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路快接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13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路快接接头,包括管路端部的管路接头,还包括管接头、通气管、压紧组件和密封圈,所述管接头与管路接头连接,所述通气管的前端部嵌入所述管接头内,所述压紧组件套装在通气管上并与管接头螺纹连接,旋转压紧组件将通气管的前端部紧固在管接头内,在所述通气管的尾端部安装快换接头或封堵,所述密封圈设置在通气管的前端部与管路接头之间用于密封管路接头的唇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节约了材料和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残留物进入管路内部,减少了管路堵塞的质量风险。

A kind of pipeline quick connect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路快接接头
本技术属于轨道车辆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管路快接接头。
技术介绍
新造动车组、各型地铁车辆转向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制动管路、踏面清扫器管路等组装好的管路和部件进行充风保压试验。以前的方法需要先在管路接头外螺纹上缠绕生胶带,然后拧入管接头或密封管堵头内螺纹,在拧紧的过程中通过生胶带填充间隙进行密封使接头不漏气。保压完成后拧下管接头或密封管堵头后,还要清理干净管路接头外螺纹,防止管路接头外螺纹残留的生胶带进入管路形成堵塞,避免影响行车安全。现有的连接方法,工序复杂,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管路堵塞风险的管路快接接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路快接接头,包括管路端部的管路接头,还包括管接头、通气管、压紧组件和密封圈,所述管接头与管路接头连接,所述通气管的前端部嵌入所述管接头内,所述压紧组件套装在通气管上并与管接头螺纹连接,旋转压紧组件将通气管的前端部紧固在管接头内,在所述通气管的尾端部安装快换接头或封堵,所述密封圈设置在通气管的前端部与管路接头之间用于密封管路接头的唇口。进一步,所述通气管的尾端部具有内螺纹,与快换接头或封堵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管路接头具有外螺纹,所述管接头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均具有内螺纹,所述管路接头与管接头前端部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压紧组件与管接头后端部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螺母和旋压套,所述压紧螺母具有外螺纹,压紧螺母与管接头后端部的内螺纹连接,所述旋压套套装在通气管外并与压紧螺母固定连接,旋压套沿通气管旋转推动压紧螺母沿管接头尾端部的内螺纹旋进。进一步,所述压紧螺母由前端的螺纹连接部和后端的光滑连接部组成,螺纹连接部具有外螺纹与管接头的内螺纹连接,所述旋压套与压紧螺母的光滑连接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在所述压紧螺母的螺纹连接部外周表面具有环形的凹槽,在所述管接头上设置有止挡螺钉,所述止挡螺钉端部向内突出于所述凹槽内,用于限制压紧螺母的旋进距离。进一步,所述旋压套的内孔呈台阶状,前段套装在所述管接头的外侧,中段套装在压紧螺母的外侧与压紧螺母固定连接,尾段套装在通气管的外侧。进一步,所述旋压套与压紧螺母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通气管的前端部为T形,具有向外凸出的凸缘,在所述压紧组件与通气管前端部的凸缘之间设置有铜垫片,所述铜垫片套装在通气管的外侧。进一步,在所述通气管的前端部具有向前凸出的凸台,所述密封圈环绕所述凸台的外侧安装。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路快接接头,特别适用于管路端部具有外螺纹管路接头的情况,在进行保压实验时,只需将该接头拧入管路接头,接上风管充风即可进行保压实验或直接用来密封,不但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省去了传统方法中缠绕生胶带和清理生胶带等工序,节约了材料和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残留物进入管路内部,减少了管路堵塞的质量风险。该接头可根据不同的工艺需要连接快换接头或封堵,满足不同的工艺要求,通用性强,且可拓展到所有需要充风保压的车型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管路接头1,管接头2,通气管3,密封圈4,凸台5,压紧螺母6,螺纹连接部6a,光滑连接部6b,旋压套7,紧定螺钉8,凹槽9,止挡螺钉10,铜垫片11,凸缘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路快接接头,包括管路端部的管路接头1及与管路接头1连接的管接头2、通气管3、压紧组件和密封圈4。本实施例中,管路接头1具有外螺纹,管接头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均具有内螺纹,管路接头1与管接头2的前端部之间在使用时螺纹连接。