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管箱及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21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13
本申请公开一种集管箱及换热器。其中,集管箱包括主体件和连接所述主体件的固定板;所述主体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固定板的一部分围设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二管部和所述固定板的另一部分围设形成第二腔室;所述固定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固定板的上下表面,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所述第一管部和/或第二管部包括主体部,部分所述主体部向所述固定板一侧凹陷形成凹部,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二管部的轴向延伸。

Header and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管箱及换热器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领域,尤其涉及集管箱及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也称热交换器,被广泛应用于换热系统(比如空调系统)中。换热器可用于冷媒和外部空气之间进行热量交换,也可用于冷媒与冷却液之间进行热量交换。采用CO2等作为冷媒的换热器,由于CO2制冷系统压力高,对换热器也提出了很高的耐压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集管箱,包括主体件和连接所述主体件的固定板;所述主体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固定板的一部分围设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二管部和所述固定板的另一部分围设形成第二腔室;所述固定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固定板的上下表面,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所述第一管部和/或第二管部包括主体部,部分所述主体部向所述固定板一侧凹陷形成凹部,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二管部的轴向延伸。可选的,所述集管箱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通孔,所述连接部的端面抵接所述固定板。可选的,所述通孔靠近所述连接部端面的一侧壁面沿背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连接部的端面,能够使得相邻两个所述通孔间形成连接臂,至少部分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固定板。可选的,所述固定板对应设置有插接所述连接臂的插孔,所述连接臂的头端穿过所述插孔并铆接固定于所述固定板。可选的,所述集管箱还包括隔板,所述主体件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插接所述隔板的隔板槽,所述固定板对应设置有容纳所述隔板端部的容纳槽,以封堵所述第一、二腔室;所述隔板具有抵接所述主体件的内壁的配合部。可选的,所述主体件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端盖以封堵所述第一、二腔室;所述端盖具有向主体件一侧凸出的装配部及环设于所述装配部外沿的平坦部,所述装配部包括外侧壁和底壁,所述装配部的外侧壁与所述主体部的内壁以及固定板紧配或焊接。可选的,所述主体件包括第一外侧壁和第二外侧壁,所述固定板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面,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端面向所述主体件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包边,所述包边包覆所述第一、二外侧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芯体及位于所述芯体一端的第一集管箱及另一端的第二集管箱;其中,所述第一集管箱为如上所述的集管箱;所述芯体包括散热件和用于流通第一换热介质的扁平管,所述散热件与所述扁平管间隔设置。可选的,所述第二集管箱包括主体件和固定板;所述第二集管箱的主体件包括第三、四管部,所述第三管部和所述第二集管箱的固定板的一部分围设形成第三腔室,所述第四管部和所述第二集管箱的固定板的另一部分围设形成第四腔室;所述固定板开设有插接所述扁平管的安装孔;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通过部分所述扁平管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通过另一部分所述扁平管连通。可选的,所述第二集管箱的主体件的至少一端插接有隔板以封堵所述第三、四腔室。可选的,所述第二集管箱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集管箱一端的转接部,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具有至少两个向主体件一侧凸出的装配部及环设于所述装配部外沿的平坦部,所述装配部包括外侧壁和底壁,所述装配部的外侧壁与所述主体部的内壁以及固定板紧配或焊接;其中,两个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的所述装配部的底壁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转接件相对应的设置有第二通孔。可选的,所述第一转接件朝向所述第二转接件的一侧设置有卡勾,以勾扣所述第二转接件。可选的,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腔室,所述芯体部分或全部容纳于所述腔室;所述壳体设置有褶皱结构,所述褶皱结构沿所述扁平管的堆叠方向延伸;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第一集流管,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第二集流管。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集管箱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件和固定板。通过将主体件设置为包括多个相邻的管部,并将管部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为向所述固定板所在的一侧凹陷以形成凹部,以利于提高集管箱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附图说明图1至图20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换热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换热器的部分结构的剖面图;图4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主体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第一管部的侧视图;图6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第一管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第二管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所示换热器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图10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第一管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第二管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第一管部、第二管部以及固定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示各结构安装完成示意图;图15A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5B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端盖和主体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隔板和主体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所示结构的安装完成示意图;图18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主体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转接部和主体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扁平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管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件(11)和连接所述主体件(11)的固定板(10);/n所述主体件(11)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管部(111)和第二管部(112),所述第一管部(111)和所述固定板(10)的一部分围设形成第一腔室(15),所述第二管部(112)和所述固定板(10)的另一部分围设形成第二腔室(16);/n所述固定板(10)开设有安装孔(101),所述安装孔(101)贯穿所述固定板(10)的上下表面,所述安装孔(101)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5)或第二腔室(16);/n所述第一管部(111)和/或第二管部(112)包括主体部(1111),部分所述主体部(1111)向所述固定板(10)一侧凹陷形成凹部(1110),所述凹部(1110)沿所述第一、二管部(111、112)的轴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管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件(11)和连接所述主体件(11)的固定板(10);
所述主体件(11)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管部(111)和第二管部(112),所述第一管部(111)和所述固定板(10)的一部分围设形成第一腔室(15),所述第二管部(112)和所述固定板(10)的另一部分围设形成第二腔室(16);
所述固定板(10)开设有安装孔(101),所述安装孔(101)贯穿所述固定板(10)的上下表面,所述安装孔(101)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5)或第二腔室(16);
所述第一管部(111)和/或第二管部(112)包括主体部(1111),部分所述主体部(1111)向所述固定板(10)一侧凹陷形成凹部(1110),所述凹部(1110)沿所述第一、二管部(111、112)的轴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管箱(1)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管部(111)和所述第二管部(112)的连接部(115),所述连接部(115)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5)和所述第二腔室(16)的通孔(116),所述连接部(115)的端面抵接所述固定板(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6)靠近所述连接部(115)端面的一侧壁面沿背离所述主体部(1111)的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连接部(115)的端面,能够使得相邻两个所述通孔(116)间形成连接臂(117),至少部分所述连接臂(117)连接所述固定板(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对应设置有插接所述连接臂(117)的插孔(105),所述连接臂(117)的头端穿过所述插孔(105)并铆接固定于所述固定板(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管箱(1)还包括隔板(17),所述主体件(11)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插接所述隔板(17)的隔板槽(171),所述固定板(10)对应设置有容纳所述隔板(17)端部的容纳槽(172),以封堵所述第一、二腔室(15、16);所述隔板(17)具有抵接所述主体件(11)的内壁的配合部(17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11)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端盖(18)以封堵所述第一、二腔室(15、16);
所述端盖(18)具有向主体件(11)一侧凸出的装配部(181)及环设于所述装配部(181)外沿的平坦部(182),所述装配部(181)包括外侧壁和底壁,所述装配部(181)的外侧壁与所述主体部(1111)的内壁以及固定板(10)紧配或焊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11)包括第一外侧壁(1114)和第二外侧壁(1124),所述固定板(10)具有相对的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军启范学彬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