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吲哚环的萜类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3014711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吲哚环的萜类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I化合物:

Terpenoids with indole ring,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吲哚环的萜类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分析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吲哚环的萜类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雪峰虫草是线虫草菌科真菌雪峰虫草菌Ophiocordycepsxuefengensis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民间用于增强免疫力、强身健体、防癌治癌。目前研究表明,雪峰虫草的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对NB4细胞和U937细胞抑制的IC50为3.76和1.91μg/mL,体外抗肿瘤活性优于阳性对照顺铂。并发现雪峰虫草能促进人淋巴细胞DC-CIK细胞的增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并通过促进DC-CIK细胞增殖而增强其杀伤肝癌HepG-2细胞,具有抗肿瘤活性。目前,雪峰虫草主要功效成分报道较多的是腺苷、虫草素、D-甘露醇、多糖、氨基酸等。最新研究发现,雪峰虫草含有大量的吲哚生物碱,且多吲哚二萜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的研究已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尤其在新药先导化合物发现相关领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式I的化合物: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对映异构体、盐或溶剂合物,其中:化合物I中的双线独立表示为单键或双键;如果双线表示为单键,则R1表示为OH或OCH3,R2表示为H或;如果双线表示为双键,则R1不存在,R2为OCOCH3。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R1不存在且所述R2为OCOCH3。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R1为OH且所述R2为H。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R1为OCH3且所述R2为H。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所述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对映异构体、盐或溶剂合物和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本专利技术第三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对映异构体、盐或溶剂合物和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进行混合,得到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所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对映异构体、盐或溶剂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肿瘤选自乳腺癌、淋巴瘤、白血病和肝癌。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吲哚环的萜类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化合物I中的双线独立表示为单键或双键;如果双线表示为单键,则R1表示为OH或OCH3,R2表示为H或;如果双线表示为双键,则R1不存在,R2为OCOCH3。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吲哚环的萜类化合物对乳腺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多株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实施例的具有吲哚环的萜类化合物Ⅰ的核磁共振1H-1HCOSY和HMBC相关图谱;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实施例的具有吲哚环的萜类化合物Ⅱ的核磁共振1H-1HCOSY和HMBC相关图谱;图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实施例的具有吲哚环的萜类化合物Ⅲ的核磁共振1H-1HCOSY和HMBC相关图谱。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具有吲哚环的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雪峰虫草粉末用8倍量95%乙醇于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2)将所述滤渣再次加入95%乙醇中提取,过滤,获得滤液;3)将步骤1)和2)中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冷冻干燥成浸膏;4)将所述浸膏用水溶解,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获得乙酸乙酯萃取液、正丁醇萃取液、萃余液;5)将乙酸乙酯萃取液、正丁醇萃取液、萃余液分别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到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萃余部位;6)将所述乙酸乙酯部位溶解于甲醇中,将该样品倒入ODS层析柱中,采用50%~100%甲醇中洗脱,得到60个流份(Fr.A1~10-Fr.F1~10)。Fr.D4~5再次使用ODS层析柱进行细分,得到20个馏分(Fr.D4~5-1~20)。采用HPLC-Q-TOF-MS技术,对这20个馏分进行追踪,确定Fr.D4~5-6~8为目标极性段。采用分析型制备液相色谱进行纯化,流动相为体积比80:20的甲醇:水,进行纯化,得到化合物Ⅰ、Ⅱ和Ⅲ。化合物Ⅰ、Ⅱ和Ⅲ的结构鉴定1、化合物Ⅰ的结构鉴定化合物Ⅰ,白色粉末,λmax:228nm,280nm。高分辨质谱ESI-Q-TOF-MS/MSm/z:510.2493[M+H]+(CalcdforC29H35NO7,510.2486),提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9H35NO7,不饱和度为Ω=13。1HNMR谱(600MHz,CDCl3-d)显示低场有一组典型的吲哚环的信号[δH7.77,1H,s,H-1;7.44,1H,t,H-20;7.30,1H,dd,J1=6.72Hz,J2=1.68Hz,H-23;7.10,2H,m,重叠,H-21/H-22],与之对应的13CNMR为[δC151.4(C-2),139.9(C-24),124.9(C-19),120.9(C-21),119.9(C-22),118.7(C-20),117.9(C-18),111.6(C-23)]。此外,1HNMR谱还显示高场有5组甲基信号[δH2.12,3H,s,Me-31;1.36,3H,s,Me-25;1.35,3H,s,Me-29;1.24,3H,s,Me-28;1.17,3H,s,Me-26]。13C谱(125MHz,CDCl3-d)共显示29个碳信号,除了上述典型的8个吲哚环信号外,还包括7个季碳碳信号[δC169.9,144.8,76.2,74.2,64.8,50.5,44.8],3个亚甲基碳信号[δC30.8,28.2,26.3],6个次甲基碳信号[δC105.2,80.1,71.5,66.7,62.2,46.0],5个甲基碳信号[δC28.3,23.3,21.3,20.0,16.2]。由以上数据与推论,结合文献报道,初步推测化合物Ⅰ是一个具有吲哚环的萜类化合物。其具体的1H和13C数据如表1所示。表1参考图1,通过分析化合物Ⅰ的1H-1HCOSY谱,可以确定化合物Ⅰ的吲哚环和C环与文献报道的化合物terpendoleI的吲哚环和C环结构相同。仔细分析HMBC谱发现,H-14与C-15,C-16,C-12,C-30相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化合物I:/n

【技术特征摘要】
1.化合物I: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对映异构体、盐或溶剂合物,其中:化合物I中的双线独立表示为单键或双键;
如果双线表示为单键,则R1表示为OH或OCH3,R2表示为H;
如果双线表示为双键,则R1不存在,R2为OCOCH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不存在且所述R2为OCOCH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为OH且所述R2为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为OCH3且所述R2为H。


5.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水寒秦优周融融金剑黄建华成飞周卿易骏李家宇唐雪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