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轮毂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23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轮毂轴承,包括轮毂轴承内圈、轮毂轴承外圈、轮毂法兰盘、轴承固定法兰盘、第一圈轴承滚子、第二圈轴承滚子、平面轴承、内轴、平面轴承固定挡板,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的一端设有轮毂法兰盘,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与轮毂法兰盘同轴设置,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两端分别盘绕设有第一圈轴承滚子和第二圈轴承滚子,所述的第一圈轴承滚子和第二圈轴承滚子上端设有轮毂轴承外圈,所述的第一圈轴承滚子和第二圈轴承滚子连接轮毂轴承外圈与轮毂轴承内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轮毂轴承外圈上设置内轴,将内轴穿过轮毂轴承内圈固定在另一端,使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固定更紧固,不易脱位,安全性更高,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A new type of automobile hub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轮毂轴承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的
,特别是新型汽车轮毂轴承的

技术介绍
轮毂轴承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承载重量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这就要求它不仅能承受轴向载荷还要承受径向载荷,目前,现有的轮毂轴承结构一般包括有同轴设置的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法兰内圈等,法兰内圈与轴承外圈间设置钢珠,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间设有钢珠,轴承内圈与法兰内圈的轴向方向通常采用螺母锁紧的方式固定。但现有螺母的滚动性能一般,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通常使用锁紧螺母等部件锁紧连接,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一定的脱位风险,一但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的连接松开,会硬性汽车的正常行驶,引发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汽车轮毂轴承,能够提高滚动性能,提高轴承使用寿命,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固定更紧固,不易脱位,安全性更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汽车轮毂轴承,包括轮毂轴承内圈、轮毂轴承外圈、轮毂法兰盘、轴承固定法兰盘、第一圈轴承滚子、第二圈轴承滚子、平面轴承、内轴、平面轴承固定挡板,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的一端设有轮毂法兰盘,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与轮毂法兰盘同轴设置,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两端分别盘绕设有第一圈轴承滚子和第二圈轴承滚子,所述的第一圈轴承滚子和第二圈轴承滚子上端设有轮毂轴承外圈,所述的第一圈轴承滚子和第二圈轴承滚子连接轮毂轴承外圈与轮毂轴承内圈,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中心设有可以与内轴配合的轮毂轴承内圈中心轴孔,所述的内轴设于轮毂轴承内圈中心轴孔内,所述的内轴与轮毂轴承内圈中心轴孔内壁无接触,所述的内轴的远离轮毂法兰盘的一端与轮毂轴承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的内轴的靠近轮毂法兰盘的一端设有平面轴承固定挡板,所述的平面轴承固定挡板与内轴可拆卸连,所述的平面轴承固定挡板与轮毂法兰盘之间设有平面轴承,所述的轮毂轴承外圈外壁设有轴承固定法兰盘。作为优选,所述的轮毂法兰盘上均匀若干法兰盘螺栓孔,所述的法兰盘螺栓孔内均设有轮毂螺栓。作为优选,所述的轮毂法兰盘上均匀若干法兰盘螺栓孔,所述的法兰盘螺栓孔内均设有轮毂螺栓。作为优选,所述的轴承固定法兰盘上均匀设有若干轴承固定法兰盘连接孔。作为优选,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与轮毂法兰盘为一体成型。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圈轴承滚子和第二圈轴承滚子均为圆锥轴承滚子。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汽车轮毂轴承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轮毂轴承外圈上设置内轴,将内轴穿过轮毂轴承内圈固定在另一端,使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固定更紧固,不易脱位,安全性更高,提高轴承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汽车轮毂轴承结构示意图。