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州学院专利>正文

检测硝基还原酶的近红外比率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01432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硝基还原酶的新型近红外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2,3,3‑三甲基‑3H‑吲哚与碘甲烷反应得到1,2,3,3‑四甲基‑3H‑碘代吲哚;环己酮利用Vilsmeier反应得到2‑氯‑1‑甲酰基‑3‑羟甲基环己烯;所得1,2,3,3‑四甲基‑3H‑碘代吲哚与2‑氯‑1‑甲酰基‑3‑羟甲基环己烯脱水缩合反应;所得2‑[2‑[2‑氯‑3‑[(1,3‑二氢‑1,3,3‑三甲基‑2H‑吲哚‑2‑亚基)亚乙基]‑1‑环己烯‑1‑基]乙烯基]‑1,3,3‑三甲基吲哚鎓碘化物与苄胺反应;所得2‑[2‑[2‑苄胺基‑3‑[(1,3‑二氢‑1,3,3‑三甲基‑2H‑吲哚‑2‑亚基)亚乙基]‑1‑环己烯‑1‑基]乙基]‑1,3,3‑三甲基吲哚鎓碘化物与对硝基氯甲酸苄酯反应,得到上述新型荧光探针。该探针对硝基还原酶的检测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

NIR ratio fluorescence probe for the detection of nitroreductas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硝基还原酶的近红外比率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化学
,涉及荧光探针技术,尤其是一种检测硝基还原酶的新型近红外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缺氧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产生主要与肿瘤无限制生长、耗氧增加、供血不足及肿瘤组织血管发育不良等有关。缺氧环境下,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预测起来较为困难,并且对传统的放疗、光疗、化疗和免疫疗法都有抗拒性,从而降低了治疗效果。因此,研究缺氧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缺氧荧光探针是一种新兴的检测缺氧的方法,其简单易行、所得数据可靠,并且具有非创伤性特点,因而成为最具潜力的检测方法之一。由于缺氧环境能诱导硝基还原酶、偶氮还原酶和醌还原酶等一些还原性酶的过度表达,因此缺氧荧光探针大多含有硝基、偶氮或醌等对缺氧有特异性响应的基团。这些荧光探针大多数的吸收和发射波长均在可见光区,容易受生物自身荧光的干扰,比如电子供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的荧光发射波长范围为430-470nm。近红外光穿透力强,能减少对细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硝基还原酶的新型近红外比率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硝基还原酶的新型荧光探针为[2-[2-(4-硝基苄氧羰基)苄胺基-3-[(1,3-二氢-1,3,3-三甲基-2H-吲哚-2-亚基)亚乙基]-1-环己烯-1-基]乙烯基]-1,3,3-三甲基吲哚鎓碘化物,结构式如式(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硝基还原酶的新型近红外比率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硝基还原酶的新型荧光探针为[2-[2-(4-硝基苄氧羰基)苄胺基-3-[(1,3-二氢-1,3,3-三甲基-2H-吲哚-2-亚基)亚乙基]-1-环己烯-1-基]乙烯基]-1,3,3-三甲基吲哚鎓碘化物,结构式如式(1):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硝基还原酶的新型近红外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2-[2-[2-苄胺基-3-[(1,3-二氢-1,3,3-三甲基-2H-吲哚-2-亚基)亚乙基]-1-环己烯-1-基]乙烯基]-1,3,3-三甲基吲哚鎓碘化物与对硝基氯甲酸苄酯反应,得到式(1)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硝基还原酶的新型近红外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过程为:在氩气保护下,将2-[2-[2-苄胺基-3-[(1,3-二氢-1,3,3-三甲基-2H-吲哚-2-亚基)亚乙基]-1-环己烯-1-基]乙烯基]-1,3,3-三甲基吲哚鎓碘化物和N,N-二异丙基乙胺溶于干燥的二氯甲烷中,将上述反应液冷却至0℃,将对硝基氯甲酸苄酯溶于干燥的二氯甲烷缓慢滴加至其中,加完缓慢升至室温反应12~18h;反应完毕后,用0.1N的盐酸洗涤两次,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一次,有机相用无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东建白明少杨松莫嘉华杨滨榕黄志强任爱山段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贺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