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手制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76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润滑手制动机,属于手制动机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壳,外壳中转动连接有大齿轮和小齿轮,大齿轮和小齿轮相互啮合,包括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设置与外壳中,所述润滑装置包括油杯和安装盒,所述安装盒与油杯连接,所述油杯中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安装盒中活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中安装有用于驱使推动杆运动的微型电机,这种自润滑手制动机的优点在于不需要拆开外壳就能补充润滑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润滑手制动机
本技术涉及手制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润滑手制动机。
技术介绍
手制动机是指装在车辆制动装置上,以人力作为制动原动力的机构,主要应用于铁路货车上。当铁路货车进行调车作业或车辆停放时,以人力为制动原动力,操作手制动机,手制动机将产生制动力,这一制动力通过基础制动装置传递至闸瓦,使闸瓦贴靠车轮,产生制动作用。普遍采用的手制动机一般包括手轮、链条、箱壳以及设置在箱壳内的主动轴组成、大齿轮和底座,手轮与主动轴组成相连,所述链条的一端固定在大齿轮上,另一端则通过手制动拉杆与设置在制动车辆底部的定滑轮相连。制动时,手轮通过主动轴带动小齿轮顺时针旋转,进而带动大齿轮逆时针旋转,棘轮与棘舌相对转动。随着大齿轮的转动,链条缠绕在大齿轮的主轴上,以此向基础制动装置中的拉杆施加制动力。该手制动机工作时,小齿轮通过离合器与主动轴相连,此时转动手轮,主动轴随之转动,当操作人员放开手轮时,由于链条受到的重力作用,棘轮具有反向转动的趋势,但由于棘舌的阻挡作用,棘轮将无法转动,也就促使链条无法移动,以此保持制动作用。当需要进行缓解时,操作离合器,使得小齿轮与主动轴分离,此时链条受到重力后运动,其通过大齿轮带动小齿轮相对于主动轴转动,进而实现缓解操作。公告号为CN2038192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制动机,包括手轮、链条、箱壳以及设置在箱壳内的主动轴组成、大齿轮和底座组成,手轮与主动轴组成相连,链条的一端通过铆钉固定在大齿轮上,大齿轮的主轴为卷链轴。手制动机设置在大齿轮和底座之间的卷链轴上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轴承I、扭簧、导板和导板座,扭簧套在轴承I的外侧。扭簧座面向扭簧的一侧固定设有挡柱III,导板面向扭簧的一侧固定设有挡柱I,底座面向导板座的一侧固定设有挡柱II。挡柱II通过所述孔贯穿导板座后在所述圆弧状凹槽中旋转。这种手制动机虽然拉动钢链完成制动的工作,但是在实际使用一段时间后,齿轮之间摩擦阻力增大,工作人员需要拆卸外壳注入润滑油,操作繁琐,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润滑手制动机,其优点在于不需要拆开外壳就能补充润滑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润滑手制动机,包括外壳,外壳中转动连接有大齿轮和小齿轮,大齿轮和小齿轮相互啮合,包括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设置与外壳中,所述润滑装置包括油杯和安装盒,所述安装盒与油杯连接,所述油杯中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安装盒中活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中安装有用于驱使推动杆运动的微型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的时候,需要对齿轮传结构进行润滑,微型电机提供推动杆运动所需的动力,推动杆向下运动,带动活塞向下运动,将油杯中的润滑油压出,注入到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啮合处进行润滑,不需要打开外壳加注润滑油,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盒的底部设置有隔板,所述微型电机固定在隔板上,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推动杆上设置有齿条,所述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推动杆的齿条啮合,带动齿条运动,即带动推动杆运动。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安装有用于向微型电机供电的锂电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锂电池主要用于提供微型电机工作的所需的能源。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推动杆通过压板与活塞的顶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杆通过压板与活塞固定连接,压板与活塞接触面积大,单位面积上压力小,使活塞受力更加均匀。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呈圆形设置,并且压板的圆心和活塞的圆心位置同一条直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圆形设置,压板和活塞的外形相似,同时压板的圆心和活塞的圆心位置同一条直线上,使活塞受力方向是垂直方向,避免出现偏移。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侧面嵌设有环形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油杯内壁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用于填补活塞与油杯内壁之间的间隙,防止润滑油经过活塞与油杯内壁之间的间隙,提高密封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设置至少两个,并且密封圈沿活塞的厚度方向均匀布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多个密封圈,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防止润滑油。