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滑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06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滑轨,包括第一驱动部件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包括内轨和外轨,所述内轨能够相对所述外轨滑动;还包括固接于两个所述内轨之间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外轨上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内轨上固设有齿轮驱动部,所述齿轮驱动部与所述齿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齿轮驱动部传动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齿轮驱动部同步动作。该电动滑轨的两侧滑轨由一个驱动机构驱动同步动作,内轨和外轨之间的相对滑动通过齿轮齿条啮合传动来实现,稳定可靠,且占用空间小。

Electric slide 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滑轨
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滑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滑轨。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通过滑轨实现座椅相对车体的滑动,大多数座椅滑轨为手动式,即通过人自身前后用力来实现座椅的前后滑动,对于长度较长的滑轨(比如大于350mm)而言,若仍采用手动式滑动,操作性和舒适性方面均不佳,因而电动滑轨应运而生。但,现有的电动滑轨是通过两套独立的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两侧滑轨滑动,这样设置不仅增加了电动滑轨结构的复杂度,也无法确保两侧滑轨动作的同步性,安全系数较低。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的电动滑轨进行优化设计,以在实现同步驱动两侧滑轨动作的同时,简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滑轨,该电动滑轨的两侧滑轨由一个驱动机构驱动同步动作,内轨和外轨之间的相对滑动通过齿轮齿条啮合传动来实现,稳定可靠,且占用空间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滑轨,包括第一驱动部件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包括内轨和外轨,所述内轨能够相对所述外轨滑动;还包括固接于两个所述内轨之间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外轨上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内轨上固设有齿轮驱动部,所述齿轮驱动部与所述齿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齿轮驱动部传动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齿轮驱动部同步动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滑轨在两侧的内轨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梁,将第一驱动部件安装在第一横梁上,第一驱动部件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侧的齿轮驱动部传动连接,驱动两个齿轮驱动部同步转动,每侧的齿轮驱动部固设于内轨,且与固设于外轨的齿条传动连接,从而使两侧内轨同步相对对应的外轨滑动,确保两侧滑轨动作的同步性,提高了电动滑轨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少了驱动件的设置,简化了电动滑轨的结构。如上所述的电动滑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通过柔性轴与所述齿轮驱动部传动连接。如上所述的电动滑轨,还包括第二驱动部件和与两个所述滑轨分别配合的两个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用于锁止或解锁所述滑轨;两个所述解锁组件之间设置有解锁连杆,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解锁连杆传动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解锁组件同步动作。如上所述的电动滑轨,所述内轨的上表面固设有支撑座;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解锁凸轮,枢接于所述支撑座,并由所述第二驱动部件提供转动驱动力;解锁销,插装于所述内轨的顶壁,其上端与所述解锁凸轮的工作面形成凸轮副,以带动其下端往复移动切换于解锁工作位和锁止工作位之间;锁体,置于所述内轨的内腔,其上表面与所述解锁销的下端抵接,且所述锁体的一侧具有水平延伸形成的锁卡,所述锁卡适配于开设在所述内轨和所述外轨侧壁上的锁槽;并配置为:自所述锁止工作位切换至所述解锁工作位时,所述锁卡在内轨锁槽和外轨锁槽中位移至脱离外轨锁槽;自所述解锁工作位切换至所述锁止工作位时,所述锁卡在所述内轨锁槽中位移至同时置于所述内轨锁槽和所述外轨锁槽。如上所述的电动滑轨,所述解锁组件还包括: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锁体与所述内轨之间,并配置为:切换至所述解锁工作位时,所述锁体位移后所述弹性部件产生形变储备变形能;切换至所述锁止工作位,所述弹性部件释放变形能提供所述锁体复位作用力。如上所述的电动滑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梁。如上所述的电动滑轨,所述内轨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能够绕垂直于所述内轨长度方向的水平轴线转动;还包括消间隙组件,所述消间隙组件包括两个辅助轮组件,分设于所述内轨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辅助轮组件包括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内轨的辅助轮,所述辅助轮朝向外侧倾斜设置;所述外轨的顶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以使所述内轨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外轨的轨腔,所述轨腔的腔底壁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滚轮,所述轨腔的腔侧壁和腔顶壁之间通过外凸的过渡曲线壁连接,所述辅助轮的轮面与所述过渡曲线壁接触。如上所述的电动滑轨,所述辅助轮组件还包括对应于所述辅助轮的辅助支架和弹性元件,所述辅助支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内轨,所述辅助轮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辅助支架;所述弹性元件用于向所述辅助支架施加转动力矩,以使所述辅助支架朝所述辅助轮靠近所述过渡曲线壁的方向动作。