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废焚烧线用组合式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719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燃烧装置。一种危废焚烧线用组合式燃烧装置,包括一燃烧装置,燃烧装置包括一回转窑,回转窑的一侧设有二燃室;回转窑的另一侧设有一熔融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危废焚烧线用组合式燃烧装置,提高了危废垃圾的燃烬效果,热量损失小,其指标热灼减率、焚烧效率、焚毁去除率均较佳,从源头上减少了二噁英的产生,接近零排放;炉渣经过等离子体火炬熔融后,形成玻璃态,部分形成晶格相,性质上改变为普通物质或者是建材,无需再进行固化填埋。

A combined combustion device for hazardous waste incinera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废焚烧线用组合式燃烧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对危险危物及医疗废物处置后需要达到无害化,当前国内危废焚烧主流工艺为:“回转窑(一燃室)+二燃室”的组合式燃烧装置,其中回转窑对物料进行热解和固体物料的焚烧,二燃室是对回转窑热解所产生可燃性气体。然而“回转窑(一燃室)+二燃室”的组合式燃烧装置,焚烧空间距离较短,对易汽化的塑料类,如编织袋等容易燃烬,但是对于不易汽化难燃的物质,如压实的纸张、活性炭等很难燃烬,所以这种焚烧段产生的后果是热灼减率大于5%的频次较高;在正常焚烧工况下,回转窑尾部产生的温度约在850℃,回转窑内焚烧所产生的炉渣既不是玻璃态,更不是晶格相,所以性质上仍判定为危废,需要进一步进行固化填埋的最终处置。或者是“回转窑+炉排+二燃室”的组合式燃烧装置,在回转窑底部和二燃室下部增加炉排炉装置,但是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增设炉排时,需要增加一路供风,使焚烧系统的烟气量增加10%以上,加大烟气处置负担和排往大气的烟气量;由于炉排处进行了供风,使得此处温度会快速下降并且达到800℃,低熔点物料尤其是盐类燃烧物会迅速结焦,堵塞系统,严重时可造成停炉;由于炉排炉长度较短,且国内危废物料的难燃性和复杂性,所以炉排炉对于热灼减率的贡献很小;增加炉排时增加了设备故障点和风险;在正常焚烧工况下,炉排上所产生的温度约在800℃,通过炉排焚烧所产生的炉渣既不是玻璃态,更不是晶格相,所以性质上仍判定为危废,需要进一步进行固化填埋的最终处置。或者是“回转窑+升温熔融炉+二燃室”的组合式燃烧装置,在回转窑底部和二燃室下部增加一个燃烧柴油的熔融炉,使得炉体温度升温到1200℃-1300℃,期望将物料彻底燃烬且熔融,其熔融体同时也期望成为玻璃态甚至晶格相;此焚烧工艺是将熔融炉取替代了炉排炉,也可以将熔融炉和炉排炉组合并列使用,其中熔融炉升温的热源来自于柴油,其产生的问题和缺点为:由于柴油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气,所以会增加整体个焚烧处置系统的烟气处理负担,同时也会增加烟囱向大气空间排放的不洁净烟气量;固体转变为液体是在一定温度区域,即软化温度范围内进行的,由于是以柴油作为燃料进行升温,所以其升温速度较慢,通常需要数十小时才能升温到1200℃,这个升温过程也是焚烧物逐渐软化熔融的过程,但是如此慢的升温速度过程会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当焚烧固体废物外部可能已经融化时,而废物中心区域温底仍处于很低区间,此时外部已经融化的流体,即熔融体包裹住焚烧物,遇冷却风时迅速结焦,使得焚烧物内部完全没有焚毁掉,导致热灼减率达到30%左右;通过升温熔融炉所得的炉渣,经检测只有约20~30%是玻璃态,但不是晶格相,所以性质上仍判定为危废,仍需要进一步进行固化填埋的最终处置。当前危废行业的焚烧段工艺,不管是传统的“回转窑+二燃室“,还是优化增中了炉排或者升温熔融炉,都无法有效解决三个关键性问题:热灼减率无法确保达到5%以下,增加了高温气相段二噁英的合成;回转窑出渣无法普遍达到玻璃态,更不能达到晶格相,所以性质上仍判定为危废,仍需要进一步进行固化填埋的最终处置;当前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停止填埋场的批建,现有库容已越来越少,回转窑炉渣、飞灰等已无处可去,矛盾将会激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危废焚烧线用组合式燃烧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危废焚烧线用组合式燃烧装置,包括一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包括一回转窑,所述回转窑的一侧设有二燃室,所述二燃室上设有一烟气出口;所述回转窑的另一侧设有一熔融炉,所述熔融炉内设有一等离子体火炬;所述熔融炉的一侧设有一水淬池,所述熔融炉的侧壁上设有一正通出渣口,所述正通出渣口连通所述水淬池;所述熔融炉的一侧设有一旁通出渣口,所述旁通出渣口连通所述水淬池,所述旁通出渣口处安有一旁通阀。所述旁通阀采用采用一闸板阀。