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复位的滑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5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可自动复位的滑轨装置,其包括:相互嵌套在一起的外轨(1)和内轨(2),其中外轨(1)和内轨(2)通过滚轴支架(3)嵌套连接,且在外轨(1)和内轨(2)上设置有防止滚轴支架(3)滑落的卡位片,其特征在于:外轨(1)上固定一基座(4),一设置有卡槽(51)的碰块(5)卡嵌在基座(4)上的滑槽(41)内,并且滑槽(41)上开设有与碰块(5)对应之缺口;可使碰块(5)复位的拉簧(6)连接在基座(4)和碰块(5)之间;内轨(2)相对碰块(5)的侧面固定有一与卡槽(51)对应之凸块(21)。(*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滑轨装置
,特指一种可自动复位的滑轨装置
技术介绍
滑轨是为了便于人们开启或关闭某种物件而设计的,通过滑轨装置可实现两个相邻物件的相对移动。例如人们所使用的办公桌上中,抽屉的开合多是通过此滑轨装置来实现。早期的滑轨装置主要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桌子与抽屉上的滑条,其中设置在抽屉上的滑条将沿固定在桌子上的滑条滑移。为了使滑条之间的滑动更加顺畅,生产商多在滑条之间设置滚轮或者轴承,以用滚动摩擦替代滑动摩擦,从而降低滑条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但是,正是由于抽屉与桌子之间通过滑轨装置连接,当外界稍为施加一定拉力后,抽屉就会由桌子中伸出。这样一来,抽屉处于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状态,任何细小的外界变化都会使其出现滑动现象,使得使用者必须重复将其关闭,或者需要通过锁匙将其与桌体相对固定,这些都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并可稳定的保持这一状态的滑轨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包括相互嵌套在一起的外轨和内轨,其中外轨和内轨通过滚轴支架嵌套连接,且在外轨和内轨上设置有防止滚轴支架滑落的卡位片,外轨上固定一基座,一设置有卡槽的碰块卡嵌在基座上的滑槽内,并且滑槽上开设有与碰块对应之缺口;可使碰块复位的拉簧连接在基座和碰块之间;内轨相对碰块的侧面固定有一与卡槽对应之凸块。上述的碰块上设置的两个位于滑槽内的滑块;拉簧位于滑槽,并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滑槽内的凸块和碰块的滑块上;在滑槽相对凸块的一端开设有缺口,其中一个缺口与碰块对应;另一缺口与碰块上的滑块对应。上述的外轨的底板两侧边分别延伸有垂直于底板的轨道边和固定边,其中轨道边向外水平延伸一轨道面;滚轴支架主体呈一长条块状,其内部开设有与轨道边同轨道面的弯折形状对应之插槽,滚轴支架通过此插槽插入外轨轨道边的一侧;内轨为一不封闭的管体,其套设在滚轴支架上;滚轴支架的四个侧面都设置有滚轴,即外轨的表面与内轨的内壁分别与滚轴接触。上述的外轨、中轨和内轨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采用这种结构后,首先,内轨可通过其上设置的凸块与碰块形成卡嵌连接,通过拉簧对碰块的拉动来带动内轨复位,并且在复位后,凸块与碰块的卡嵌连接可起到约束内轨滑移的作用,使其可保持在这一稳定状态。其次,本技术中外轨和内轨通过滚轴支架嵌套连接,并且滚轴支架的四个侧面都设置有滚轴,这样,外轨与内轨相对滑移时将更加畅顺、灵活,便于使用者使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装配图;图5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基座和碰块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基座和碰块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附图1、2、3、4、5,本技术包括外轨1、内轨2、滚轴支架3、基座4以及碰块5。外轨1和内轨2通过滚轴支架3相互嵌套连接,其具体接连接结构为外轨1底板11的两侧边分别延伸形成垂直于底板11的轨道边12和固定边13,其中轨道边12再向外水平延伸一轨道面121,滚轴支架3主体呈一长条块状,其内部开设有与轨道边12和轨道面121对应的相互垂直的插槽30,滚轴支架3通过此插槽30插入外轨1轨道边12的一侧。