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滑轨组件及外滑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06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滑轨组件及外滑轨,该外滑轨包括形成腔体的外滑轨本体,所述腔体还开设有开口以便所述内滑轨与外部座椅连接,所述外滑轨本体的腔体内壁包括:配合部,用于与内滑轨的滑动机构配合;线缆支撑部,用于滑动支撑内置于所述腔体内部的电动滑轨组件的线缆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内滑轨滑动支撑于外滑轨本体的内腔,同时线缆支撑组件也支撑于外滑轨本体的空腔内部,线缆组件随内滑轨在内腔中往复运动,一方面,线缆组件非裸露于外滑轨外部,有利于实现整体结构的紧凑设计,另一方面,内腔壁可以起到对线缆组件运动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提高机构的灵活性。

Electric slide assembly and outer sl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滑轨组件及外滑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滑轨组件及外滑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关于车辆内部座椅的调节方式主要有手动调节和电动调节两种,其中,电动调节因自动化程度高、调节过程更为省力等优点已逐步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座椅总成包括座椅本体、固定于座椅本体的内滑轨、固定于车辆底板的外滑轨和滑动机构,内滑轨和外滑轨通过滑动机构前后运动,以实现座椅本体的前后调整。现有技术中座椅总成座椅本体以手动调节为主,针对电动调节的座椅总成的滑轨机构比较少。由于电动调节的滑轨机构增加了驱动部件、连接驱动部件与执行机构的电缆等部件,电动调节的滑轨机构也相应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如何优化电动滑轨机构的结构,使其在满足座椅前后调节功能的前提下,结构简单、紧凑,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电动滑轨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滑轨组件的外滑轨,包括形成腔体的外滑轨本体,所述腔体还开设有开口以便所述内滑轨与外部座椅连接,所述外滑轨本体的腔体内壁包括:配合部,用于与内滑轨的滑动机构配合;线缆支撑部,用于滑动支撑内置于所述腔体内部的电动滑轨组件的线缆组件。本专利技术中的内滑轨滑动支撑于外滑轨本体的内腔,同时线缆支撑组件也支撑于外滑轨本体的空腔内部,线缆组件随内滑轨在内腔中往复运动,一方面,线缆组件非裸露于外滑轨外部,有利于实现整体结构的紧凑设计,另一方面,内腔壁可以起到对线缆组件运动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提高机构的灵活性。可选的,所述腔体的腔体壁包括底壁,所述底壁的内表面具有开口朝内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置有与车辆底板配合固定的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线缆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底壁,并且所述线缆支撑部高于所述凹陷部的槽底。可选的,所述腔体的腔体壁还包括与底壁连接的侧壁,以及顶壁,所述开口为开设于所述顶壁的纵向开口,每一侧的所述侧壁和相应所述顶壁之间还连接有拐弯段,所述拐弯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端连接所述侧壁,内端向内延伸并与所述第二段连接,所述第二段向上延伸并连接所述顶壁,所述第一段、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的线缆支撑部形成容纳线缆组件的空间。可选的,所述内滑轨的滑动机构包括支撑滚轮和辅助滚轮,所述支撑滚轮位于所述内滑轨的底部,所述底壁位于所述线缆支撑部内侧的部分区域形成所述支撑滚轮的滚动面,并且所述滚动面高于所述凹陷部;所述辅助滚轮安装于所述内滑轨两侧斜上方,所述第二段的内壁形成配合所述辅助滚轮滚动的表面。可选的,左右两侧所述顶壁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有与塑料齿条配合安装的第二安装结构,并且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结构的顶壁的宽度大于另一者顶壁的宽度。可选的,所述顶壁的内缘具有向下折弯的折弯段,所述折弯段上设置有锁止结构,用于与电动滑轨组件的锁卡组件啮合配合,所述纵向开口形成于两所述折弯段之间。可选的,所述凹陷部为位于所述底壁中间的纵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为水平面,所述第一安装结构设置于所述水平面,所述凹槽自槽口向两侧向外延伸的部分形成所述配合部的部分和所述线缆支撑部。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滑轨组件,包括外滑轨和内滑轨;所述外滑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滑轨组件的外滑轨,所述内滑轨包括顶壁、位于所述顶壁两侧且向下延伸的侧壁、以及自所述侧壁的底部向外延伸的支撑壁,所述侧壁的前后两端部设置有支撑滚轮轴,每一侧的所述支撑壁的前后端均设有辅助滚轮轴,所述线缆支撑部位于所述支撑壁外侧。可选的,所述支撑壁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若干缺口,所有缺口形成锁止窗口。可选的,所述支撑壁与相应所述侧壁圆滑过渡,并且所述支撑壁向斜上方延伸。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动滑轨组件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外滑轨,故也具有外滑轨的上述技术效果,此处不做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电动滑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电动滑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外滑轨的横向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外滑轨的横向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内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6位图5所示内滑轨的横向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电动滑轨的横向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0-电动滑轨组件;101-外滑轨;1011-槽底;1012-左顶壁;1013-右顶壁;1014-侧壁;1015-底壁;1016-第一段;1017-第二段;a-折弯段;600-内滑轨总成;601-内滑轨;6011-顶壁;6012-侧壁;6013-支撑壁;6013a-缺口;6013b-安装孔;604-支撑滚轮轴;605-支撑滚轮;606-辅助滚轮;102-塑料齿条;103-螺栓;104-线缆组件;509-锁卡组件;510-齿轮箱组件。