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制品凝胶注模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制品成型
,特别涉及一种陶瓷制品凝胶注模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凝胶注模成型是将有机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催化剂加入到陶瓷料浆内,把料浆注入非孔膜具内,用温度诱导有机单体发生聚合反应而固化形成坯体的成型工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与其它传统成型工艺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因而引起陶瓷界的普遍关注,使得该技术不断完善,并已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虽然凝胶注模成型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但是目前在凝胶注模成型过程中仍存在下列问题:(1)由于催化剂、引发剂大多在浇注之前就被添加在浆料内,加快了凝胶成型速度,浇注时速度过慢会导致浆料未达到指定位置就凝固,而速度过快则会导致浆料填充不彻底,模具型腔内出现缺料的问题,坯体成品质量受到很大影响;(2)为避免混在浆料内的氧气在成型过程中造成氧阻凝,在进行浇注前多会才去真空抽气或超声震荡的方法去除氧气,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减少浆料内氧气含量,但是在此之后进行的浇注过程中浆料仍会混入少量氧气,由于浆料已进入模具内,因此难以继续对氧气进行消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制品凝胶注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与浇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下端设置有下模(2),上模(1)上端安装有浇注机构(3);其中:/n所述上模(1)包括盖板(11)、安装柱(12)、上压模(13)、转动电机(14)与连接块(15),盖板(11)中部下端安装有安装柱(12),安装柱(12)侧壁上安装有上压模(13),上压模(13)下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转动电机(14),转动电机(14)输出轴下端安装有连接块(15),盖板(11)下端开设有环形压槽,盖板(11)中部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浇注孔;/n所述下模(2)包括承托架(21)、转动架(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制品凝胶注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与浇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下端设置有下模(2),上模(1)上端安装有浇注机构(3);其中:
所述上模(1)包括盖板(11)、安装柱(12)、上压模(13)、转动电机(14)与连接块(15),盖板(11)中部下端安装有安装柱(12),安装柱(12)侧壁上安装有上压模(13),上压模(13)下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转动电机(14),转动电机(14)输出轴下端安装有连接块(15),盖板(11)下端开设有环形压槽,盖板(11)中部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浇注孔;
所述下模(2)包括承托架(21)、转动架(22)与下压模(23),承托架(21)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架(22),转动架(22)上端安装有下压模(23),转动架(22)中部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壁与连接块(15)内壁相紧贴,承托架(21)上端设置有凸环,凸环上端紧贴在环形压槽内;
所述浇注机构(3)包括浇注管(31)、主管体(32)、置料筒(33)与搅匀架(34),浇注孔上端安装有浇注管(31),浇注管(31)上端与主管体(32)下端相连接,浇注孔内安装有置料筒(33),置料筒(33)内设置有搅匀架(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制品凝胶注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孔为竖向圆柱形结构,浇注孔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为横向圆柱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制品凝胶注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筒(33)分为左筒体(33a)与右筒体(33b),左筒体(33a)与右筒体(33b)左右对称布置,左筒体(33a)左端与右筒体(33b)右端分别卡接在相应的固定孔内,左筒体(33a)与右筒体(33b)之间安装有搅匀架(34),左筒体(33a)上端与右筒体(33b)上端均开设有注料口,左筒体(33a)下端与右筒体(33b)下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