内轨2为一不封闭的管体,其通过其上开设的缺口套设在滚轴支架3上。这样外轨1和内轨2通过滚轴支架3相互嵌套连接起来,同时在外轨1和内轨2上设置有卡位片,以使滚轴支架3、外轨1和内轨2三者之间不会相互滑落。滚轴支架3的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有滚轴31、32、33、34,及外轨1的表面与内轨2的内壁之间通过滚轴31、32、33、34接触,这样外轨1和内轨2在相互滑动时将更加畅顺、灵活。另外,根据外轨1和内轨2的长度,可增加一个滚轮支架35,此滚轮支架36上依据需要设置滚轮36。将附图6、7,基座4固定在外轨1的底面11上,其固定方式为基座4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44,外轨1的底面11上开设有与定位孔44对应之定位块111。碰块5设置在基座4上,其连接方式为基座4上开设有一滑槽41,碰块5上设置的两个滑块52、53位于滑槽41内,并且基座4将碰块5压至于外轨1的底面11上,使得碰块5之可沿滑槽41在基座4上滑动。位于滑槽41内的拉簧6将基座4和碰块5连接。其中,拉簧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滑槽41内的凸块45和碰块5的滑块53上。在滑槽41相对凸块45的一端开设有缺口42、43,其中缺口42与碰块5对应;缺口43与碰块5上的滑块52对应。这样,当碰块5的滑块52滑移到此处时,滑块52可由此缺口43脱离滑槽41,而使碰块5产生一定偏转。另,在内轨2正对基座4的侧边固定有一个凸块21;碰块5正对内轨2的一侧开设有一卡槽51,卡槽51与滑块52分别位于碰块5的两侧,以保证卡槽51可与凸块21脱离。见附图8,在平常状态下,碰块5在拉簧6拉力作用下处于起始状态,此时内轨2上的凸块21正位于碰块5上的卡槽51内。在这种状态下,内轨2通过凸块21与卡槽51的卡嵌相对固定。当有外力F拉动内轨2,且此拉力F大于拉簧6的弹力时,内轨2将与外轨1产生相对滑移时,同时碰块5在凸块21的带动下也将随内轨2移动。当碰块5的滑块52沿滑槽41移动到缺口43时,碰块5在凸块21压力下,其侧边将压至缺口42内,其滑块52也将被压入缺口43中,并且滑块52卡嵌在此缺口43处,即碰块5被限定于此。此时拉簧6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当碰块5侧边被压至缺口42内后,碰块5随即产生了一定角度的偏转,其上的卡槽51也同时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这样凸块21就脱离卡槽51,内轨2就不再受碰块5的限制,可自由移动。同理,在推动内轨2往回移动一定距离后,凸块21将再次落入卡槽51内,此时,碰块5在凸块21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回转,即滑块52脱离缺口43重新落入滑槽41内。此时,碰块5在失去了缺口43对其的限定作用,在拉簧6拉力作用下迅速复位,同时,内轨2在凸块21带动下往回滑移至起始位置。本技术可用于各种设施中,例如家具的抽屉中。使用时,将外轨1和内轨2分别与桌子和抽屉固定。这样,使用时不仅抽屉的开合十分顺畅,并且,抽屉具有可自动关闭的功能,最大程度上方便使用者。权利要求1.可自动复位的滑轨装置,其包括相互嵌套在一起的外轨(1)和内轨(2),其中外轨(1)和内轨(2)通过滚轴支架(3)嵌套连接,且在外轨(1)和内轨(2)上设置有防止滚轴支架(3)滑落的卡位片,其特征在于外轨(1)上固定一基座(4),一设置有卡槽(51)的碰块(5)卡嵌在基座(4)上的滑槽(41)内,并且滑槽(41)上开设有与碰块(5)对应之缺口;可使碰块(5)复位的拉簧(6)连接在基座(4)和碰块(5)之间;内轨(2)相对碰块(5)的侧面固定有一与卡槽(51)对应之凸块(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复位的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碰块(5)上设置的两个位于滑槽(41)内的滑块(52、53);拉簧(6)位于滑槽(41),并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滑槽(41)内的凸块(45)和碰块(5)的滑块(53)上;在滑槽(41)相对凸块(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苏仔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石龙万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