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为提供一种电动滑轨组件,其在满足座椅前后调节功能的前提下,结构简单、紧凑。此外,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核心为提供一种电动滑轨组件的外滑轨。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电动滑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电动滑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外滑轨的横向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外滑轨的横向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内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6位图5所示内滑轨的横向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电动滑轨的横向示意图。在本专利技术中,电动滑轨组件包括外滑轨101、内滑轨总成600、齿轮箱组件510和线缆组件104。其中外滑轨包括形成腔体的外滑轨本体,本文优选将内滑轨总成600设置于外滑轨的内腔,内滑轨总成还包括内滑轨以及安装于内滑轨的滑动机构等。腔体还开设有开口以便内滑轨与外部座椅连接。因内滑轨需要前后移动,故腔体上的开口通常为纵向开口。本专利技术中的外滑轨本体的腔体内壁包括配合部,用于与内滑轨的滑动机构配合,本文中内滑轨的滑动机构主要为滚轮,本文中优选设置两种不同形式的滚轮:支撑滚轮和辅助滚轮,支撑滚轮安装于内滑轨的底部用于支撑内滑轨的主要重量,并且配合外滑轨滑动;辅助滚轮起到辅助滑动配合的作用。配合部为与支撑滚轮和辅助滚轮配合滚动的滚道。当然,内滑轨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对于电动滑轨组件而言,必然还包括驱动部件、传动部件和执行部件,执行部件与驱动部件之间必然还连接有线缆组件104,以传递电信号。本专利技术中的线缆组件104位于腔体内部,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的腔体内壁还包括线缆支撑部,用于滑动支撑内置于腔体内部的线缆组件104。本文中的驱动部件为电机,传动部件为齿轮箱组件510。本专利技术中的内滑轨滑动支撑于外滑轨本体的内腔,同时线缆支撑组件也支撑于外滑轨本体的空腔内部,线缆组件随内滑轨在内腔中往复运动,一方面,线缆组件非裸露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滑轨组件的外滑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腔体的外滑轨(101)本体,所述腔体还开设有开口以便内滑轨总成与外部座椅连接,所述外滑轨(101)本体的腔体内壁包括:/n配合部,用于与内滑轨总成的滑动机构配合;/n线缆支撑部,用于滑动支撑内置于所述腔体内部的电动滑轨组件的线缆组件(1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滑轨组件的外滑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腔体的外滑轨(101)本体,所述腔体还开设有开口以便内滑轨总成与外部座椅连接,所述外滑轨(101)本体的腔体内壁包括:
配合部,用于与内滑轨总成的滑动机构配合;
线缆支撑部,用于滑动支撑内置于所述腔体内部的电动滑轨组件的线缆组件(1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轨组件的外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腔体壁包括底壁(1015),所述底壁(1015)的内表面具有开口朝内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置有与车辆底板配合固定的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线缆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底壁(1015),并且所述线缆支撑部高于所述凹陷部的槽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滑轨组件的外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腔体壁还包括与底壁(1015)连接的侧壁(1014),以及顶壁,所述开口为开设于所述顶壁的纵向开口,每一侧的所述侧壁和相应所述顶壁之间还连接有拐弯段,所述拐弯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1016)和第二段(1017),所述第一段(1016)的外端连接所述侧壁,内端向内延伸并与所述第二段(1017)连接,所述第二段(1017)向上延伸并连接所述顶壁,所述第一段(1016)、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的线缆支撑部形成容纳线缆组件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滑轨组件的外滑轨(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轨总成的滑动机构包括支撑滚轮(605)和辅助滚轮(606),所述支撑滚轮(605)位于所述内滑轨总成的内滑轨(601)的底部,所述底壁(1015)位于所述线缆支撑部内侧的部分区域形成所述支撑滚轮(605)的滚动面,并且所述滚动面高于所述凹陷部的槽底;所述辅助滚轮(606)安装于所述内滑轨两侧斜上方,所述第二段的内壁形成配合所述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仁磊祁百魁王谦冯如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