所述二燃室的上方设有一备用的排放烟囱。所述回转窑与所述二燃室的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三个二次风进口。所述二燃室的外壳的横截面呈圆形,至少三个所述二次风进口处均安有一呈切线方向进风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侧安有一风机。所述熔融炉的外侧设有一耐火砖搭建成的保护墙。所述水淬池的底部设有一刮板输送机。在使用时,经过破碎的或小包装物料,通过进料机构投入回转窑,燃烧器立即进行点火,物料开始着火燃烧,经过数小时的升温后,窑头温度达到400℃-500℃,窑中达到650℃左右,窑尾达到800℃左右。经过燃烧65分钟左右后,第一批回转窑产生的炉渣产生,通过回转窑旋转进入熔融炉内。等离子体发生器在10余小时前已开始启动工作,产生增离子体并对熔融炉膛升温至2000℃,当炉渣进入熔融炉时,开始对炉渣进行熔融,约30分钟后熔融体开始流出,流经正通出渣口管道,进入水淬池进行淬取,取后经过刮板机输送出去。等离子体炬产生的大量的热量,经过焚烧系统负压进入二燃室,便得二燃室温度瞬间达到1100℃。等离子体熔融炉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合成气,如CO、H2等,则进入二燃室,与二次风混合进行充分燃烧。熔融炉内聚积的大量热量,对回转窑尾部约1/3段内的垃圾可以进行补充燃烧,使其在高容积热负荷下燃烬。如果当熔融炉发生堵塞或者故障时,则炉渣经过旁通出渣口直接进入卒水池,使得系统不停炉。本技术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危废焚烧线用组合式燃烧装置,提高了危废垃圾的燃烬效果,热量损失小,其指标热灼减率、焚烧效率、焚毁去除率均较佳,从源头上减少了二噁英的产生,接近零排放;炉渣经过等离子体火炬熔融后,形成玻璃态,部分形成晶格相,性质上改变为普通物质或者是建材,无需再进行固化填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危废焚烧线用组合式燃烧装置,包括一燃烧装置,燃烧装置包括一回转窑1,回转窑的一侧设有二燃室2,二燃室上设有一烟气出口3;回转窑的另一侧设有一熔融炉4,熔融炉内设有一等离子体火炬5;熔融炉的一侧设有一水淬池6,熔融炉的侧壁上设有一正通出渣口7,正通出渣口连通水淬池;熔融炉的一侧设有一旁通出渣口8,旁通出渣口连通水淬池,旁通出渣口处安有一旁通阀9。本技术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危废焚烧线用组合式燃烧装置,提高了危废垃圾的燃烬效果,热量损失小,其指标热灼减率小于2%,焚烧效率大于99.9%,焚毁去除率大于99.99%,从源头上减少了二噁英的产生,接近零排放;炉渣经过等离子体火炬熔融后,形成玻璃态,部分形成晶格相,性质上改变为普通物质或者是建材,无需再进行固化填埋。等离子体火炬通过电弧来产生高温气体,可在氧化、还原或惰性环境下工作,可以为气化、裂解、反应、熔融和冶炼等各种功能的工业炉提供热源。在使用时,经过破碎的或小包装物料,通过进料机构投入回转窑,燃烧器立即进行点火,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危废焚烧线用组合式燃烧装置,包括一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包括一回转窑,所述回转窑的一侧设有二燃室,所述二燃室上设有一烟气出口;/n所述回转窑的另一侧设有一熔融炉,所述熔融炉内设有一等离子体火炬;/n所述熔融炉的一侧设有一水淬池,所述熔融炉的侧壁上设有一正通出渣口,所述正通出渣口连通所述水淬池;/n所述熔融炉的一侧设有一旁通出渣口,所述旁通出渣口连通所述水淬池,所述旁通出渣口处安有一旁通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废焚烧线用组合式燃烧装置,包括一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包括一回转窑,所述回转窑的一侧设有二燃室,所述二燃室上设有一烟气出口;
所述回转窑的另一侧设有一熔融炉,所述熔融炉内设有一等离子体火炬;
所述熔融炉的一侧设有一水淬池,所述熔融炉的侧壁上设有一正通出渣口,所述正通出渣口连通所述水淬池;
所述熔融炉的一侧设有一旁通出渣口,所述旁通出渣口连通所述水淬池,所述旁通出渣口处安有一旁通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焚烧线用组合式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采用一闸板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焚烧线用组合式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燃室的上方设有一备用的排放烟囱。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杰夏唐雁春张寅璞卢斌斌董健永杨志诚吴鑫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赫浦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