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机罩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18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机罩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罩容器闲置时占用空间大,不便于运输和搬移的技术问题,包括底板、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所述底板包括板体和底端支架,所述底端支架安装于所述板体上端,以用于承载机罩,所述第一折叠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架铰接于所述板体的两端,且可相对所述板体折叠或展开,所述第一折叠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架上分别安装有一第一侧支架和一第二侧支架,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相对设置,以用于将承载于所述底端支架上的机罩固定;所述第一侧支架铰接于所述第一折叠架。

A foldable hood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机罩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机罩容器。
技术介绍
发动机罩(又称发动机盖)是最醒目的车身构件之一,是买车者经常要察看的部件之一。市场中对发动机罩的主要要求是隔热隔音、自身质量轻、刚性强,因此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发动机罩的生产也尤为关键。其中,发动机罩的搬运或者转移需要用到机罩容器,现有的机罩容器一般采用框架间的固定连接,其为了保证容量大小,通常都做的很大,但是也就导致了,当机罩容器闲置时,占用空间很大,经常出现几个机罩容器就能塞满一个仓库的尴尬局面,另外用于机罩容器占用空间大,也导致了其不便于运输和搬移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机罩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罩容器闲置时占用空间大,不便于运输和搬移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可折叠的机罩容器,包括底板、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所述底板包括板体和底端支架,所述底端支架安装于所述板体上端,以用于承载机罩,所述第一折叠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架铰接于所述板体的两端,且可相对所述板体折叠或展开,所述第一折叠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架上分别安装有一第一侧支架和一第二侧支架,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相对设置,以用于将承载于所述底端支架上的机罩固定;所述第一侧支架铰接于所述第一折叠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罩容器,将机罩容器制作为可相互折叠的底板、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当机罩容器闲置时,将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相对于板体折叠,可大大节省机罩容器的占用空间,当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相对于板体展开时,即可用于机罩的容置,通过底端支架、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的配合来固定机罩,同时由于第一侧支架铰接于第一折叠架,当机罩的形状或者规格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侧支架的位置,来适当性调整容置机罩的腔体的大小,以使该机罩容器适应不同大小和规格的发动机罩。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第二。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罩容器后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罩容器前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罩容器前端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机罩容器10,包括底板1、第一折叠架2、第二折叠架3、第一限位杆4、第二限位杆5和连接横梁6。底板1包括板体11和底端支架12,底端支架12安装于板体11上端,以用于承载机罩,第一折叠架2和第二折叠架3铰接于板体11的两端,且可相对板体11折叠或展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架2和第二折叠架3分别位于板体的后端和前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也可以分别位于板体的前端和后端。第一折叠架2和第二折叠架3上分别安装有一第一侧支架21和一第二侧支架31,第一侧支架21和第二侧支架31相对设置,以用于将承载于底端支架12上的机罩固定。其中,第一折叠架2铰接于板体11的后端具体为:该第一折叠架2包括第一侧梁22和两个第一立柱23,两个第一立柱23分别安装于板体11的左右两侧,第一侧梁22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立柱23之间;板体11后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一包角柱111,第一包角柱111朝向板体前端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111a,两个第一立柱23分别从上方插设于两个第一包角柱111并铰接于对应的第一开口111a内。第二折叠架3铰接于板体11的前端具体为,第二折叠架3包括第二侧梁32和两个第二立柱33,两个第二立柱33分别安装于板体11的两侧,第二侧梁32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立柱33之间;板体11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二包角柱112,第二包角柱112朝向板体11后端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112a,两个第二立柱33分别从上方插设于两个第二包角柱112并铰接于对应的第二开口112a内,其第一开口111a和第二开口112a相对设置。如果仅仅是将机罩容器折叠后摆放,为尽量节省占用空间,需要将机罩容器侧向翻转后放置,但是由于机罩容器质量较大,在翻转过程中也很浪费人力;因而于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包角柱111的下端形成有与第一包角柱111上端相配合码放的第一码块1111,每一第一包角柱111的下端形成有第二包角柱112上端相配合码放的第二码块1121;当机罩容器折叠后,可以直接采用叉车将机罩容器堆叠码放,堆叠时,需要保证上层机罩容器的第一码块和第二码块分别对应配合安装到下层机罩容器的第一包角柱和第二包角柱上。