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牢固便于拆卸的车载充电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455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牢固便于拆卸的车载充电器外壳,包括充电器外壳本体和位于充电器外壳本体底端的电极孔一,充电器外壳本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电极孔二,充电器外壳本体内且位于电极孔二之间设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位于壳体内的活动块,活动块的顶端设有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充电器外壳本体上方的螺纹杆,活动块的底端设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底端分别设有衔接杆一和衔接杆二。有益效果: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旋转螺纹杆使得橡胶块向两侧延伸膨胀与车充座固定,然后通过螺纹杆自带的自锁装置实现固定,使得车载充电器连接更加牢固,延长其使用寿命,反向旋转螺纹杆使得橡胶块恢复初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牢固便于拆卸的车载充电器外壳
本技术涉及车载充电器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固定牢固便于拆卸的车载充电器外壳。
技术介绍
车载充电器:通常也简称为车载充电器。它利用了USB的通用性广泛被应用于各种充电的接口的优势。再结合应用于汽车上,把车内的12VDC和24VDC转成USB及各充电电器的共同DC5V电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出现商务手机,游戏手机,音乐,上网手机等,其功率大。所以需要的充电器的电流也相对大。这不同规格的车载充电器让使用者选择合适的匹配规格。然而现有的车载充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车载充电器自身结构的缺陷导致车载充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固定不牢固,使用一段时间后导致车载充电器接触不良,影响车载充电器的使用寿。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固定牢固便于拆卸的车载充电器外壳,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固定牢固便于拆卸的车载充电器外壳,包括充电器外壳本体和位于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底端的电极孔一,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电极孔二,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内且位于所述电极孔二之间设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端设有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上方的螺纹杆,所述活动块的底端设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一和所述连接杆二的底端分别设有衔接杆一和衔接杆二,所述衔接杆一和所述衔接杆二的顶端分别均贯穿位于所述壳体底端的孔洞,且所述衔接杆一和所述衔接杆二的底端分别均设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通过活动杆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橡胶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防滑凸纹,所述电极孔二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橡胶块相匹配的孔槽。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与所述螺纹杆的连接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纹圈,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套设有旋钮。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和所述连接杆二之间的连接夹角与所述衔接杆一和所述衔接杆二之间的连接夹角相同。作为优选的,所述衔接杆一和所述衔接杆二的一侧中部分别均设有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转轴,且所述活动杆通过轴承分别于所述橡胶块和所述壳体相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衔接杆一和所述衔接杆二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杆一和所述连接杆二的长度。作为优选的,所述衔接杆一和所述衔接杆二分别均通过轴套与所述连接杆一和所述连接杆二以及所述橡胶块相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孔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橡胶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固定机构的设计,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旋转螺纹杆使得橡胶块向两侧延伸膨胀与车充座固定,然后通过螺纹杆自带的自锁装置实现固定,使得车载充电器连接更加牢固,延长其使用寿命,反向旋转螺纹杆使得橡胶块恢复初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固定牢固便于拆卸的车载充电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固定牢固便于拆卸的车载充电器外壳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充电器外壳本体;2、电极孔一;3、电极孔二;4、壳体;5、固定机构;6、活动块;7、螺纹杆;8、连接杆一;9、连接杆二;10、衔接杆一;11、衔接杆二;12、孔洞;13、橡胶块;14、活动杆;15、防滑凸纹;16、内螺纹圈;17、转轴;18、轴承;19、轴套;20、孔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牢固便于拆卸的车载充电器外壳。