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85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碎渣机,包括:壳体、破碎机构和动力输入部,所述破碎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破碎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输入部连接,所述破碎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动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风水联合冷却入口处的物料破碎,从而避免在风水联合冷却器内部造成堵渣,提高了进入风水联合冷却进行预热回收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碎渣机
本技术涉及流化床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碎渣机。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冷却余热回收属于低品位能源利用的一项研究范畴,锅炉热损失中以排烟热损失和排渣热损失为主,如能将这两部分损失热能回收利用,将能降低发电煤耗,并能起到节能减排降耗的作用。现有的循环流湖床锅炉炉渣冷却余热回收系统主要有风水联合冷却和滚筒冷渣机两种。其中,在风水联合冷却的方式下,炉渣到风水联合冷却设备中后,利用高压流化床将炉渣吹起,在上部与水冷管排进行换热,同时流化风与炉渣换热,这样热能被冷却水和冷却风同时换热,水进入给水提高给水温度,风返回炉膛助燃。但是风水联合冷却对炉渣颗粒度要求较高,如果进入冷却器内有大量渣块或进后进行二次结焦后,造成流化不畅,设备不出渣,影响机组出力。滚筒冷渣机是利用冷却管道中的水和炉渣进行换热并加热给水,同时利用冷渣机内部的螺旋片给渣施加机械推力,让灰渣产生移动从而完成冷却和排渣。这种结构能排除大渣块并且不会产生二次结焦,但是余热回收能力较弱,加热给水能力不强。研究表明,风水联合冷却的余热回收能力和冷却渣温能力远远高于滚筒冷渣机。但是,其降低可靠性的大渣块和二次结焦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如能其入口处增加一高温碎渣设备(主要破碎大渣块),就能避免在风水联合冷却器内部造成堵渣,提高炉渣余热的回收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碎渣机,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水联合冷却器内部易堵渣,炉渣余热的回收能力差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碎渣机,包括:壳体、破碎机构和动力输入部,所述破碎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破碎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输入部连接,所述破碎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动通道。优选地,所述破碎机构为离心式破碎机构、或碾压式破碎机构。优选地,所述碾压式破碎机构包括碾压辊,所述碾压辊包括轴内管、轴外管和锷齿,所述轴内管套在所述轴外管的内部,所述轴内管、轴外管之间形成用作所述冷却水流动通道的环状间隙,所述锷齿安装在所述轴外管的周向外壁上。优选地,所述环状间隙内设置有导流螺旋片。优选地,所述碾压式破碎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所述碾压辊,一个所述碾压辊中的锷齿按照正螺旋的方式布置,另一个所述碾压辊中的锷齿按照反螺旋的方式布置。优选地,一个所述碾压辊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另一个所述碾压辊转动,该一个所述碾压辊与所述动力输入部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衬在所述外壳内的耐热材料层。优选地,所述耐热材料层采用碳化硅铸造而成。优选地,所述碾压辊通过陶瓷调心滚子轴承安装到所述壳体上。优选地,所述陶瓷调心滚子轴承采用迷宫加高压气动密封结构的方式密封。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将风水联合冷却入口处的物料破碎,从而避免在风水联合冷却器内部造成堵渣,提高了进入风水联合冷却进行预热回收的效率。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两个碾压辊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碾压辊的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动力输入部;2、轴内管;3、轴外管;4、锷齿;5、导流螺旋片;6、外壳;7、耐热材料层;8、陶瓷调心滚子轴承;9、轴承座;10、圆螺母;11、旋转水接头;12、连接法兰;13、齿轮;14、迷宫加高压气动密封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碎渣机,特别是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预冷碎渣机,包括:壳体、破碎机构和动力输入部1,所述破碎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破碎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输入部1连接,所述破碎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动通道。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排出后的温度在900℃左右,炉渣在这种温度下呈固体状态,而大渣块来自炉膛的燃烧工况,根据风水联合冷却器设计的特点,只要灰渣颗粒在8mm以下并且均匀分布就能满足使用需求。使用时,可将本技术安装在从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到风水联合冷却器入口前,或煤粉炉灰渣输送设备前。炉膛底渣通过下渣管进入本技术中的碎渣机的壳体中,壳体中安装有破碎机构,以实现对出渣的破碎,使其颗粒度控制在8mm以下。当原动机带动动力输入部1旋转时,动力输入部1驱动破碎机构工作,实现破碎的功能。工作时,冷却水由冷却水入口A流入破碎机构的内部,并由冷却水出口B流出,以保障破碎机构能长期高温下运行并不变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将风水联合冷却入口处的物料破碎,从而避免在风水联合冷却器内部造成堵渣,提高了进入风水联合冷却进行预热回收的效率。在本技术中,破碎机构可以为多种不同的形式,例如优选地,所述破碎机构为离心式破碎机构、或碾压式破碎机构。更优选地,所述碾压式破碎机构包括碾压辊,所述碾压辊包括轴内管2、轴外管3和锷齿4,所述轴内管2套在所述轴外管3的内部,所述轴内管2、轴外管3之间形成用作所述冷却水流动通道的环状间隙,所述锷齿4安装在所述轴外管3的周向外壁上。优选地,所述环状间隙内设置有导流螺旋片5,导流螺旋片5能让水在内部产生紊流,增强了换热,同时能将轴外管和轴内管连接形成一整体件,增加了碾压辊的强度。另外为了保证水流正常进出水,碾压辊的一端采用了旋转水接头11,其上设置有连接法兰12。在此实施例中,冷却水入口A为所述的环状间隙的一端,冷却水出口B为轴内管2的一端,轴内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连通轴内管2的内部与环状间隙的开口,这样,冷却水由冷却水入口A进入环状间隙后,通过上述开口进入轴内管2的内部,然后再由冷却水出口B流出。在一个更优选地实施例中,本技术中的所述碾压式破碎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所述碾压辊,一个所述碾压辊中的锷齿4按照正螺旋的方式布置,另一个所述碾压辊中的锷齿4按照反螺旋的方式布置。优选地,一个所述碾压辊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另一个所述碾压辊转动,该一个所述碾压辊与所述动力输入部1连接。优选地,动力输入部1为联轴器。当原动机带动联轴器旋转时,齿轮传动机构中与联轴器同轴的一个齿轮13通过另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碎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破碎机构和动力输入部(1),所述破碎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破碎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输入部(1)连接,所述破碎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动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碎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破碎机构和动力输入部(1),所述破碎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破碎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输入部(1)连接,所述破碎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动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为离心式破碎机构、或碾压式破碎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式破碎机构包括碾压辊,所述碾压辊包括轴内管(2)、轴外管(3)和锷齿(4),所述轴内管(2)套在所述轴外管(3)的内部,所述轴内管(2)、轴外管(3)之间形成用作所述冷却水流动通道的环状间隙,所述锷齿(4)安装在所述轴外管(3)的周向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碎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间隙内设置有导流螺旋片(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碎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政王永龙谢雄陈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