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软连接片及其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567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软连接片,其包括固定片、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呈角度设置并且两者连接,所述固定片的一侧与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对极耳包覆连接;还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对极耳包覆连接,能够防止多层极耳翻折与外壳或与之相反的极片接触导致电池短路,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Soft connector and lithium-ion battery for lithium-ion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软连接片及其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软连接片及其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软连接片是用于连接顶盖和极耳,减少了连接板与极耳连接不能折弯占用的空间,减小了连接极耳电阻,而提高了电池的性能,但是这种软连接片存在以下不足:软连接片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只能单面与多层极耳焊接,极耳易翻折与外壳或与之相反的极片接触造成短路,增加了电池的不安全性;软连接片由多层铜或铝薄片焊接一起内阻较大,降低了电池性能;软连接片之间间距要易过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软连接片及其锂离子电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软连接片,其包括固定片、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呈角度设置并且两者连接,所述固定片的一侧与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对极耳包覆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用于超声波预焊的焊接区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如上述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软连接片、上盖板、电芯极耳,所述软连接片的一侧固定在上盖板上,另一侧与电芯极耳包覆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电芯极耳包括正极极耳、负极极耳,与所述正极极耳连接的软连接片由铝薄片制成,与所述负极极耳连接的软连接片由铜薄片制成。上述方案中,所述铝薄片的厚度为5~200μm,铜薄片的厚度为5~200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对极耳包覆连接,能够防止多层极耳翻折与外壳或与之相反的极片接触导致电池短路,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软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软连接片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软连接片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软连接片,如图1-3所示,其包括固定片1、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所述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呈角度设置并且两者连接,所述固定片1的一侧与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对极耳包覆连接,这样,通过所述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对极耳包覆连接,能够防止多层极耳翻折与外壳或与之相反的极片接触导致电池短路,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所述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采用超声波满焊实现对极耳的包覆,能够可有效防止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之间间距过大的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固定片1上设置有用于超声波预焊的焊接区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软连接片、上盖板、电芯极耳,所述软连接片的一侧固定在上盖板上,另一侧与电芯极耳包覆连接。所述软连接片包括固定片1、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所述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呈角度设置并且两者连接,所述固定片1的一侧与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对极耳包覆连接,这样,通过所述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对极耳包覆连接,能够防止多层极耳翻折与外壳或与之相反的极片接触导致电池短路,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所述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采用超声波满焊实现对极耳的包覆,能够可有效防止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之间间距过大的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固定片1上设置有用于超声波预焊的焊接区域。所述电芯极耳包括正极极耳、负极极耳,与所述正极极耳连接的软连接片由铝薄片制成,与所述负极极耳连接的软连接片由铜薄片制成;所述软连接片由铝薄片或者铜箔片制成,能够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池性能。所述铝薄片的厚度为5~200μm,铜薄片的厚度为5~200μm。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过程:将软连接片的固定片通过超声波预焊焊接在上盖板上,再将软连接片的张开的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夹持在极耳上,之后将第一夹持片2、第二夹持片3逐步合并直至完全夹持极耳,再通过超声波满焊实现对极耳的包覆。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软连接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片、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呈角度设置并且两者连接,所述固定片的一侧与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对极耳包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软连接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片、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呈角度设置并且两者连接,所述固定片的一侧与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对极耳包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软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用于超声波预焊的焊接区域。


3.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军李前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