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色脱水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19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染色脱水一体机。包括筒体、循环泵和电机。筒体的筒底四周有支座。筒体内有转笼,转笼内有喷水管。转笼底部连有转盘。转笼和转盘与筒体间均有间距。转笼的笼底、转盘和筒底中心均有通孔,喷水管下端与笼底的通孔四周间相连。其特点是:还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为管状,其下端呈密封状连接在筒底中心的通孔内。所述电机位于机座内,其转轴为管状。转轴上端穿过机座上端后呈密封状固定在转盘中心的通孔内并与喷水管连通,其下端呈密封、可旋转状穿过机座下端后与循环泵的出口连通。循环泵的进口与筒体内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结构简单,维护起来比较方便,运行的稳定性好。适用于对织物或各种纱线的染色和脱水。

A dyeing dehydration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染色脱水一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染色设备。具体说,是集染色和脱水于一体的染色脱水一体机。适用于对织物或各种纱线的染色和脱水。
技术介绍
在染色行业都知道,较早的染色设备仅有染色功能,无脱水功能。因此,染色结束还需将织物或纱线从染色机内取出并投入脱水机内。这样,要完成染色和脱水需要两台设备,不仅需要的设备多、投资多、成本高,而且操作起来比较麻烦,生产效率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后来出现了集染色和脱水于一体的染色脱水一体机。这种染色脱水一体机含有筒体、循环泵和电机。筒体的筒底四周有支座。筒体内有转笼,转笼内有喷水管。转笼底部连有转盘,转笼和转盘与筒体间均有间距。转笼的笼底、转盘和筒底中心均有通孔,喷水管下端与笼底的通孔四周间相连。所述通孔内固定有转轴,该转轴为管状轴,其上端与喷水管连通,其下端借助带轮和传动带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循环泵的进口通过水管与筒体的内腔底部连通,其出口通过水管与转轴的下端连通。另外,在转轴下端还设置有放水阀。工作时,由电机通过由带轮和传动带构成的传动机构带动转轴及与转轴间呈固定连接的转盘、喷水管和转笼一起旋转的同时,由循环泵实现染色液在筒体内腔底部与喷水管内腔间的循环,使染色液不间断地穿过转笼内的被染织物或纱线,达到染色的目的。染色结束需要脱除被染织物或纱线中的染液时,只要关闭循环泵,打开放水阀门,并使电机保持运行状态,即可实现被染织物的脱水。虽然采用这种染色脱水一体机可以实现对织物或纱线的染色和脱水,但由于电机设置在筒体之外且电机的输出轴需借助带轮和传动带与管状转轴下端相连,使得体积大、结构复杂。又由于用作转轴的管状轴上端与转盘相连,转轴与喷水管的同心度难以保证,使得这种染色脱水一体机运行的稳定性较差。另外,由于转轴下端的带轮体积大,更换传动带时,需拆下循环泵、水管后才能更换传动带,维护起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染色脱水一体机。这种染色脱水一体机,体积小,结构简单,维护起来比较方便,运行的稳定性好。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染色脱水一体机包括筒体、循环泵和电机。筒体的筒底四周有支座。筒体内有转笼,转笼内有喷水管。转笼底部连有转盘;转笼和转盘与筒体间均有间距。转笼的笼底、转盘和筒底中心均有通孔,喷水管下端与笼底的通孔四周间相连。其特点是:还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为管状,其下端呈密封状连接在筒底中心的通孔内。所述电机位于机座内,其转轴为管状。转轴上端穿过机座上端后呈密封状固定在转盘中心的通孔内并与喷水管连通,其下端呈密封、可旋转状穿过机座下端后与循环泵的出口连通。循环泵的进口与筒体内腔连通。其中,喷水管外面有透水管,透水管与喷水管的四周间留有间距。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机座含有上段和下段,且上段外径小于下段。其中的上段下端为喇叭形,该喇叭形端借助法兰和螺钉与所述下段的上端相连。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转盘中心的通孔为圆锥形孔,转轴上端连有圆锥形套,转盘中心的圆锥形孔与转轴上端的圆锥形套直径相同,转轴上端的圆锥形套呈密封状伸入转盘中心的圆锥形孔内。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筒底中心的通孔下面连有环形座,环形座下面连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为圆形,其四周与环形座连接在一起,其中心有轴孔,转轴下端穿出在密封座之下,转轴与轴孔间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是氟胶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转轴下端有排水阀。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为管状,其下端呈密封状连接在筒底中心的通孔内;所述电机位于机座内,其转轴为管状;转轴上端穿过机座上端后呈密封状固定在转盘中心的通孔内并与喷水管连通,其下端呈密封、可旋转状穿过机座下端后与循环泵的出口连通;循环泵的进口与筒体内腔连通。将电机置于筒体底部中心的通孔内,将电机的转轴设计成管状轴并用该管状轴取代了
