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5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滑轨装置,其包括:相互叠加嵌套在一起的外轨(1)、中轨(2)和内轨(3),在外轨(1)与中轨(2)之间,以及中轨(2)与内轨(3)之间分别设置安装有滚珠的滑条,并且在外轨(1)、中轨(2)和内轨(3)上分别设置有防止相互脱落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1)开设于外轨(1)的轨道端面上,且连接板(11)上开设有通孔(111);内轨(3)的轨道端面开设有通孔(31);内轨(3)上还设置一扣具(7),扣具(7)形成一弹性凸起部(73),在中轨(2)上对应该扣具(7)固定有一顶块(8),并且顶块(8)上形成一与上述凸起部(73)对应之挡块(81),在顶块(8)的外侧形成一弹性凸条(82)。(*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滑轨装置
,特指一种滑轨装置。
技术介绍
滑轨是为了便于人们开启或关闭某种物件而设计的,通过滑轨装置可实现两个相邻物件的相对移动。例如人们所使用的办公桌上中,抽屉的开合多是通过此滑轨装置来实现。早期的滑轨装置主要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桌子与抽屉上的滑条,其中设置在抽屉上的滑条将沿固定在桌子上的滑条滑移,这种滑轨装置由于在工作时必须克服滑条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如果滑条之间的结合面不够光滑,则摩擦系数较大,从而摩擦力较大,导致物件开合不顺畅。并且由于滑动摩擦的摩擦系数较大,会导致滑条磨损较快,致使产品使用寿命减短。另外,当抽屉承载的重量较大时,滑条之间的摩擦力也会增大,同时也增加了抽屉开合的难度。针对上述情况,人们已经对其进行了改进设计,例如在滑条之间设置有滚轮装置,这种通过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的方式使抽屉开合确实方便和顺畅了许多,但其结构的稳定性仍不是很好,并且安装繁琐,并且当人们用大力拖拉抽屉时,很容易将抽屉从滑轨中出去,使抽屉掉落,十分麻烦。另一方面,目前的滑轨装置存在的另一个缺点就是难于调节安装间隙。下面我们仍一抽屉为例来具体阐述由于滑轨的厚度是一定的,在安装的过程中,如果抽屉的侧面与桌体之间的安装间隙稍大于滑轨的厚度,这样在安装时,就会出现滑轨装置中的一个导轨与抽屉或桌体连接不紧密的情况,而目前克服这种情况的方法多采用垫加夹片的方式,以消除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间隙。这样不仅不美观,并且操作复杂,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可依照实际安装间隙对滑轨进行调节,并且运行稳定、可承受较大负载的滑轨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相互叠加嵌套在一起的外轨、中轨和内轨,在外轨与中轨之间,以及中轨与内轨之间分别设置安装有滚珠的滑条,并且在外轨、中轨和内轨上分别设置有防止相互脱落的限位结构,连接板开设于外轨的轨道端面上,且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内轨的轨道端面开设有通孔;内轨上还设置一扣具,扣具形成一弹性凸起部,在中轨上对应该扣具固定有一顶块,并且顶块上形成一与上述凸起部对应之挡块,在顶块的外侧形成一弹性凸条。所述的连接板与外轨一体成型,其形成结构为在连接板的外围开设有一不封闭的孔槽。所述的扣具位于内轨与中轨相对的一面,且扣具包括固定端、滑动端和弹性凸起部,其中固定端一侧开设有一卡孔,内轨上设置的一卡块卡设与此卡孔内,并且固定端和滑动端上与内轨侧壁接触的两侧边都卡嵌在此内轨侧壁形成的滑槽内;弹性凸起部沿内轨轨道面向上凸起;顶块上与凸起部对应之挡块位于此凸起部沿中轨滑移的轨迹上,并且顶块外侧设置的凸条呈中间断开的圆弧状,顶块上设置一卡块,此卡块卡嵌在中轨上开设的一个卡孔中。所述的外轨、中轨和内轨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采用这种结构后,本技术通过外轨上设置的连接板将外轨与其他物件连接。并且此连接板形成与外轨的轨道端面内,其可在外力作用下被扳折、弯曲一定的角度,这样就增加了外轨的厚度,从而起到调节产品的安装间隙的作用。例如,当外轨与抽屉侧面的间隙稍大时,可通过连接板的弯折,使其紧贴于抽屉侧面,与抽屉形成稳固连接。