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多节串联电池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51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成本多节串联电池控制电路,包括电池电路和与电池电路相连接的负载,电池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还包括与电池电路相连接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二十电阻、第三十五电阻、第三十四电阻、第十九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一轻触开关、第二轻触开关、第三十三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三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四电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可以在电池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并进行控制,不但可节省高电压降低电压的电路成本,而且使用稳定可靠,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Low cost control circuit of multi batteries in s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成本多节串联电池控制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控制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多节串联电池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对于两块或者多块电池串联供电带控制芯片控制的产品电路,由于控制芯片有一个相对较低的耐压值,因此常常会将高电压通过电路将其降低至一定较低电值,再给控制芯片进行供电处理,传统技术的控制电路非常复杂,不但增加了设计制作难度,而且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成本,从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适用性强的低成本多节串联电池控制电路。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成本多节串联电池控制电路,包括电池电路和与所述电池电路相连接的负载,所述电池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还包括与所述电池电路相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二十电阻、第三十五电阻、第三十四电阻、第十九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一轻触开关、第二轻触开关、第三十三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三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一电池组与第二电池组的连接点、集电极通过第二十电阻连接在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上且基极通过第三十四电阻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且基极通过第十九电阻连接在控制芯片的Bton引脚上,所述第十八电阻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三十五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上,所述第一轻触开关和第二轻触开关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上且第一轻触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五电阻接地、第二轻触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十三电阻接地,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轻触开关与第十五电阻的连接点上,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的F引脚上,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轻触开关与第三十三电阻的连接点上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的L引脚上,所述第三电容连接在第十六电阻与地线之间,所述第五电容连接在第十七电阻与地线之间且第四电容连接在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线之间。所述负载包括马达负载和LED负载,在控制芯片与马达负载之间设置有马达驱动电路,在控制芯片与LED负载之间设置有LED驱动电路。所述马达驱动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九电阻和第十三电阻,所述马达的负载的负极连接在第一MOS管的漏极上且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九电阻连接在控制芯片上且第十三电阻连接在第一MOS管的栅极与地线之间。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第二MOS管、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所述LED负载的负极连接在第二MOS管的漏极上,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且栅极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在控制芯片的LED引脚上,所述第十二电阻连接在第二MOS管的栅极与地线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均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均为N沟道MOS管。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可以在电池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并进行控制,不但可节省高电压降低电压的电路成本,而且使用稳定可靠,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见图1,一种低成本多节串联电池控制电路,包括电池电路1和与所述电池电路1相连接的负载2,所述电池电路1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BT1和第二电池组BT2,还包括与所述电池电路1相连接的控制电路3,所述控制电路3包括控制芯片U1、第一三极管Q4、第二三极管Q5、第二十电阻R20、第三十五电阻R35、第三十四电阻R34、第十九电阻R19、第十八电阻R18、第一轻触开关SW1、第二轻触开关SW2、第三十三电阻R33、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三电容C3、第五电容C5和第四电容C4,所述第一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一电池组BT1与第二电池组BT2的连接点、集电极通过第二十电阻R20连接在控制芯片U1的电源引脚上且基极通过第三十四电阻R34连接在第二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Q5发射极接地且基极通过第十九电阻R19连接在控制芯片U1的Bton引脚上,所述第十八电阻R18连接在第二三极管Q5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三十五电阻R35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基极上,所述第一轻触开关SW1和第二轻触开关SW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4的基极上且第一轻触开关SW1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接地、第二轻触开关SW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十三电阻R33接地,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轻触开关SW1与第十五电阻R15的连接点上,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1的F引脚上,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轻触开关SW2与第三十三电阻R33的连接点上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1的L引脚上,所述第三电容C3连接在第十六电阻R16与地线之间,所述第五电容C5连接在第十七电阻R17与地线之间且第四电容C4连接在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线之间。所述负载2包括马达负载M和LED负载LED,在控制芯片U1与马达负载之间设置有马达驱动电路4,在控制芯片U1与LED负载LED之间设置有LED驱动电路5。所述马达驱动电路4包括第一MOS管Q1、第九电阻R9和第十三电阻R13,所述马达的负载的负极连接在第一MOS管的漏极上且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九电阻连接在控制芯片上且第十三电阻连接在第一MOS管的栅极与地线之间。所述LED驱动电路5包括第二MOS管Q2、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所述LED负载的负极连接在第二MOS管的漏极上,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且栅极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在控制芯片的LED引脚上,所述第十二电阻连接在第二MOS管的栅极与地线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均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均为N沟道MOS管。产品为2块4V电池串联供电给马达负载和LED负载,而控制控制芯片的供电即使用其中一块电池供电,通过由电阻R15、R16、R17、R18、R19、R20、R33、R35、电容C3、C5、三极管Q4、Q5、轻触开关SW1、SW2组成的电子开关,当检测到控制芯片脚L、F脚的电压变化,即可以启动控制芯片序,之后控制芯片引脚Bton脚提供一个高电平,使控制芯片供电持续,而轻触开关的控制,可以对马达和LED负载进行多种模式控制。当电池电压降低到一定值时,控制芯片通过检测Vdd脚的电压,即会关闭控制芯片供电电路,同时关闭负载的控制,即可以做到保护的作用。由于两块处于串联,因此对于负载的供电,电流是相同的,而控制芯片的供电电流是相对来说是非常低,因此可以相对于两块电池的放电电流都是一样的,同理,放电的降低的电压都是差不多的。而且由于对放电电压的要求范围相对较低,因此当检测的电池达到过放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成本多节串联电池控制电路,包括电池电路和与所述电池电路相连接的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还包括与所述电池电路相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二十电阻、第三十五电阻、第三十四电阻、第十九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一轻触开关、第二轻触开关、第三十三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三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一电池组与第二电池组的连接点、集电极通过第二十电阻连接在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上且基极通过第三十四电阻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且基极通过第十九电阻连接在控制芯片的Bton引脚上,所述第十八电阻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三十五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上,所述第一轻触开关和第二轻触开关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上且第一轻触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五电阻接地、第二轻触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十三电阻接地,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轻触开关与第十五电阻的连接点上,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的F引脚上,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轻触开关与第三十三电阻的连接点上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的L引脚上,所述第三电容连接在第十六电阻与地线之间,所述第五电容连接在第十七电阻与地线之间且第四电容连接在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成本多节串联电池控制电路,包括电池电路和与所述电池电路相连接的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还包括与所述电池电路相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二十电阻、第三十五电阻、第三十四电阻、第十九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一轻触开关、第二轻触开关、第三十三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三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一电池组与第二电池组的连接点、集电极通过第二十电阻连接在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上且基极通过第三十四电阻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且基极通过第十九电阻连接在控制芯片的Bton引脚上,所述第十八电阻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三十五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上,所述第一轻触开关和第二轻触开关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上且第一轻触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五电阻接地、第二轻触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十三电阻接地,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轻触开关与第十五电阻的连接点上,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的F引脚上,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轻触开关与第三十三电阻的连接点上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的L引脚上,所述第三电容连接在第十六电阻与地线之间,所述第五电容连接在第十七电阻与地线之间且第四电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植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莱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