技术介绍
中的纯转轴。工作时,由电机的转轴直接带动转盘及转笼一起旋转。与
技术介绍
相比,省去了由带轮和传动带构成的传动机构,不仅简化了结构,缩小了体积,还减少了设备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电机的转轴与喷水管之间的同心度,从而使染色脱水一体机的运行稳定性大大提高。另外由于本专利技术直接由电机的转轴带动转盘及转笼旋转,省去了带轮和传动带,维护起来比较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染色脱水一体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染色脱水一体机含有底座19、筒体4、循环泵13、机座11和电机10。所述底座为近似三角形板,其三个角上均设置有一个支座1。所述筒体4的筒底41四周焊接有三个支耳2,该三个支耳2与底座19上的三个支座1相对应,筒体4底部四周借助三个支耳2、第一螺钉3和弹簧固定在三个支座1上。所述筒体4为圆筒,为增强其强度,将筒体4设计成上下两段,其下段筒壁的厚度大于其上段,且上段的下端与下段的上端间呈密封状连接在一起。所述筒体4内设置有转笼5。所述转笼5为网状筒,其内设置有喷水管6。所述喷水管6是在圆管上均布喷水孔而构成。喷水管6外面设置有透水管61,透水管61与喷水管6的四周间留有间距。所述透水管61是在圆管上均布透水孔而构成。转笼5的笼底51之下设置有转盘8。所述转盘8为空腔形圆盘,其外径与转笼5的外径相同,且转笼5和转盘8与筒体4的四周筒壁间均留有间距。转笼5的笼底51、转盘8和筒体4的筒底41中心均加工有通孔,喷水管6下端与笼底51的通孔四周间焊接在一起。所述机座11为管状,其含有上段和下段,且上段外径小于下段。其中的上段下端为喇叭形,该喇叭形端借助法兰和螺钉与所述下段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电机10位于机座11内。电机10的转轴9为管状轴,转轴9上端固定有圆锥形套7。转盘8中心的通孔加工成圆锥形孔,转盘8中心的圆锥形孔与转轴9上端的圆锥形套7直径相同,转轴9上端的圆锥形套7伸入转盘8中心的圆锥形孔内,并使二者间呈密封状紧密配合在一起,使得转轴9上端与喷水管6下端相连通。所述筒底41之下设置有环形座14,该环形座14的四周借助第二螺钉固定在筒底41中心的通孔四周。环形座14下面设置有密封座15。所述密封座15为圆形,其四周借助第三螺钉18与环形座14连接在一起。密封座15的中心加工有轴孔,转轴9下端穿过该轴孔后伸出在密封座15之下,其中的转轴9与轴孔间安装有密封圈16。所述密封圈16是氟胶密封圈。电机10的转轴9下端通过水管12与所述循环泵13的出口连通。循环泵13的进口通过水管12与筒体4的内腔连通。为便于在脱水时排除筒体4内的水,在转轴9下端安装有排水阀17。只需打开排水阀17,即可排出筒体4内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染色脱水一体机,包括筒体、循环泵和电机;筒体的筒底四周有支座;筒体内有转笼,转笼内有喷水管;转笼底部连有转盘;转笼和转盘与筒体间均有间距;转笼的笼底、转盘和筒底中心均有通孔,喷水管下端与笼底的通孔四周间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为管状,其下端呈密封状连接在筒底中心的通孔内;所述电机位于机座内,其转轴为管状;转轴上端穿过机座上端后呈密封状固定在转盘中心的通孔内并与喷水管连通,其下端呈密封、可旋转状穿过机座下端后与循环泵的出口连通;循环泵的进口与筒体内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色脱水一体机,包括筒体、循环泵和电机;筒体的筒底四周有支座;筒体内有转笼,转笼内有喷水管;转笼底部连有转盘;转笼和转盘与筒体间均有间距;转笼的笼底、转盘和筒底中心均有通孔,喷水管下端与笼底的通孔四周间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为管状,其下端呈密封状连接在筒底中心的通孔内;所述电机位于机座内,其转轴为管状;转轴上端穿过机座上端后呈密封状固定在转盘中心的通孔内并与喷水管连通,其下端呈密封、可旋转状穿过机座下端后与循环泵的出口连通;循环泵的进口与筒体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脱水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喷水管外面有透水管,透水管与喷水管的四周间留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脱水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含有上段和下段,且上段外径小于下段;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育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鑫耀达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