通气管3用于将管路与外界连通,通气管3的前端部为T形,具有向外凸出的凸缘12,通气管3的前端部嵌入管接头2内。压紧组件套装在通气管3上并与管接头2后端部的内螺纹连接,旋转压紧组件将通气管3的前端部紧固在管接头2内,使用螺旋压紧的方式实现紧固和密封不但压紧力大,而且操作简单速度快。通气管3的尾端部具有内螺纹,与快换接头或封堵(图中未示出)通过螺纹连接,操作简单方便且可靠。在需要连接另外的充气或充水的管路时,可以在通气管3的尾端部连接快换接头,将管路与充气管或充水管连通,在不需要连接其它管路而是需要封堵管路时,则直接在通气管3的尾端部连接封堵,即可实现管路的密封。密封圈4设置在通气管3的前端部与管路接头1之间,用于将管路接头1的唇口处密封,保证充风保压试验、充水试验及封堵的可靠性。在通气管3的前端部还具有向前凸出的凸台5,密封圈4套装在凸台5的外侧,保证密封圈4在压紧过程中与管路接头1的唇口之间有效接触实现密封,同时,密封圈4损坏后也便于更换。本实施例中,压紧组件包括压紧螺母6和旋压套7,压紧螺母6由前端的螺纹连接部6a和后端的光滑连接部6b组成。螺纹连接部6a具有外螺纹,与管接头2后端部的内螺纹连接。旋压套7的内孔呈台阶状,前段套装在管接头2的外侧,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旋压套7的中段套装在压紧螺母6的光滑连接部6b的外侧,并通过紧定螺钉8与光滑连接部6b固定连接,连接后保证螺纹连接部6a与旋压套7中段的台阶处紧密抵靠在一起,实现旋压套7与压紧螺母6在旋转的同时有效地传递推力。旋压套7的尾段套装在通气管3的外侧。通过旋转旋压套7即可带动压紧螺母6旋转,推动压紧螺母6沿管接头2旋进,将通气管3压紧固定在管接头2内部,同时保证密封圈4有效密封。在压紧螺母6前端与通气管3前端部的凸缘12之间设置有铜垫片11,铜垫片11套装在通气管3的外侧。旋拧旋压套7的过程中,管接头2和铜垫片11不会随之旋转,压紧螺母6与铜垫片11之间旋转挤压,产生摩擦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摩擦力。在压紧螺母6的螺纹连接部6a外周表面具有环形的凹槽9,在管接头2上设置有止挡螺钉10,止挡螺钉10端部向内突出于凹槽9内,凹槽9的宽度与压紧螺母6的旋进距离相匹配,压紧螺母6旋进过程中,凹槽9的一侧边卡在止挡螺钉10处即停止旋进,用于限制压紧螺母6的旋进距离。充风试验时,安装过程如下:1、先将管接头2对准管路接头1外螺纹,旋拧管接头2,使管路接头1外螺纹旋入管接头2内部。2、在紧定螺钉8的作用下,旋拧旋压套7带动压紧螺母6在通气管3的管体上旋转,向前推压铜垫片11、通气管3和密封圈4。3、在止挡螺钉10的止档作用下,将通气管3压紧固定在管接头2内,同时使密封圈4压紧在管路接头1唇口端面上实现密封。4、需要试验时,在通气管3的尾端部上拧上通风快换接头接上高压风,即可对管路进行充风试验。在不需要试验时,在通气管3的尾端部上拧上密封封堵可对管路接头1进行封堵。该快接接头特别适用于管路端部具有外螺纹管路接头1的情况,在进行保压实验时,只需将该管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路快接接头,包括管路端部的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接头、通气管、压紧组件和密封圈,所述管接头与管路接头连接,所述通气管的前端部嵌入所述管接头内,所述压紧组件套装在通气管上并与管接头螺纹连接,旋转压紧组件将通气管的前端部紧固在管接头内,在所述通气管的尾端部安装快换接头或封堵,所述密封圈设置在通气管的前端部与管路接头之间用于密封管路接头的唇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快接接头,包括管路端部的管路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接头、通气管、压紧组件和密封圈,所述管接头与管路接头连接,所述通气管的前端部嵌入所述管接头内,所述压紧组件套装在通气管上并与管接头螺纹连接,旋转压紧组件将通气管的前端部紧固在管接头内,在所述通气管的尾端部安装快换接头或封堵,所述密封圈设置在通气管的前端部与管路接头之间用于密封管路接头的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快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尾端部具有内螺纹,与快换接头或封堵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快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接头具有外螺纹,所述管接头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均具有内螺纹,所述管路接头与管接头前端部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压紧组件与管接头后端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路快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螺母和旋压套,所述压紧螺母具有外螺纹,压紧螺母与管接头后端部的内螺纹连接,所述旋压套套装在通气管外并与压紧螺母固定连接,旋压套沿通气管旋转推动压紧螺母沿管接头尾端部的内螺纹旋进。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路快接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允展王国良苏士超王泽庆孙中臣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