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20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包括下端部开口的流槽上盖壳体,流槽上盖壳体内部填充有保温层,流槽上盖壳体的下方固定有托板,托板用于将流槽上盖壳体密封,流槽上盖壳体内部设置有多根间隔分布的U型加热体,U型加热体的开口端从流槽上盖壳体延伸出并与位于流槽上盖壳体上部的加热体连接孔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温层设置在流槽上盖壳体和托板之间,保温层内的保温材料不会掉到金属熔液中,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整个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流槽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流槽结构,即把熔融金属等材料注入模型槽,进行金属部件的铸造成型,是铸造过程中常见的设备部件。为了保证流槽内熔液的正常流动,需要对流槽进行辅助加热(常见的为流槽上盖加热系统)。目前,用于流槽上盖加热系统,存在问题,具体如下:(1)加热体是硅碳棒或其他加热丝与保温层组合模块,导电部分暴露在外,一旦有金属熔液飞溅到就会引起短路,损坏控制系统或加热体本身;(2)上盖的保温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掉落,污染流槽内的金属熔液;(3)加热体的电源规格一般不常见,接线和控制比较繁琐,需要用到大型调压器,成本较高。因此,如何克服上述问题,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用于流槽上盖加热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保温层设置在流槽上盖壳体和托板之间,有了耐热不锈钢托板,保温层内的保温材料不会掉到金属熔液中,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使用带不锈钢套的U型加热体,U型加热体的外壁绝缘,加热体呈大U型设置,在上端用螺母固定,对托板也有托举作用,并覆盖到流槽上盖壳体绝大部分,整个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包括下端部开口的流槽上盖壳体,所述流槽上盖壳体内部填充有保温层,所述流槽上盖壳体的下方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用于将流槽上盖壳体密封,所述流槽上盖壳体内部设置有多根间隔分布的U型加热体,所述U型加热体的开口端从流槽上盖壳体延伸出并与位于流槽上盖壳体上部的加热体连接孔板固定连接。前述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所述U型加热体为四根,且所述U型加热体的横侧边沿着流槽上盖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前述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所述流槽上盖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位于四根U型加热体的中间位置处,且所述热电偶的上端部从流槽上盖壳体上表面延伸出并贯穿加热体连接孔板。前述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所述托板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前述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所述托板的中部向上抬起形成放置槽部。前述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所述热电偶的下端部从从流槽上盖壳体下表面的托板的放置槽部延伸出。前述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所述U型加热体的横侧边从流槽上盖壳体下表面的托板的放置槽部延伸出。前述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所述流槽上盖壳体的两个端部设置有托板连接螺栓,所述托板连接螺栓从上到下贯穿流槽上盖壳体、托板,将流槽上盖壳体、托板固定连接。前述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所述加热体连接孔板为铜排制成,所述加热体连接孔板外接220V或380V的供电电源。前述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所述U型加热体为带不锈钢套的加热体,且外壁绝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保温层设置在流槽上盖壳体和托板之间,有了耐热不锈钢托板,保温层内的保温材料不会掉到金属熔液中,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使用带不锈钢套的U型加热体,U型加热体的外壁绝缘,加热体呈大U型设置,在上端用螺母固定,对托板也有托举作用,并覆盖到流槽上盖壳体绝大部分;加热体连接孔板外接220V或380V的供电电源,方便接线和控制,U型加热体的接线端用导U型加热体并联起来,安装美观紧固效果好,并设置有热电偶,便于测试流槽结构的温度,并方便观察温度,整个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的端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的侧意图。