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型肉毒毒素的微囊化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0185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型肉毒毒素的微囊化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每100mL D型肉毒毒素溶液中加入1~5g的海藻糖,搅拌交联;S2,S1所得溶液中加入0.1~0.2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明胶,静置8~18h后500~1000r/min搅拌45~90min;S3,S2所得溶液加入1~2g磷酸二氢钠,400~800r/min,搅拌15~45min;S4,S3制得的混合溶液在真空度0.025mPa、进风口温度90~100℃、出口温度60~80℃条件下喷雾干燥,干燥粉末即为D型肉毒毒素微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1)提高了D型肉毒毒素对外界环境的耐受性,降低了毒素的包装、储存和冷链运输的要求。(2)制备工艺简单,无复杂和极端条件,易于推广。(3)自然条件储存,时间长,毒力损失小。(4)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D型肉毒毒素微囊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型肉毒毒素的微囊化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D型肉毒毒素的微囊化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D型肉毒毒素是D型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botulinum)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的蛋白质类神经毒素,因为鼠类对其敏感,作为一种生物灭鼠剂用于草地鼠害治理,作为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生物灭鼠剂,其优点具有易降解、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不伤害鼠类天敌。作为生物灭鼠剂,灭鼠效果在90%以上,在草原鼠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D型肉毒毒素的大分子蛋白神经毒素,在常温条件下,D肉毒毒素的生物活性与其空间形态结构相关,特别是在外界不利环境下,很容易发生肉毒毒素变性。其易受温度、光照、pH值、紫外线照射及动物胃肠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具有灭鼠效果的毒性成分降解,甚至失去毒性。因此对储运条件的要求较高,需低温冷冻保存及运输,无形中增加了毒素的生产成本,限制了毒素的使用季节和使用地域。现已报到的D型肉毒毒素灭鼠剂主要有水剂、冻干剂和颗粒剂,其中水剂需要常年在-16℃的低温冷库中保存,冻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型肉毒毒素的微囊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每100mL D型肉毒毒素溶液中加入1~5g的海藻糖,搅拌交联;/nS2,S1所得溶液中加入0.1~0.2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明胶,静置8~18h后500~1000r/min搅拌45~90min;/nS3,S2所得溶液加入1~2g磷酸二氢钠,400~800r/min,搅拌15~45min;/nS4,S3制得的混合溶液在真空度0.025mPa、进风口温度90~100℃、出口温度60~80℃条件下喷雾干燥,干燥粉末即为微囊化D型肉毒毒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型肉毒毒素的微囊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每100mLD型肉毒毒素溶液中加入1~5g的海藻糖,搅拌交联;
S2,S1所得溶液中加入0.1~0.2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明胶,静置8~18h后500~1000r/min搅拌45~90min;
S3,S2所得溶液加入1~2g磷酸二氢钠,400~800r/min,搅拌15~45min;
S4,S3制得的混合溶液在真空度0.025mPa、进风口温度90~100℃、出口温度60~80℃条件下喷雾干燥,干燥粉末即为微囊化D型肉毒毒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型肉毒毒素的微囊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步骤中D型肉毒毒素溶液的毒价为2000万MLD/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宁陆艳高岩赵晓军范玉霞李生庆张同作邵峰钟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