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中心的组合车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79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中心的组合车刀,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包括车刀和刀垫。所述车刀具有刀头和刀柄,所述刀头安装在所述刀柄的一端。所述刀柄的一个侧面是第一阶梯面,所述第一阶梯面的中间设有凹槽且其两边设有多个台阶。与所述第一阶梯面相邻的一个侧面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将其所在侧面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刀垫与所述第一阶梯面相配合的面是第二阶梯面,所述第二阶梯面中间设有凸台且其两边设有多个台阶。所述第一阶梯面和所述第二阶梯面上的台阶能够相互配合,所述凹槽和所述凸台能够相互配合。通过调节车刀与刀垫之间的位置关系,达到调节立式车床刀具加工中心的目的,避免了刀尖中心与工件不重合导致的加工质量问题,同时提高了刀具耐用度。

A combined turning tool with adjustable ce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中心的组合车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中心的组合车刀。
技术介绍
立式车床刀架与车刀的连接方式通常为凹槽配合顶丝的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厂家的立式车床其刀架凹槽宽度不同,不同规格的车刀其尺寸也不一致,导致车刀装配在刀架上时,切削中心与实际工件的回转中心不重合。加工时刀尖切削中心与回转中心不重合将导致工件加工尺寸不准确,致使工件报废;同时会改变刀具的切削角度,导致车刀崩刃。目前常见的调整刀尖中心位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平面刀垫,通过垫不同厚度的刀垫改变刀尖中心,该方法所需刀垫规格型号多,不能快速调整;二是采用斜面刀垫,通过移动刀垫的位置改变刀尖中心,该方法车刀和刀垫之间为斜面接触,实际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侧移,导致刀具松动。综上所述,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为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刀具的耐用度,我们必须将刀尖中心调整至与工件回转中心重合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中心的组合车刀,可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中心的组合车刀,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刀(10)和刀垫(20);所述车刀(10)具有刀头和刀柄,所述刀头安装在所述刀柄的一端;所述刀柄的一个侧面是第一阶梯面(12),所述第一阶梯面(12)的中间设有凹槽(13)且其两边设有多个台阶;与所述第一阶梯面(12)相邻的一个侧面设有螺纹孔(11),所述螺纹孔(11)将其所在侧面与所述凹槽(13)连通;所述刀垫(20)与所述第一阶梯面(12)相配合的面是第二阶梯面(21),所述第二阶梯面(21)中间设有凸台(22)且其两边设有多个台阶;所述第一阶梯面(12)和所述第二阶梯面(21)上的台阶能够相互配合,所述凹槽(13)和所述凸台(22)能够相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中心的组合车刀,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刀(10)和刀垫(20);所述车刀(10)具有刀头和刀柄,所述刀头安装在所述刀柄的一端;所述刀柄的一个侧面是第一阶梯面(12),所述第一阶梯面(12)的中间设有凹槽(13)且其两边设有多个台阶;与所述第一阶梯面(12)相邻的一个侧面设有螺纹孔(11),所述螺纹孔(11)将其所在侧面与所述凹槽(13)连通;所述刀垫(20)与所述第一阶梯面(12)相配合的面是第二阶梯面(21),所述第二阶梯面(21)中间设有凸台(22)且其两边设有多个台阶;所述第一阶梯面(12)和所述第二阶梯面(21)上的台阶能够相互配合,所述凹槽(13)和所述凸台(22)能够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中心的组合车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和所述刀头接触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刀柄另一端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中心的组合车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面(12)和所述第二阶梯面(21)上的每个台阶的高度都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中心的组合车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面(12)和所述第二阶梯面(21)上的每个台阶的宽度都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翔苏建民柏长友彭思明陈根卞露英
申请(专利权)人:共享智能机器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