在顶块外侧设置有一弹性凸条,此弹性凸条可缓解内轨与中轨之间的撞击,使滑轨在运行时更加稳定、安静。另外,本技术中内轨和中轨通过扣具与顶块之间的配合成可拆卸式的活动连接,这样一来就可将本滑轨连接的两个物件分开,以便于人们对其维修或进行其他操作。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装配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扣具与顶块之间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扣具与顶块部位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外轨的一种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附图1、2、6,本技术包括外轨1、中轨2和内轨3,并且这三物件相互叠加嵌套在一起形成一种可拉伸的滑轨装置。其中外轨1是用于与其他物件相联;中轨2作为本滑轨装置中的一个延伸件,并且通过中轨2将外轨1和内轨3连接起来;内轨3用于将本滑轨装置固定在某物体上。其中内轨3和中轨2通过扣具7和顶块8之间的配合形成可拆卸的活动连接,这样就可将与外轨固定的物件从与内轨固定的物体上取下,从而方便人们维修或进行其他操作。在外轨1与中轨2之间,以及中轨2与内轨3之间分别设置有安装有滚珠的滑条,此滑条用以提供外轨1和中轨2以及中轨2和内轨3之间稳定的滑动。其中外轨1与中轨2之间设置的滑条具体结构为其为一珠条5,该珠条5上设置有多个滚珠51,并且与滚珠51接触的外轨1和中轨2的侧面分别形成内凹状的导槽12、21。所述的中轨2与内轨3之间设置的滑条具体结构为其为一滑片6,该滑片6的两端分别垂直延伸有侧片61,在侧片61上设置有多个滚珠62,该滑片6位于中轨2和内轨3之间,并且与滚珠62接触的中轨2和内轨3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内凹状的导槽22、32。这样,中轨2通过珠条5嵌套在外轨1内,而内轨3通过滑片6嵌套在中轨2内,其中,珠条5采用塑胶材料制作,并且外轨1与中轨2之间的装配较中轨2与内轨3之间的装配要紧密一些,这样当相对内轨3拉动外轨1时,将首先把中轨2由内轨3拉出,然后再将外轨1由中轨2拉出,反之,收合时也将以上述顺序依次收合。外轨1的轨道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板11,此连接板11连接板11与外轨1为一体成型,其是以去材料形式形成,即在连接板11的外围开设有一不封闭的孔槽,留有一侧与外轨1固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1为一近似矩形形状。连接板11上开设有通孔111;内轨3的轨道端面开设有通孔31。上述的连接板11用于将外轨1与其他物件连接起来,其上开设的通孔111是为外轨1连接过程中螺钉紧固所开设。同样内轨3上的通孔31也是用于内轨3与其他物件的固定连接。见附图3、4、5,在外轨1、中轨2和内轨3上分别设置有防止相互脱落的限位结构。外轨1的一端固定有一具有防震的塑胶槽封13,其另一端的底面设置有两个与珠条5相对应的凸块14,在中轨2上与槽封13相邻的一端的两侧面向外延伸与珠条5对应的凸块23。这样,珠条在被限制在凸块14和凸块23之间,同时中轨2也被珠条5和槽封13限定,防止其与外轨1脱落。另外,槽封13选用塑胶材料可有效缓解中轨2或内轨3对其产生的碰撞,起到良好的防震作用。在中轨2相对凸块23的另一端固定有一顶块8,在靠近凸块23的一段凸设有挡片24,滑片6在顶块8和挡片24之间滑移,并且通过顶块8和挡片24将其限定在中轨2内。在内轨3与中轨2相对的一面铰接有一扣具7,此扣具7包括固定端71、滑动端72和弹性凸起部73,其中固定端71一侧开设有一卡孔711,内轨3上设置的一卡块34卡设与此卡孔711内,并且固定端71和滑动端72上与内轨3侧壁接触的两侧边都卡嵌在此内轨3侧壁形成的滑槽内;弹性凸起部73沿内轨3轨道面向上凸起;顶块8上与凸起部73对应之挡块81位于此凸起部73沿中轨2滑移的轨迹上,即档块81高于中轨2中间的轨道面。另外在顶块8的外端面设置有弹性凸条82,此凸条82呈中间断开的圆弧状。在内轨的末端设置一挡板33,以将内轨3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苏仔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石龙万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