第一侧支架21铰接于第一折叠架2,机罩在放置时,机罩的下边缘搁置在底端支架上,两侧由第一侧支架21和第二侧支架31稳定住,以确保机罩在机罩容器内放置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侧支架21铰接于第一折叠架2上,旋转第一侧支架21至不同位置,可以使机罩容器能够容纳不同规格大小的机罩。两个第一立柱23相对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一导向槽23a,第一限位杆4活动安装于两个第一导向槽23a之间,两个第一包角柱111相对的一侧的上端对应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11b,当第一折叠杆2展开时,第一导向槽23a的部分与第一限位槽111b重合,第一限位杆4活动卡设于第一限位槽111b以使第一折叠杆2限位;两个第二立柱33相对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导向槽33a,第二限位杆5活动安装于两个第二导向槽33a之间,两个第二包角柱112相对的一侧的上端对应设置有第二限位槽112b,当第二折叠杆3展开时,第二导向槽33a的部分与第二限位槽112b重合,第二限位杆5活动卡设于第二限位槽112b以使第二折叠杆3限位。通过第一限位杆4和第二限位杆5的限位,使第一折叠杆2和第二折叠杆3在展开时限位,确保折叠容器展开时的结构稳定性。每一第一立柱23和对应的第一包角柱111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伸缩杆231,每一第二立柱33和对应的第二包角柱112之间安装有第二弹性伸缩杆331;第一弹性伸缩杆231和第二弹性伸缩杆331的设置使得当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在从折叠到展开过程中,只需要施加一个初始的力道,第一折叠架2和第二折叠架3就能在第一弹性伸缩杆231和第二弹性伸缩杆331的弹力作用下展开,达到省力的效果。第一侧支架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机罩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所述底板包括板体和底端支架,所述底端支架安装于所述板体上端,以用于承载机罩,所述第一折叠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架铰接于所述板体的两端,且可相对所述板体折叠或展开,所述第一折叠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架上分别安装有一第一侧支架和一第二侧支架,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相对设置,以用于将承载于所述底端支架上的机罩固定;所述第一侧支架铰接于所述第一折叠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机罩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所述底板包括板体和底端支架,所述底端支架安装于所述板体上端,以用于承载机罩,所述第一折叠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架铰接于所述板体的两端,且可相对所述板体折叠或展开,所述第一折叠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架上分别安装有一第一侧支架和一第二侧支架,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相对设置,以用于将承载于所述底端支架上的机罩固定;所述第一侧支架铰接于所述第一折叠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机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架包括第一侧梁和两个第一立柱,两个所述第一立柱分别安装于所述板体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梁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立柱之间;所述板体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一包角柱,所述第一包角柱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两个所述第一立柱分别从上方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包角柱并铰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二折叠架包括第二侧梁和两个第二立柱,两个所述第二立柱分别安装于所述板体的两侧,所述第二侧梁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立柱之间;所述板体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二包角柱,所述第二包角柱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两个所述第二立柱分别从上方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二包角柱并铰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机罩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包角柱的下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包角柱上端相配合码放的第一码块,每一所述第一包角柱的下端形成有所述第二包角柱上端相配合码放的第二码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机罩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两个所述第一立柱相对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限位杆活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包角柱相对的一侧的上端对应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当所述第一折叠杆展开时,所述第一导向槽的部分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重合,所述第一限位杆活动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以使所述第一折叠杆限位;两个所述第二立柱相对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限位杆活动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钟凯雷涛贺东方龙曲波杨黄锐刘鹏刘祥罗帆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