纹连接在箱体内部的顶部并且与滑动箱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双环切割刀安装在连接柄的下方,所述塑料条进轨水平插嵌在箱体内部的中段,所述头尾拉紧条胶连接在塑料条进轨内部的左右两端,所述辅流柱位于双环切割刀的下方并且与箱体内部底部的中段垂直电焊在一起,所述装料箱设有两个并且钉连接在辅流柱的左右两端。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双环切割刀由启动柱、接电绳、低速转架、高速转架组成,所述启动柱钉连接在连接柄的下方,所述接电绳设有两个并且电连接在启动柱下方的左右两端,所述低速转架通过固定柱焊接在右侧接电绳的下方,所述高速转架通过固定柱焊接在左侧接电绳的下方。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高速转架由内转环、间歇裹架、循环球、切割刀、导向器组成,所述内转环过固定柱焊接在箱体内部的左端,所述循环球转动连接在内转环的内部,所述切割刀焊接在循环球的右下角,所述间歇裹架包裹在切割刀的上方,所述导向器通过卡扣扣合在间歇裹架、切割刀的右下角。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间歇裹架由弹动柱、扣接架、助推簧、环形压架、贴合片、降温头组成,所述扣接架包裹在切割刀的上方,所述弹动柱螺纹连接在扣接架内部的顶部,所述助推簧钉连接在弹动柱的下方,所述环形压架通过铆钉锁紧在助推簧的下方,所述贴合片贴合在切割刀的左右两侧,所述降温头胶连接在贴合片的内侧。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向器由弹片、连接框、导弧片、吸合头组成,所述连接框通过卡扣扣合在间歇裹架、切割刀的右侧,所述弹片滑动连接在连接框内部的顶部,所述吸合头连接贯通在弹片的下方并且与连接框内部的中段焊接在一起,所述导弧片活动扣合在吸合头的下方。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设计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低速转架、高速转架,能够通过直径循环轨道不同的内转环,造成两边的循环球有两种不同的转动速度,使两端的切割刀能够造成两种不同的切割效果,能否切割出两种直径大小不同的塑料粒,造成一机多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间歇裹架,在切割刀经过一次切割后循环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两端的贴合片将刀片夹持住,再经过带有低温的降温头摩擦刀面,经过助推簧、环形压架的不断上下对刀面进行不断摩擦导热,使切割刀在一次切割后就能被马上降温,在与材料接触时不会对材料的外形造成破坏,提高塑料粒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内切割箱内部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内切割箱内部右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双环切割刀动作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间歇裹架右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导向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控制器0、外机壳1、内切割箱2、滑动箱3、接电器4、滑动架5、连接柄20、双环切割刀21、塑料条进轨22、头尾拉紧条23、箱体24、装料箱25、辅流柱26、启动柱210、接电绳220、低速转架230、高速转架240、内转环400、间歇裹架500、循环球600、切割刀700、导向器800、弹动柱510、扣接架520、助推簧530、环形压架540、贴合片550、降温头560、弹片810、连接框820、导弧片830、吸合头84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其结构包括控制器0、外机壳1、内切割箱2、滑动箱3、接电器4、滑动架5,所述控制器0通过铆钉锁紧在外机壳1的左侧,所述内切割箱2焊接在外机壳1的内部并且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架5滑动连接在外机壳1的上方,所述滑动箱3焊接滑动架5的上方,所述接电器4钉连接在滑动箱3正面的中心。请参阅图2,所述内切割箱2由连接柄20、双环切割刀21、塑料条进轨22、头尾拉紧条23、箱体24、装料箱25、辅流柱26组成,所述连接柄20垂直螺纹连接在箱体24内部的顶部并且与滑动箱3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双环切割刀21安装在连接柄20的下方,所述塑料条进轨22水平插嵌在箱体24内部的中段,所述头尾拉紧条23胶连接在塑料条进轨22内部的左右两端,所述辅流柱26位于双环切割刀21的下方并且与箱体24内部底部的中段垂直电焊在一起,所述装料箱25设有两个并且钉连接在辅流柱26的左右两端,头尾两端的头尾拉紧条23能够保证塑料管柱在输入和输出时的笔直度,让塑料粒切割后的各棱面更加的均匀,辅流柱26能够让掉落在中间的塑料粒往任意一端滑落,防止掉落在两个装料箱25的中间造成浪费。请参阅图3,所述双环切割刀21由启动柱210、接电绳220、低速转架230、高速转架240组成,所述启动柱210钉连接在连接柄20的下方,所述接电绳220设有两个并且电连接在启动柱210下方的左右两端,所述低速转架230通过固定柱焊接在右侧接电绳220的下方,所述高速转架240通过固定柱焊接在左侧接电绳220的下方,低速转架230、高速转架240的转动直径不同,导致其切割出来的塑料粒直径不同,能够切割出两种不同的塑料粒。请参阅图4,所述高速转架240由内转环400、间歇裹架500、循环球6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其结构包括控制器(0)、外机壳(1)、内切割箱(2)、滑动箱(3)、接电器(4)、滑动架(5),其特征在于:/n所述控制器(0)固设在外机壳(1)的左侧,所述内切割箱(2)安设在外机壳(1)的内部,所述滑动架(5)连接在外机壳(1)的上方,所述滑动箱(3)设于滑动架(5)的上方,所述接电器(4)紧固在滑动箱(3)正面的中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其结构包括控制器(0)、外机壳(1)、内切割箱(2)、滑动箱(3)、接电器(4)、滑动架(5),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0)固设在外机壳(1)的左侧,所述内切割箱(2)安设在外机壳(1)的内部,所述滑动架(5)连接在外机壳(1)的上方,所述滑动箱(3)设于滑动架(5)的上方,所述接电器(4)紧固在滑动箱(3)正面的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切割箱(2)由连接柄(20)、双环切割刀(21)、塑料条进轨(22)、头尾拉紧条(23)、箱体(24)、装料箱(25)、辅流柱(26)组成,所述连接柄(20)垂直固定在箱体(24)内部的顶部并且与滑动箱(3)连接在一起,所述双环切割刀(21)安装在连接柄(20)的下方,所述塑料条进轨(22)插嵌在箱体(24)内部的中段,所述头尾拉紧条(23)紧固在塑料条进轨(22)内部的左右两端,所述辅流柱(26)位于双环切割刀(21)的下方并且与箱体(24)内部底部的中段固定在一起,所述装料箱(25)设有两个并且位于辅流柱(26)的左右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塑料粒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环切割刀(21)由启动柱(210)、接电绳(220)、低速转架(230)、高速转架(240)组成,所述启动柱(210)安设在连接柄(20)的下方,所述接电绳(220)设有两个并且连接在启动柱(210)下方的左右两端,所述低速转架(230)装设在右侧接电绳(220)的下方,所述高速转架(240)装设在左侧接电绳(220)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谢明
申请(专利权)人:雷谢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