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易专利>正文

一种以太网交换机供电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82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02
一种以太网交换机供电保护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保险丝、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稳压管、第二稳压管、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DC‑DC电源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多个电阻和电容的值,可以实现对电压的控制,形成电压稳定的电路,外接供电电源电压过大时,可以缓慢提高电压,防止瞬时大电流对内部元器件的损害,保证了以太网交换机内部电路系统的稳定,实现了对交换机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太网交换机供电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太网交换机供电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以太网交换机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它的应用最为普遍,价格也较便宜,档次齐全。因此,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大大小小的局域网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以太网交换机通常都有几个到几十个端口,实质上就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另外,它的端口速率可以不同,工作方式也可以不同,如可以提供10M、100M的带宽、提供半双工、全双工、自适应的工作方式等。目前,百兆网速的以太网接口使用越来越广泛,但这种交换机常使用在固定的机柜中,不需要经常移动,常见的情况时使用在办公大楼、企业库房或者学校机房中。这些地方经常会出现电路安装、维修、拆除的情况,此时会出现外接供电电源电压不稳或直接断电的情况。另外,交换机由于规格不同,外部电源适配器转换电压也有所不同,如果外接电源电压过大,在接通电源的瞬间,交换机受电系统会从外接电源吸纳大量的电流,这些情况均会对交换机内部电路板卡造成损伤。现有的以太网交换机防护电路性能均较弱,防护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太网交换机供电保护电路,其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交换机的兼容性,降低外部电源对交换机内部电路板卡的损伤,实现对以太网内部电路器件的保护。一种以太网交换机供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保险丝、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稳压管、第二稳压管、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DC-DC电源模块,其中,外接供电电源接入所述太网交换机供电保护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与外接供电电源串联连,第一电阻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第二电阻与MOS管栅极连接,MOS管漏极与保险丝连接,保险丝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连接,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连接端与第一二极管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输出端与第一稳压管输入端、第三电阻一端和第四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输出端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集电极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发射极与第一电容一端连接,第一电容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连接,第二电容与第二稳压管串联连接,第二电容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第二稳压管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和第三电容一端连接,第八电阻与第三电容串联连接,第八电阻一端与第三电阻和外接供电电源连接端连接,第三电容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和第二稳压管一端连接,第二电容与第二稳压管连接段与第二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集电极与第十电阻一端连接,第十电阻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第十电阻另一端和外接供电电源正极的连接端与第三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发射极与第五电阻和第二二极管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保险丝与接地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输出端与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相连接,第六电阻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相连接,第三二极管与第九电阻和外接供电电源负极连接,第七电阻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发射极相连接,第三三极管基极、第九电阻另一端和外接供电电源与DC-DC电源模块相连接,DC-DC电源模块向以太网交换机供电。进一步的,所述MOS管是N沟道MOS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稳压管的型号为WL557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容是电解电容,型号为CD7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套全新的以太网电路保护结构,不同的外接电源接入时,通过调节多个电阻和电容的值,可以实现对电压的控制,形成电压稳定的电路。利用反向接法,结合MOS管的特性,将供电电路独立,可以在串联主路上取电供给负载,仅需要一个MOS管以及两个串联的二极管和电阻即可实现以太网交换机内部电路器件的保护,电路简单可靠,设计合理,自耗电非常小,且成本低廉;而且,该供电保护电路在以太网交换机或用电负载出现短路现象时,还可迅速切断通路,达到短路保护的目的。外接供电电源电压过大时,可以缓慢提高电压,防止瞬时大电流对内部元器件的损害,保证了以太网交换机内部电路系统的稳定,实现了对交换机的保护。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应当理解,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电路图。其中,所述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保险丝F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稳压管ZD1、第二稳压管ZD2、MOS管M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DC-DC电源模块,其中,外接供电电源接入所述太网交换机供电保护电路,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与外接供电电源串联连,第一电阻R1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第二电阻R2与MOS管M1栅极连接,MOS管M1漏极与保险丝F1连接,保险丝F1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连接,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连接端与第一二极管D1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输出端与第一稳压管ZD1输入端、第三电阻R3一端和第四电阻R4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ZD1输出端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与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连接,第二电容C2与第二稳压管ZD2串联连接,第二电容C2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第二稳压管ZD2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和第三电容C3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与第三电容C3串联连接,第八电阻R8一端与第三电阻R3和外接供电电源连接端连接,第三电容C3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和第二稳压管ZD2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与第二稳压管ZD2连接段与第二三极管Q2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与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和外接供电电源正极的连接端与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与第五电阻R5和第二二极管D2连接,第五电阻R5另一端、保险丝F1与接地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D2输出端与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相连接,第六电阻R6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3与第九电阻R9和外接供电电源负极连接,第七电阻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太网交换机供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n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保险丝、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稳压管、第二稳压管、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DC-DC电源模块,其中,/n外接供电电源接入所述太网交换机供电保护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与外接供电电源串联连,第一电阻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第二电阻与MOS管栅极连接,MOS管漏极与保险丝连接,保险丝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连接,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连接端与第一二极管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输出端与第一稳压管输入端、第三电阻一端和第四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输出端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集电极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发射极与第一电容一端连接,第一电容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连接,第二电容与第二稳压管串联连接,第二电容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第二稳压管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和第三电容一端连接,第八电阻与第三电容串联连接,第八电阻一端与第三电阻和外接供电电源连接端连接,第三电容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和第二稳压管一端连接,第二电容与第二稳压管连接段与第二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集电极与第十电阻一端连接,第十电阻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第十电阻另一端和外接供电电源正极的连接端与第三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发射极与第五电阻和第二二极管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保险丝与接地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输出端与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相连接,第六电阻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相连接,第三二极管与第九电阻和外接供电电源负极连接,第七电阻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发射极相连接,第三三极管基极、第九电阻另一端和外接供电电源与DC-DC电源模块相连接,DC-DC电源模块向以太网交换机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太网交换机供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保险丝、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稳压管、第二稳压管、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DC-DC电源模块,其中,
外接供电电源接入所述太网交换机供电保护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与外接供电电源串联连,第一电阻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第二电阻与MOS管栅极连接,MOS管漏极与保险丝连接,保险丝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连接,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连接端与第一二极管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输出端与第一稳压管输入端、第三电阻一端和第四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输出端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集电极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发射极与第一电容一端连接,第一电容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连接,第二电容与第二稳压管串联连接,第二电容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正极连接,第二稳压管另一端与外接供电电源负极和第三电容一端连接,第八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易
申请(专利权)人:白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