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铁模覆砂造型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模覆砂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铁模覆砂造型线。
技术介绍
铁型覆砂铸造生产技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铸造工作者在国内外铸造同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铸造技术方法,是有别于砂型铸造、消失模实型铸造、V法铸造、金属型铸造、壳型铸造、石蜡铸造、陶瓷铸造、钢丸铸造等铸造方法的一种半精密铸造方法,该方法采用金属模型--铸铁模型(故有时也叫铁模覆砂)以及与铸件外形近形的铸铁型腔作为砂箱铁型,近形的铁型上覆盖一层6-10㎜的覆膜砂砂胎形成铸型用于浇注成铸件--此即铁型覆砂铸造,现有的铁模覆砂线生产方式是采用单块型板推送的方式进行循环生产,这就会产生推送中的型板磨损,且循环方式的时限较长,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铁模覆砂线生产方式型板容易磨损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铁模覆砂造型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新型铁模覆砂造型线,包括上承重板,上承重板上表面中部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铁模覆砂造型线,包括上承重板(2),其特征在于:上承重板(2)上表面中部竖直焊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中部两侧垂直焊接有弧形板(4),所述弧形板(4)关于安装板(3)的竖直中线对称分布,所述弧形板(4)端部通过卡合机构与转动环(7)连接,所述转动环(7)外圆为正六边形,所述转动环(7)内圆开设有齿状缺口,所述齿状缺口内啮合有主动齿轮(8),所述转动环(7)外圆上周布有四个方形框架(9),所述方形框架(9)垂直焊接在转动环(7)外圆上,所述方形框架(9)远离转动环(7)的一端通过开孔垂直插装有立柱(10),所述立柱(10)底端安装有导向块(13),所述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铁模覆砂造型线,包括上承重板(2),其特征在于:上承重板(2)上表面中部竖直焊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中部两侧垂直焊接有弧形板(4),所述弧形板(4)关于安装板(3)的竖直中线对称分布,所述弧形板(4)端部通过卡合机构与转动环(7)连接,所述转动环(7)外圆为正六边形,所述转动环(7)内圆开设有齿状缺口,所述齿状缺口内啮合有主动齿轮(8),所述转动环(7)外圆上周布有四个方形框架(9),所述方形框架(9)垂直焊接在转动环(7)外圆上,所述方形框架(9)远离转动环(7)的一端通过开孔垂直插装有立柱(10),所述立柱(10)底端安装有导向块(13),所述导向块(13)滑动安装在方形框架(9)内,所述立柱(10)顶部螺接有第一调节螺母(12),所述第一调节螺母(12)与方形框架(9)之间的立柱(10)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1),所述立柱(10)顶端转动连接在覆砂板(14)底面中部,且所述覆砂板(14)重心位于立柱(10)顶端正下方,且所述覆砂板(14)始终水平位于立柱(10)顶端上方,所述覆砂板(14)上表面通过夹持机构与铁模(15)连接,所述安装板(3)顶端两侧竖直安装有液压杆(16),所述液压杆(16)竖直连接在射沙箱(17)底面两侧,所述射沙箱(17)底面中间安装有射沙头(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铁模覆砂造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弧形的凸缘块(5)和弧形的卡接槽(6),所述凸缘块(5)安装在弧形板(4)端面上,所述卡接槽(6)开设在转动环(7)内圆上,所述凸缘块(5)卡接在卡接槽(6)内,且所述凸缘块(5)与卡接槽(6)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铁模覆砂造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重板(2)底面上安装有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包括下承重板(1)、上框架(19)、螺纹杆(20)、第二弹簧(21)、两个第二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