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以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34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以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池包包括:壳体、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壳体包括:下壳体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下壳体上的上壳体,下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布置区域、第二布置区域以及设置在第一布置区域和第二布置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第一电池模组设置在第一布置区域,第二电池模组设置在的第二布置区域;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设置在中间区域且高压线束均与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相连,低压线束均与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相连。由此,不仅可以降低电池包的Z向长度,从而使电池包具有更大的能量密度,而且使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的走线更加合理,可以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包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车辆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动车辆的各方面要求逐渐提高,特别是对电动车辆的核心之一的电池包要求更加苛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车辆补贴基准的提高,电池包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要求我们必须要提高电池包得能量密度、体积密度;(2)人们对电池包安全的要求,尤其是电池包内电气的安全的可靠性;要求我们在进行电池包设计时,即要进行轻量化设计、最大限度的提高电池包空间利用率,又要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可靠性。但是,现有技术中,电池包内的电气连接混乱,装配效率低,且容易造成电池包在装配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空间利用率低,为了进行低压信号采集导致电池包局部空间增加,进而造成了整车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更大、安全性更高。本技术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壳体、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的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布置区域、第二布置区域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布置区域和所述第二布置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布置区域,所述第二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布置区域;所述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域且所述高压线束均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相连,所述低压线束均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相连。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将下壳体划分区域,并使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以及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均合理地设置在上壳体与下壳体限定出的容纳空间内,不仅可以降低电池包的Z向长度,从而使电池包具有更大的能量密度,而且使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的走线均更加合理,可以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布置区域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横向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之间限定出第一电池模组安装槽;所述第二布置区域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横向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限定出第二电池模组安装槽。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与多个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在所述电池壳的宽度方向上彼此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区域还设置有适于冷却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冷却水管;每个第一横向加强筋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一体成型,且每个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之间设置有供所述所述冷却水管穿过的避让结构。进一步地构,所述避让结构构造为上端敞开的避让槽,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或/和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上设置有位于所述避让槽上方的连接板。可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两个横板和设置在两个横板之间的纵板,两个所述横板沿所述壳体的横向延伸且所述纵板沿所述壳体的纵向延伸,两个所述横板和所述纵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或/和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纵板上还设置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沿所述壳体的横向延伸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或/和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固定。可选地,所述低压线束包括:信号线,所述连接板上方还设置有安装所述信号线的信号连接板,所述信号线适于将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低压信号传递至BMS从板。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包。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示意图(上壳体未示出);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下壳体以及冷却水管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下壳体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一个电池模组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信号连接板(PCB板)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中间区域的局部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安装支架的一个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安装支架的另一个示意图。附图标记:电池包100,壳体10,上壳体11,下壳体12,第一高压输出接口13,第二高压输出接口14,电池模组20,第一电池模组21,第二电池模组22,低压线束30,信号连接板(PCB板)31,PCB板本体部31a,缓冲部31b,第一板部311,第二板部312,第一信号输入接口313,第二信号输入接口314,信号输出接口315,高压铜排40,左高压铜排41,右高压铜排42,连接板50,横板51,纵板52,中间板53,BMS从板60,BDU70,安装支架80,上安装支架81,上安装板811,第一卡接部812,固定板813,下安装支架82,下安装板821,第二卡接部822,支撑柱823,防溢胶槽824,冷却水管90,第一布置区域a,第一横向加强筋a1,第二布置区域b,第二横向加强筋b1,中间区域c,第一电池模组安装槽d,第二电池模组安装槽e,避让槽f,电控区域g。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10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100包括:壳体10、第一电池模组21和第二电池模组22、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30。其中,壳体10包括:下壳体12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下壳体12上的上壳体11,下壳体12上设置有第一布置区域a、第二布置区域b以及设置在第一布置区域a和第二布置区域b之间的中间区域c;第一电池模组21设置在第一布置区域a,第二电池模组22设置在的第二布置区域b;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30设置在中间区域c且高压线束均与第一电池模组21和第二电池模组22相连,低压线束30均与第一电池模组21和第二电池模组22相连。具体而言,将下壳体12具体划分成第一布置区域a、第二布置区域b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所述壳体(10)包括:下壳体(12)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2)上的上壳体(11),所述下壳体(12)上设置有第一布置区域(a)、第二布置区域(b)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布置区域(a)和所述第二布置区域(b)之间的中间区域(c);/n第一电池模组(21)和第二电池模组(22),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1)设置在所述第一布置区域(a),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2)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布置区域(b);/n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30),所述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30)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域(c)且所述高压线束均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2)相连,所述低压线束(30)均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2)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包括:下壳体(12)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2)上的上壳体(11),所述下壳体(12)上设置有第一布置区域(a)、第二布置区域(b)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布置区域(a)和所述第二布置区域(b)之间的中间区域(c);
第一电池模组(21)和第二电池模组(22),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1)设置在所述第一布置区域(a),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2)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布置区域(b);
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30),所述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30)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域(c)且所述高压线束均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2)相连,所述低压线束(30)均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置区域(a)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横向加强筋(a1),每个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a1)沿所述壳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a1)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a1)之间限定出第一电池模组安装槽(d);
所述第二布置区域(b)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横向加强筋(b1),每个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b1)沿所述壳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b1)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b1)限定出第二电池模组安装槽(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a1)与多个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b1)在所述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上彼此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路张海建唐丽娟葛有为冯冰杨振宇马腾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