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牢固便于拆卸的车载充电器外壳,包括充电器外壳本体1和位于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1底端的电极孔一2,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电极孔二3,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1内且位于所述电极孔二3之间设有壳体4,所述壳体4内设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位于所述壳体4内的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的顶端设有贯穿所述壳体4并延伸至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1上方的螺纹杆7,所述活动块6的底端设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一8和连接杆二9,所述连接杆一8和所述连接杆二9的底端分别设有衔接杆一10和衔接杆二11,所述衔接杆一10和所述衔接杆二11的顶端分别均贯穿位于所述壳体4底端的孔洞12,且所述衔接杆一10和所述衔接杆二11的底端分别均设有橡胶块13,所述橡胶块13通过活动杆14与所述壳体4相连接,所述橡胶块1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防滑凸纹15,所述电极孔二3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橡胶块13相匹配的孔槽20。实施例二;如图1-2所示,所述壳体4与所述螺纹杆7的连接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纹圈16,所述螺纹杆7的顶端套设有旋钮,所述连接杆一8和所述连接杆二9之间的连接夹角与所述衔接杆一10和所述衔接杆二11之间的连接夹角相同,所述衔接杆一10和所述衔接杆二11的一侧中部分别均设有与所述壳体4相连接的转轴17,且所述活动杆14通过轴承18分别于所述橡胶块13和所述壳体4相连接。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旋钮的设计,便于用户对其螺纹杆7的旋转。如图1-2所示,所述衔接杆一10和所述衔接杆二11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杆一8和所述连接杆二9的长度,所述衔接杆一10和所述衔接杆二11分别均通过轴套19与所述连接杆一8和所述连接杆二9以及所述橡胶块13相连接,所述孔槽20的直径大于所述橡胶块13。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轴套19的设计使得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灵活。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实际应用时,使用时,按照正常操作方式将车载充电器安装在车充座上,待车载充电器安装到位后,旋转其螺纹杆7与壳体4产生位移,进而拉动活动块6向上位移,使活动块6在位移的同时带动连接杆一8和连接杆二9与衔接杆一10和衔接杆二11以转轴17的交点进行交叉位移,使衔接杆一10和衔接杆二11将橡胶块13向两侧方向平移与车充座抵触固定,从而实现对车载充电器进行固定,而需要将车载充电器取下时,反向旋转其螺纹杆7使活动块6向下位移,进而使橡胶块13向中间位移。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机构5的设计,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旋转螺纹杆7使得橡胶块13向两侧延伸膨胀与车充座固定,然后通过螺纹杆7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牢固便于拆卸的车载充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外壳本体(1)和位于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1)底端的电极孔一(2),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电极孔二(3),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1)内且位于所述电极孔二(3)之间设有壳体(4),所述壳体(4)内设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位于所述壳体(4)内的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的顶端设有贯穿所述壳体(4)并延伸至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1)上方的螺纹杆(7),所述活动块(6)的底端设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一(8)和连接杆二(9),所述连接杆一(8)和所述连接杆二(9)的底端分别设有衔接杆一(10)和衔接杆二(11),所述衔接杆一(10)和所述衔接杆二(11)的顶端分别均贯穿位于所述壳体(4)底端的孔洞(12),且所述衔接杆一(10)和所述衔接杆二(11)的底端分别均设有橡胶块(13),所述橡胶块(13)通过活动杆(14)与所述壳体(4)相连接,所述橡胶块(1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防滑凸纹(15),所述电极孔二(3)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橡胶块(13)相匹配的孔槽(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牢固便于拆卸的车载充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外壳本体(1)和位于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1)底端的电极孔一(2),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电极孔二(3),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1)内且位于所述电极孔二(3)之间设有壳体(4),所述壳体(4)内设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位于所述壳体(4)内的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的顶端设有贯穿所述壳体(4)并延伸至所述充电器外壳本体(1)上方的螺纹杆(7),所述活动块(6)的底端设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一(8)和连接杆二(9),所述连接杆一(8)和所述连接杆二(9)的底端分别设有衔接杆一(10)和衔接杆二(11),所述衔接杆一(10)和所述衔接杆二(11)的顶端分别均贯穿位于所述壳体(4)底端的孔洞(12),且所述衔接杆一(10)和所述衔接杆二(11)的底端分别均设有橡胶块(13),所述橡胶块(13)通过活动杆(14)与所述壳体(4)相连接,所述橡胶块(1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防滑凸纹(15),所述电极孔二(3)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橡胶块(13)相匹配的孔槽(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牢固便于拆卸的车载充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与所述螺纹杆(7)的连接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盈安广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