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新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799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19
一种罗汉果新苷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罗汉果新苷A(Neomogroside A)、罗汉果新苷B(Neomogroside B),其化学结构为:

A new glycoside of Siraitia grosvenorii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罗汉果新苷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罗汉果新苷A、罗汉果新苷B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罗汉果皂苷为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i(Swingle)C.JefferyexLuetZ.Y.Zhang特有的四环三萜皂苷,具有显著的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活性;同时,罗汉果皂苷亦为天然甜味剂,具有安全性好、甜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物之中。但迄今为止,已有的罗汉果皂苷均以β-罗汉果醇为苷元,尚未见以α-罗汉果醇为苷元的皂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罗汉果新苷及其制备方法,以罗汉果甜苷为原料,同时制备两种以α-罗汉果醇为苷元的高纯度罗汉果新苷,所得产物具有显著抑制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特点,能够应用于降糖等领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罗汉果新苷类化合物,即α-罗汉果醇为苷元的四环三萜皂苷,具体包括:罗汉果新苷A、罗汉果新苷B,其化学结构为:本专利技术涉及上述罗汉果新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罗汉果甜苷为原料,经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和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组合发酵后制备得到,具体为:将市售罗汉果甜苷提取物经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组合发酵转化后,依次经萃取层析和HPLC制备分离,得到罗汉果新苷A和罗汉果新苷B精制品。所述的弯孢菌取自市售真菌新月弯孢菌(Culvularialunata),微生物型培养物采集与基因库保藏编号MTCC5109;总状毛霉取自市售真菌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美国菌株保藏中心保藏编号ATCC42647。所述的组合发酵,取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和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的质量比为1:3~3:1。所述的发酵转化,取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和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的质量为甜苷质量的比例为1:10~3:10,发酵温度为25~30℃,发酵时间为3~5天。所述的萃取,采用但不限于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与罗汉果甜苷质量的比例为1mL:8mg,萃取次数为2~3次。所述的层析是指:将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先用二氯甲烷洗脱除去杂质;继用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后TLC法检测,合并主斑点Rf为0.3~0.6的流份,然后回收溶剂得罗汉果新苷粗品。所述的层析,优选其硅胶粒径为200~300目,样品与硅胶的质量比为1:60~1:100。所述的梯度洗脱,优选二氯甲烷与甲醇比例为1:0、9:1、17:3、4:1(v/v),每个梯度洗脱4~6BV,流速1BV/h,0.25BV/流份。收集洗脱液后进行TLC检测,合并主斑点Rf0.3~0.6的流份,减压回收溶剂,得罗汉果新苷粗品。所述的TLC法检测是指:将样品溶于甲醇,硅胶板上点样,以二氯甲烷-甲醇4:1(v/v)为展开剂,展开后吹干展开剂,以10%硫酸-乙醇为显色剂,加热显色进行检测。所述的HPLC制备分离是指:采用乙腈-水(1:9~1:0,v/v)梯度洗脱,DAD检测,分别收集两个最大吸收波长为205nm的主峰,回收溶剂即得罗汉果新苷A、罗汉果新苷B精制品。所述的HPLC制备分离,优选采用的色谱柱为C18柱(250*1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30min(1:9~1:0,v/v);流速为4.0mL/min。本专利技术涉及上述罗汉果新苷类化合物的应用,将其用于制备降糖类药物,优选为制备抑制α-淀粉酶和/或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药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以罗汉果甜苷为原料,通过微生物转化,制备具有降糖作用的、结构新颖的罗汉果新苷;与现有其他领域技术相比,可以同时制备两种新化合物—罗汉果新苷A、罗汉果新苷B精制品,所得产品纯度超过95%。附图说明图1为罗汉果新苷A的13C-NMR图(C5D5N,150MHz);图2为罗汉果新苷B的13C-NMR图(C5D5N,150MHz)。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是在以下实施条件和技术要求条件下实施的:1.罗汉果甜苷4g,1000mL水溶解,加入市售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100mg、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300mg,25℃孵育5天,加入500mL乙酸乙酯萃取2次,回收乙酸乙酯得罗汉果皂苷提取物(0.92g)。2.取上述皂苷提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200~300目,55.2g),先用二氯甲烷洗脱4BV,回收二氯甲烷,弃去洗脱物;继续用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1:0、9:1、17:3、4:1,v/v),每个梯度洗脱4BV,收集洗脱液(0.25BV/流份)。TLC法检测,合并主斑点Rf为0.3~0.6的流份,回收溶剂得罗汉果新苷粗品(148mg)。3.将罗汉果新苷粗品进行HPLC分离(色谱柱:C18柱,250*1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30min,1:9~1:0,v/v;流速为4.0mL/min)。DAD检测,分别收集两个最大吸收波长为205nm的主峰,回收溶剂即得罗汉果新苷A精制品13mg(纯度95.9%,HPLC法)、罗汉果新苷B精制品21mg(纯度为96.7%,HPLC法)。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以下实施条件和技术要求条件下实施的:1.罗汉果甜苷4g,1000mL水溶解,加入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400mg、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400mg28℃孵育4天,加入5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回收乙酸乙酯得皂苷提取物(1.1g)。2.取上述皂苷提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200~300目,88g),先用二氯甲烷洗脱5BV,回收二氯甲烷,弃去洗脱物;然后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1:0、9:1、17:3、4:1,v/v;每个梯度洗脱5BV),收集洗脱液(0.25BV/流份)。TLC法检测,合并主斑点Rf为0.3~0.6的流份,回收溶剂得罗汉果新苷粗品(167mg)。3.将罗汉果新苷粗品进行HPLC分离(色谱柱:C18柱,250*1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30min,1:9~1:0,v/v;流速为4.0mL/min)。DAD检测,分别收集两个最大吸收波长为205nm的主峰,回收溶剂即得罗汉果新苷A精制品17mg(纯度为95.6%,HPLC法)、罗汉果新苷B精制品24mg(纯度为96.2%,HPLC法)。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以下实施条件和技术要求条件下实施的:1.罗汉果甜苷4g,加入1000mL水溶解,加入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900mg、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300mg30℃孵育3天,加入5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回收乙酸乙酯得皂苷提取物(1.26g)。2.取上述提取物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类罗汉果新苷类化合物,即α-罗汉果醇为苷元的四环三萜皂苷,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罗汉果新苷A、罗汉果新苷B,其化学结构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罗汉果新苷类化合物,即α-罗汉果醇为苷元的四环三萜皂苷,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罗汉果新苷A、罗汉果新苷B,其化学结构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汉果新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罗汉果甜苷为原料,经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和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组合发酵转化后,依次经萃取层析和HPLC制备分离,得到罗汉果新苷A和罗汉果新苷B精制品;
所述的组合发酵,取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和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的质量比为1:3~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发酵转化,取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和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的质量为甜苷质量的比例为1:10~3:10,发酵温度为25~30℃,发酵时间为3~5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萃取,采用乙酸乙酯,其用量与罗汉果甜苷质量比为1mL:8mg,萃取次数为2~3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层析是指:将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先用二氯甲烷洗脱除去杂质;继用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后TLC法检测,合并主斑点R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波王梦月张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