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流槽上盖壳体;2:保温层;3:托板;301:放置槽部;4:U型加热体;5:加热体连接孔板;6:热电偶;7:托板连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包括下端部开口的流槽上盖壳体1,所述流槽上盖壳体1内部填充有保温层2,该保温层2采用保温板和干式振动料构成,所述流槽上盖壳体1的下方固定有托板3,所述托板3用于将流槽上盖壳体1密封,该托板3为不锈钢材料制成,能够保证保温层2内的保温材料不会掉下,保证流槽上盖加热结构下方的流槽内溶液金属不被污染掉,托板3的中部向上抬起形成放置槽部301,该放置槽部301能够给U型加热体4、热电偶6引入到流槽上盖加热结构下的流槽内预留空间,所述流槽上盖壳体1内部设置有多根间隔分布的U型加热体4,所述U型加热体4的开口端从流槽上盖壳体1延伸出并与位于流槽上盖壳体1上部的加热体连接孔板5固定连接,U型加热体4的横侧边从流槽上盖壳体1下表面的托板3的放置槽部301延伸出,对托板3可以起到支撑作用,而且,延伸出的U型加热体4给能对流槽上盖加热结构下方的流槽内溶液金属进行加热。优选的,所述U型加热体4为四根,且所述U型加热体4的横侧边沿着流槽上盖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如图2所示,该U型加热体4的横侧边能够覆盖住绝大多部分的流槽上盖壳体1,保证加热效果。优选的,所述流槽上盖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热电偶6,所述热电偶6位于四根U型加热体4的中间位置处,且所述热电偶6的上端部从流槽上盖壳体1上表面延伸出并贯穿加热体连接孔板5,热电偶6的下端部从从流槽上盖壳体1下表面的托板3的放置槽部301延伸出,能够准确的测量流槽上盖加热结构下方的流槽内温度。优选的,所述流槽上盖壳体1的两个端部设置有托板连接螺栓7,所述托板连接螺栓7从上到下贯穿流槽上盖壳体1、托板3,将流槽上盖壳体1、托板3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加热体连接孔板5为铜排制成,所述加热体连接孔板5外接220V或380V的供电电源,方便接线和控制,加热体连接孔板5能够将多根U型加热体4并联起来,安装美观紧固。优选的,所述U型加热体4为带不锈钢套的加热体,且外壁绝缘,提高安全效果,保证结构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保温层设置在流槽上盖壳体和托板之间,有了耐热不锈钢托板,保温层内的保温材料不会掉到金属熔液中,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使用带不锈钢套的U型加热体,U型加热体的外壁绝缘,加热体呈大U型设置,在上端用螺母固定,对托板也有托举作用,并覆盖到流槽上盖壳体绝大部分;加热体连接孔板外接220V或380V的供电电源,方便接线和控制,U型加热体的接线端用导U型加热体并联起来,安装美观紧固效果好,并设置有热电偶,便于测试流槽结构的温度,并方便观察温度,整个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端部开口的流槽上盖壳体(1),所述流槽上盖壳体(1)内部填充有保温层(2),所述流槽上盖壳体(1)的下方固定有托板(3),所述托板(3)用于将流槽上盖壳体(1)密封,/n所述流槽上盖壳体(1)内部设置有多根间隔分布的U型加热体(4),所述U型加热体(4)的开口端从流槽上盖壳体(1)延伸出并与位于流槽上盖壳体(1)上部的加热体连接孔板(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端部开口的流槽上盖壳体(1),所述流槽上盖壳体(1)内部填充有保温层(2),所述流槽上盖壳体(1)的下方固定有托板(3),所述托板(3)用于将流槽上盖壳体(1)密封,
所述流槽上盖壳体(1)内部设置有多根间隔分布的U型加热体(4),所述U型加热体(4)的开口端从流槽上盖壳体(1)延伸出并与位于流槽上盖壳体(1)上部的加热体连接孔板(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加热体(4)为四根,且所述U型加热体(4)的横侧边沿着流槽上盖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槽上盖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热电偶(6),所述热电偶(6)位于四根U型加热体(4)的中间位置处,且所述热电偶(6)的上端部从流槽上盖壳体(1)上表面延伸出并贯穿加热体连接孔板(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保温层托板的流槽上盖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远李新春唐勇军何胜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铸新材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