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机颗粒逐层压入软化树脂膜片的成形方法及防刺复合树脂片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个体防刺割、防弹着装材料,属功能技术纺织品领域,特别是柔性、轻质、高功效防刺、割、砍着装用树脂复合片材及其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和平时期的防恐、防暴、消防、突变事故等救援与逃生以及战争或武装行动中,均需专门化的防护装备。这些装备的基本要求是:高功效的防护功能和轻质柔软、无行动障碍的要求;而后者变得日益重要,并变得越来越轻质柔软化。我国对枪支的管控相比而言极为严格,虽然也存在刀具的管控,但较易获取和随身携带。故在防恐制暴中的着装,尤其是具有防刺、割、砍等功能的服装是保障救护人员人身安全和行动无障碍的基本装备。由于防刺在防刺、割、砍三个作用中是最难达到,且要求最高的防护功能,故人们主要关注防刺。现有的防刺材料,主要依靠硬质的金属破坏刀刃和隔挡利器,或用硬质非金属材料阻挡和损伤刀具,或用硬质高聚物来挤压、摩擦耗散冲击能量。显然,“以硬对硬”的金属材料在重量上存在缺陷;而“以软对硬”的高聚物在刀具隔挡上亦存在不足;无机硬质材料在硬度上虽然具有优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机颗粒逐层压入软化树脂膜片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a.将树脂膜片放入高于其软化点温度1~15℃的聚四氟乙烯模板槽盒中加热软化,所述树脂膜片的形状与聚四氟乙烯模板槽盒形状一致;/n步骤b.将预热温度高于所述树脂膜片软化点10~20℃的无机颗粒均匀铺层于树脂膜片上,随即热轧无机颗粒,使其浸入树脂膜片;然后降温至树脂的软化点上,而不再浸润,并停止下沉,形成上无机颗粒浸入且表面致密的密堆层和下纯树脂层的无机颗粒与树脂复合对层;/n步骤c.以步骤b中的比预热温度高10~20℃温度的热风加热外露的无机颗粒0.5~2.0min,再覆盖一层树脂膜片,随即热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颗粒逐层压入软化树脂膜片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树脂膜片放入高于其软化点温度1~15℃的聚四氟乙烯模板槽盒中加热软化,所述树脂膜片的形状与聚四氟乙烯模板槽盒形状一致;
步骤b.将预热温度高于所述树脂膜片软化点10~20℃的无机颗粒均匀铺层于树脂膜片上,随即热轧无机颗粒,使其浸入树脂膜片;然后降温至树脂的软化点上,而不再浸润,并停止下沉,形成上无机颗粒浸入且表面致密的密堆层和下纯树脂层的无机颗粒与树脂复合对层;
步骤c.以步骤b中的比预热温度高10~20℃温度的热风加热外露的无机颗粒0.5~2.0min,再覆盖一层树脂膜片,随即热轧粘合;
步骤d.重复步骤b与步骤c的循环,直至所需的层叠复合数,而形成多重循环结构并带上表面密封的复合树脂片,即无机颗粒逐层压入软化树脂膜片成形的复合树脂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颗粒逐层压入软化树脂膜片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树脂膜片为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或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颗粒逐层压入软化树脂膜片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无机颗粒与树脂复合对层为显著分层结构或不显著分层结构,当所用无机颗粒自然堆积的体积或均匀铺层的厚度不大于树脂膜片的体积或厚度的2/3时,为显著分层;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玲,陈立富,刘晓艳,于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