图中:1-轮毂轴承内圈、2-轮毂轴承外圈、3-轮毂法兰盘、4-轴承固定法兰盘、5-第一圈轴承滚子、6-第二圈轴承滚子、7-平面轴承、8-内轴、9-平面轴承固定挡板、11-轮毂轴承内圈中心轴孔、31-法兰盘螺栓孔、41-轴承固定法兰盘连接孔、311-轮毂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汽车轮毂轴承,包括轮毂轴承内圈1、轮毂轴承外圈2、轮毂法兰盘3、轴承固定法兰盘4、第一圈轴承滚子5、第二圈轴承滚子6、平面轴承7、内轴8、平面轴承固定挡板9,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1的一端设有轮毂法兰盘3,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1与轮毂法兰盘3同轴设置,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1两端分别盘绕设有第一圈轴承滚子5和第二圈轴承滚子6,所述的第一圈轴承滚子5和第二圈轴承滚子6上端设有轮毂轴承外圈2,所述的第一圈轴承滚子5和第二圈轴承滚子6连接轮毂轴承外圈2与轮毂轴承内圈1,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1中心设有可以与内轴8配合的轮毂轴承内圈中心轴孔11,所述的内轴8设于轮毂轴承内圈中心轴孔11内,所述的内轴8与轮毂轴承内圈中心轴孔11内壁无接触,所述的内轴8的远离轮毂法兰盘3的一端与轮毂轴承外圈2固定连接,所述的内轴8的靠近轮毂法兰盘3的一端设有平面轴承固定挡板9,所述的平面轴承固定挡板9与内轴8可拆卸连,所述的平面轴承固定挡板9与轮毂法兰盘3之间设有平面轴承7,所述的轮毂轴承外圈2外壁设有轴承固定法兰盘4,所述的轮毂法兰盘3上均匀若干法兰盘螺栓孔31,所述的法兰盘螺栓孔31内均设有轮毂螺栓311,所述的轴承固定法兰盘4上均匀设有若干轴承固定法兰盘连接孔41,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1与轮毂法兰盘3为一体成型,所述的轮毂轴承外圈2与轴承固定法兰盘4为一体成型,所述的第一圈轴承滚子5和第二圈轴承滚子6均为圆锥轴承滚子。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汽车轮毂轴承在工作过程中,轮毂法兰盘3与车轮固定,轴承固定法兰盘4与汽车固定,车轮旋转时,第一圈轴承滚子5和第二圈轴承滚子6滚动,轮毂轴承内圈1与轮毂法兰盘3旋转,轴承固定法兰盘4、轮毂轴承外圈2不动,内轴8通过平面轴承固定挡板9与平面轴承7连接,平面轴承7另一端与轮毂法兰盘3连接,使轮毂轴承内圈1与轮毂轴承外圈2之间固定更紧固,不易脱位。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汽车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轴承内圈(1)、轮毂轴承外圈(2)、轮毂法兰盘(3)、轴承固定法兰盘(4)、第一圈轴承滚子(5)、第二圈轴承滚子(6)、平面轴承(7)、内轴(8)、平面轴承固定挡板(9),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1)的一端设有轮毂法兰盘(3),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1)与轮毂法兰盘(3)同轴设置,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1)两端分别盘绕设有第一圈轴承滚子(5)和第二圈轴承滚子(6),所述的第一圈轴承滚子(5)和第二圈轴承滚子(6)上端设有轮毂轴承外圈(2),所述的第一圈轴承滚子(5)和第二圈轴承滚子(6)连接轮毂轴承外圈(2)与轮毂轴承内圈(1),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1)中心设有可以与内轴(8)配合的轮毂轴承内圈中心轴孔(11),所述的内轴(8)设于轮毂轴承内圈中心轴孔(11)内,所述的内轴(8)与轮毂轴承内圈中心轴孔(11)内壁无接触,所述的内轴(8)的远离轮毂法兰盘(3)的一端与轮毂轴承外圈(2)固定连接,所述的内轴(8)的靠近轮毂法兰盘(3)的一端设有平面轴承固定挡板(9),所述的平面轴承固定挡板(9)与内轴(8)可拆卸连,所述的平面轴承固定挡板(9)与轮毂法兰盘(3)之间设有平面轴承(7),所述的轮毂轴承外圈(2)外壁设有轴承固定法兰盘(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轴承内圈(1)、轮毂轴承外圈(2)、轮毂法兰盘(3)、轴承固定法兰盘(4)、第一圈轴承滚子(5)、第二圈轴承滚子(6)、平面轴承(7)、内轴(8)、平面轴承固定挡板(9),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1)的一端设有轮毂法兰盘(3),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1)与轮毂法兰盘(3)同轴设置,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1)两端分别盘绕设有第一圈轴承滚子(5)和第二圈轴承滚子(6),所述的第一圈轴承滚子(5)和第二圈轴承滚子(6)上端设有轮毂轴承外圈(2),所述的第一圈轴承滚子(5)和第二圈轴承滚子(6)连接轮毂轴承外圈(2)与轮毂轴承内圈(1),所述的轮毂轴承内圈(1)中心设有可以与内轴(8)配合的轮毂轴承内圈中心轴孔(11),所述的内轴(8)设于轮毂轴承内圈中心轴孔(11)内,所述的内轴(8)与轮毂轴承内圈中心轴孔(11)内壁无接触,所述的内轴(8)的远离轮毂法兰盘(3)的一端与轮毂轴承外圈(2)固定连接,所述的内轴(8)的靠近轮毂法兰盘(3)的一端设有平面轴承固定挡板(9),所述的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伟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永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