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451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变速器包括:输入轴、双级行星齿轮机构、n个单级行星齿轮机构和n+1个同步器,第1个同步器用于将第1个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二太阳轮与第一齿圈或第一太阳轮连接,第i个同步器用于将第i个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二太阳轮与第i‑1个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二行星架或第i‑1个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二太阳轮连接,第n+1个同步器用于将变速器的输出端与第n个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二行星架或第n个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二太阳轮连接,其中,2≤i≤n,i和n均为自然数。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速器,通过设置n+1行星排n+1同步器结构,可以实现快速、平顺、可靠地换挡,且变速器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速器、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混合驱动汽车、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方向,也是新能源汽车主要形式。相关技术中,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复杂、工作模式复杂且控制策略繁琐,能量转换效率有待提高,不能充分利用发动机动能和电池电能,存在能量二次转换、控制复杂,效率低的问题。具体而言,相关技术中,车辆的片式离合器和片式制动器控制换挡,但当这两个部件不工作时,因为润滑的缘故,会存在拖曳力矩,造成整个变速器的效率不高。另外,相关技术中的多挡变速器中,多数是通过拨叉、滑套在离合器切断动力时来选择挡位,齿轮对数较多,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由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效率高且结构简单,换挡平稳的变速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变速器的动力驱动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动力驱动系统的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器,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双级行星齿轮机构,所述双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变速器的壳体固定连接;/nn个单级行星齿轮机构,每个所述单级级行星齿轮机构均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n个所述第二齿圈均与所述变速器的壳体固定连接;/n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第一太阳轮相连;/nn+1个同步器,第1个所述同步器用于将第1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一齿圈连接或者将第1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连接,第i个所述同步器用于将第i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二太阳轮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级行星齿轮机构,所述双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变速器的壳体固定连接;
n个单级行星齿轮机构,每个所述单级级行星齿轮机构均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n个所述第二齿圈均与所述变速器的壳体固定连接;
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第一太阳轮相连;
n+1个同步器,第1个所述同步器用于将第1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一齿圈连接或者将第1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连接,第i个所述同步器用于将第i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二太阳轮与第i-1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或者将第i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二太阳轮与第i-1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二太阳轮连接,第n+1个所述同步器用于将所述变速器的输出端与第n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或者将所述变速器的输出端与第n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二太阳轮连接,其中,2≤i≤n,i和n均为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级行星齿轮机构、第1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第2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第i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第n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顺次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1个所述同步器布置在所述双级行星齿轮机构与第1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之间、…、第i个所述同步器布置在第i-1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与第i个所述单级行星齿轮机构之间、…、第n+1个所述同步器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峥陈记龙付才林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