进一步的,所述油杯底部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端部指向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啮合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通过出油管从油杯中排出,润滑油流入到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啮合处进行润滑。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油杯和活塞的设置,不需要拆开外壳就能补充润滑油,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2.通过主动齿轮和齿条的设置,主动齿轮与推动杆的齿条啮合,带动推动杆推动活塞;3.通过密封圈的设置,密封圈用于填补活塞与油杯内壁之间的间隙,提高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自润滑手制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自润滑手制动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11、大齿轮;111、钢链;112、棘舌;12、主动轴;121、棘轮;122、小齿轮;123、手轮;13、离合器;2、润滑装置;21、安装座;22、油杯;221、出油管;23、活塞;231、密封圈;24、安装盒;241、隔板;25、推动杆;251、齿条;252、压板;26、微型电机;261、主动齿轮;27、锂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自润滑手制动机,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中转动连接有大齿轮11和主动轴12,主动轴12上设置有与大齿轮11啮合的小齿轮122,大齿轮1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制动的钢链111,主动轴12伸出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手轮123,工作人员转动手轮123带动大齿轮11转动。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主动轴12的主轴上安装有棘轮121,外壳1上安装有棘舌112,棘轮121和棘舌112相互配合。制动时,棘轮121随大齿轮11一同转动,当操作人员放开手轮123时,由于链条受到的重力作用,棘轮121具有反向转动的趋势,但由于棘舌112的阻挡作用,棘轮121将无法转动,也就促使链条无法移动,以此保持制动作用。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主动轴12上设置有离合器13,当需要进行缓解时,操作离合器13,使得小齿轮122与主动轴12分离,此时钢链111受到重力后运动,大齿轮11带动小齿轮122相对于主动轴12转动,进而实现缓解操作。结合图1和图2所示,外壳1中设置有润滑装置2,润滑装置2包括油杯22和安装盒24,油杯22中装有润滑油,安装盒24设置在油杯22的顶部,并且两者固定连接。油杯22通过安装座21固定连接外壳1内腔的侧壁上。结合图2和图3所示,安装盒24中安装微型电机26和锂电池27,微型电机26和锂电池27通过导线连接,锂电池27提供微型电机26所需的能源。微型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手制动机,包括外壳(1),外壳(1)中转动连接有大齿轮(11)和小齿轮(122),大齿轮(11)和小齿轮(122)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润滑装置(2),所述润滑装置(2)设置与外壳(1)中,所述润滑装置(2)包括油杯(22)和安装盒(24),所述安装盒(24)与油杯(22)连接,所述油杯(22)中滑动连接有活塞(23),所述安装盒(24)中活动连接有推动杆(25),所述推动杆(25)的一端与活塞(2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24)中安装有用于驱使推动杆(25)运动的微型电机(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手制动机,包括外壳(1),外壳(1)中转动连接有大齿轮(11)和小齿轮(122),大齿轮(11)和小齿轮(122)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润滑装置(2),所述润滑装置(2)设置与外壳(1)中,所述润滑装置(2)包括油杯(22)和安装盒(24),所述安装盒(24)与油杯(22)连接,所述油杯(22)中滑动连接有活塞(23),所述安装盒(24)中活动连接有推动杆(25),所述推动杆(25)的一端与活塞(2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24)中安装有用于驱使推动杆(25)运动的微型电机(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手制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24)的底部设置有隔板(241),所述微型电机(26)固定在隔板(241)上,所述微型电机(26)的输出轴端部固定有主动齿轮(261),所述推动杆(25)上设置有齿条(251),所述主动齿轮(261)与齿条(25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手制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41)上安装有用于向微型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克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联翔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