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型材挤压分流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43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型材挤压分流模,包括上模(1),所述上模(1)设置有模芯(100)和分流孔,所述分流孔依次包括第一分流孔(102)、第二分流孔(103)、第三分流孔(104)、第四分流孔(105)、第五分流孔(106)和第六分流孔(107),其中,第一分流孔(102)与第四分流孔(105)相对于模芯(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第二分流孔(103)与第五分流孔(106)相对于模芯(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第三分流孔(104)与第六分流孔(107)相对于模芯(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模芯进行合理的加强与减压,同时,提高型材焊缝质量与型材表面的平面度。

A kind of aluminum profile extrusion split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型材挤压分流模
本技术涉及铝型材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型材挤压分流模。
技术介绍
铝制品具有一系列优良特性,如散热系数高强度好、耐气候性好、密度小等特点,随着铝合金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目前,铝合金型材的生产需要使用挤压模具来对铝合金型材进行塑形,挤压模具在铝合金型材的挤压生产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型材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对于一些宽厚比差异较大,壁厚薄、宽展量较大的型材,其挤压模具的模芯强度弱,容易产生变形甚至断裂等问题,而且其焊合性能与焊合强度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铝型材挤压分流模,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模芯进行合理的加强与减压以及提高型材焊缝质量与型材表面的平面度的铝型材挤压分流模。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型材挤压分流模,包括上模,所述上模设置有模芯和分流孔,所述分流孔依次包括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第三分流孔、第四分流孔、第五分流孔和第六分流孔,其中,第一分流孔与第四分流孔相对于模芯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第二分流孔与第五分流孔相对于模芯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第三分流孔与第六分流孔相对于模芯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其中,上述铝型材挤压分流模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一分流孔、所述第三分流孔、所述第四分流孔和所述第六分流孔的截面积比相等,所述第二分流孔与第五分流孔的截面比相等。其中,上述铝型材挤压分流模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一分流孔的截面积比第二分流孔的截面积大10%~15%,所述第三分流孔的截面积比第二分流孔的截面积大10%~15%,所述第四分流孔的截面积比第五分流孔的截面积大10%~15%,所述第六分流孔的截面积比第五分流孔的截面积大10%~15%。其中,上述铝型材挤压分流模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分流孔的总面积与挤出制品断面积之比为10~15。其中,上述铝型材挤压分流模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一分流孔和第二分流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分流桥、第二分流孔和第三分流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分流桥、第四分流孔和第五分流孔之间设置有第三分流桥、第五分流孔和第六分流孔之间设置有第四分流桥。其中,上述铝型材挤压分流模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一分流桥、第二分流桥相对于模芯与所述第三分流桥和第四分流桥对称分布。其中,上述铝型材挤压分流模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一分流桥与所述第三分流桥形成的角度为160-180度,所述第二分流桥与所述第四分流桥形成的角度为160-180度。其中,上述铝型材挤压分流模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一分流桥、第二分流桥、第三分流桥和第四分流桥的截面均为水滴形截面。其中,上述铝型材挤压分流模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上模的出料口设有上焊合室。其中,上述铝型材挤压分流模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包括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焊合室和模孔,所述下焊合室为多级焊合室。其中,上述铝型材挤压分流模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多级焊合室包括一级焊合室和二级焊合室。本技术提供的铝型材挤压分流模,通过对模具的优化设计,使铝型材在挤压成型过程中,对脆弱的模芯进行了合理的加强与减压,多级焊合室的设计对金属料流的流动阻力进行重新调整,一方面,加快型材挤出速度,另一方面,提高型材焊缝质量与型材表面的平面度。附图说明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铝型材挤压分流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铝型材挤压分流模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铝型材挤压分流模的分流桥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铝型材挤压分流模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基本思想是,提供一种铝型材挤压分流模,使模具对脆弱的模芯进行了合理的加强与减压,同时,提高型材焊缝质量与型材表面的平面度。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提供的铝型材挤压分流模。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铝型材挤压分流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铝型材挤压分流模的剖面示意图,综合图1和图2所示,该铝型材挤压分流模包括上模1,上模1设置有模芯100和分流孔,分流孔依次包括第一分流孔102、第二分流孔103、第三分流孔104、第四分流孔105、第五分流孔106和第六分流孔107,其中,第一分流孔102与第四分流孔105相对于模芯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第二分流孔103与第五分流孔106相对于模芯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第三分流孔104与第六分流孔107相对于模芯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通过采用此种设计结构,使模具受到的挤压压力更为均衡,尤其是对脆弱的模芯进行了合理的加强与减压,使之不易变形甚至断裂,提高了挤出型材产品的尺寸精度和合格率。其中,第一分流孔102、第三分流孔104、第四分流孔105和第六分流孔107的截面积比相等,第二分流孔103与第五分流孔106的截面比相等,通过控制相应分流孔的截面积以及金属在该分流孔内的走向以及流速,有效控制金属料流的均匀流动性。为提高挤压型材的强度,在上模1的出料口处设有上焊合室101。分流孔采用六排孔设计,分流孔的布置应与制品保持几何相似性,通过扩大两侧的分流孔的截面面积,以保证两侧的供料与金属的焊合,具体地,第一分流孔102的截面积比第二分流孔103的截面积大10%~15%,第三分流孔104的截面积比第二分流孔103的截面积大10%~15%,第四分流孔105的截面积比第五分流孔106的截面积大10%~15%,第六分流孔107的截面积比第五分流孔106的截面积大10%~15%,分流孔的总面积与挤出制品断面积之比为10~15。各分流孔之间形成分流桥,具体地,第一分流孔102和第二分流孔103之间设置有第一分流桥108、第二分流孔103和第三分流孔104之间设置有第二分流桥109、第四分流孔105和第五分流孔106之间设置有第三分流桥110、第五分流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型材挤压分流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所述上模(1)设置有模芯(100)和分流孔,/n所述分流孔依次包括第一分流孔(102)、第二分流孔(103)、第三分流孔(104)、第四分流孔(105)、第五分流孔(106)和第六分流孔(107),/n其中,第一分流孔(102)与第四分流孔(105)相对于模芯(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第二分流孔(103)与第五分流孔(106)相对于模芯(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第三分流孔(104)与第六分流孔(107)相对于模芯(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型材挤压分流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所述上模(1)设置有模芯(100)和分流孔,
所述分流孔依次包括第一分流孔(102)、第二分流孔(103)、第三分流孔(104)、第四分流孔(105)、第五分流孔(106)和第六分流孔(107),
其中,第一分流孔(102)与第四分流孔(105)相对于模芯(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第二分流孔(103)与第五分流孔(106)相对于模芯(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第三分流孔(104)与第六分流孔(107)相对于模芯(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挤压分流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流孔(102)、所述第三分流孔(104)、所述第四分流孔(105)和所述第六分流孔(107)的截面积比相等,所述第二分流孔(103)与第五分流孔(106)的截面比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挤压分流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流孔(102)的截面积比第二分流孔(103)的截面积大10%~15%,所述第三分流孔(104)的截面积比第二分流孔(103)的截面积大10%~15%,所述第四分流孔(105)的截面积比第五分流孔(106)的截面积大10%~15%,所述第六分流孔(107)的截面积比第五分流孔(106)的截面积大10%~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挤压分流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孔的总面积与挤出制品断面积之比为10~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挤压分流模,其特征在于,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耀文刘正林王会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坚美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