如上所述的电动滑轨,所述外轨的轨腔具有容纳线缆部件的空间,所述轨腔的腔底壁用于滑动支撑所述线缆部件。如上所述的电动滑轨,两个所述内轨之间固接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线缆与车辆总控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动作。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电动滑轨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动滑轨的单侧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电动滑轨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第一驱动部件的一侧输出端传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电动滑轨的解锁机构去除外轨后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所示解锁机构的解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具体实施例中解锁机构的沿滑轨长度方向形成的剖视图;图8为具体实施例中锁卡与内轨锁槽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9为具体实施例中解锁机构沿滑轨横截面形成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10为具体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和解锁机构与第一横梁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11为具体实施例中内轨组成、外轨组成和拖链的爆炸图;图12为具体实施例中内轨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内轨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具体实施例中外轨的端面示意图;图15为具体实施例中消间隙组件与外轨的配合示意图;图16为具体实施例中拖链与外轨的配合示意图;图17为具体实施例中拖链与内轨的配合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滑轨10;内轨11,轨顶壁111,轨侧壁112,支撑壁113,内轨锁槽114,卡槽115;外轨12,腔底壁121,槽底壁122,侧壁123,过渡连接壁124,过渡曲线壁125,顶壁126,第一顶壁部1261,第二顶壁部1262,外轨锁槽1263;第一横梁13,第二横梁14;驱动机构20,第一驱动部件21,支撑架211,柔性轴22,柔性轴支架221,套管23,齿轮驱动部24,输出齿轮241,齿条25;解锁机构30,解锁凸轮31,凸轮槽311,解锁销32,穿装孔321,限位部322,锁体33,锁卡331,弹簧丝34,螺纹紧固件35,导向套36,小径段361,第二驱动部件37,解锁连杆38,连杆支架381,支撑座39;支撑滚轮41,支撑滚轮轴42,辅助轮43,辅助支架44,弹簧45,辅助轮转轴S1,辅助支架转轴S2;拖链50,控制器60,紧固件70。具体实施例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不失一般性,本实施方式以图中所示电动滑轨应用至车辆座椅为例详细说明其结构及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动滑轨,包括第一驱动部件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包括内轨和外轨,所述内轨能够相对所述外轨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接于两个所述内轨之间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梁;/n所述外轨上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内轨上固设有齿轮驱动部,所述齿轮驱动部与所述齿条传动连接;/n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齿轮驱动部传动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齿轮驱动部同步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滑轨,包括第一驱动部件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包括内轨和外轨,所述内轨能够相对所述外轨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接于两个所述内轨之间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梁;
所述外轨上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内轨上固设有齿轮驱动部,所述齿轮驱动部与所述齿条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齿轮驱动部传动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齿轮驱动部同步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通过柔性轴与所述齿轮驱动部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部件和与两个所述滑轨分别配合的两个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用于锁止或解锁所述滑轨;两个所述解锁组件之间设置有解锁连杆,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解锁连杆传动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解锁组件同步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的上表面固设有支撑座;所述解锁组件包括:
解锁凸轮,枢接于所述支撑座,并由所述第二驱动部件提供转动驱动力;
解锁销,插装于所述内轨的顶壁,其上端与所述解锁凸轮的工作面形成凸轮副,以带动其下端往复移动切换于解锁工作位和锁止工作位之间;
锁体,置于所述内轨的内腔,其上表面与所述解锁销的下端抵接,且所述锁体的一侧具有水平延伸形成的锁卡,所述锁卡适配于开设在所述内轨和所述外轨侧壁上的锁槽;并配置为:自所述锁止工作位切换至所述解锁工作位时,所述锁卡在内轨锁槽和外轨锁槽中位移至脱离外轨锁槽;自所述解锁工作位切换至所述锁止工作位时,所述锁卡在所述内轨锁槽中位移至同时置于所述内轨锁槽和所述外轨锁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滑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祁百魁王谦徐仁磊冯如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