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炉底修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炉炼钢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转炉炉底修补方法。
技术介绍
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使得转炉冶炼低碳以及低磷钢品种比例增加;转炉低铁水比冶炼是钢铁业节能降耗、降成本要求,导致冶炼热源不足现象多。转炉终点高温、高氧化性钢水,对炉衬存在钢水搅拌冲刷以及侵蚀的双重影响,因此转炉炉底耐材侵蚀速率比炉衬其它部位大,炉底漏钢风险也更大。目前转炉炉底维护常用以下模式:第一种是传统的倒料补炉底工艺:翻空炉内熔渣后将补炉料用废钢槽翻入炉内,并摇炉将补炉料摇到所补位置,借助炉衬的余温对补炉料进行自然烧结,此工艺无法对补炉料提供额外热源,导致烧结温度低、烧结时间长,补炉烧结时间长达45分钟以上,而且烧结质量差,易出现塌料的问题。第二种是留稠渣渣补炉底工艺:出钢时将炉内钢水出尽,仅留一半炉渣进行溅渣后,前后摇炉挂渣,再摇正炉子利用炉渣冷凝后析出高熔点物质对炉底进行维护。由于炉渣冷凝析出高熔点物质时间长,因而留稠渣补炉底往往要求3小时以上的较长补炉时间,而且转炉终渣MgO一般为8~1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炉炉底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转炉出钢结束溅渣后,翻空炉内熔渣;/n(2)通过废钢槽将补炉料翻入炉内,补炉料的数量为10~20 kg/t钢;/n(3)补炉料翻入转炉后,将垂直放置的转炉以摆动角度为前后30度进行摇炉,将补炉料铺垫到需要补炉的部位;/n(4)将转炉底吹参数调为:补炉料入炉5分钟后,采用氧枪吹氧烧结,氧气流量为2600m³/h、氧气压力为0.1MPa以及枪位3.3m;/n(5)吹氧3min后加入260~310kg冶金焦炭,再吹氧3min后继续加入260~310kg冶金焦炭,之后再吹氧3min;/n(6)提开氧枪后静置烧结15至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炉底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转炉出钢结束溅渣后,翻空炉内熔渣;
(2)通过废钢槽将补炉料翻入炉内,补炉料的数量为10~20kg/t钢;
(3)补炉料翻入转炉后,将垂直放置的转炉以摆动角度为前后30度进行摇炉,将补炉料铺垫到需要补炉的部位;
(4)将转炉底吹参数调为:补炉料入炉5分钟后,采用氧枪吹氧烧结,氧气流量为2600m³/h、氧气压力为0.1MPa以及枪位3.3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长付,林伟忠,赵科,马欢,刘志明,张建平,覃小峰,谢杰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