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吸水性抗菌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23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吸水性抗菌敷料,包括敷料本体,敷料本体底面四周边缘连接有粘贴固定结构,敷料本体左右两侧连接有易撕条,所述敷料本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合的亲肤层、抗菌层、吸收层、透水层、防水透气层,亲肤层下端均布有防粘凸起,防水透气层与透水层之间连接有变色线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强吸水性和抗菌性,血液渗出时易于观察,不会使渗液污染病员服和床单,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吸水性抗菌敷料
本技术属于敷料
,尤其涉及一种强吸水性抗菌敷料。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医用纱布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切口换药,但对于手术切口大,渗血多的患者,纱布很容易潮湿,滋生细菌,污染切口、病员服以及床单,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也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在使用切口纱布时用纸胶布进行固定,使切口纱布稳定性欠缺,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强吸水性抗菌敷料,具有强吸水性和抗菌性,血液渗出时易于观察,不会使渗液污染病员服和床单,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强吸水性抗菌敷料,包括敷料本体,敷料本体底面四周边缘连接有粘贴固定结构,敷料本体左右两侧连接有易撕条;所述敷料本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合的亲肤层、抗菌层、吸收层、透水层、防水透气层,亲肤层下端均布有防粘凸起,防水透气层与透水层之间连接有变色线条;所述粘贴固定结构包括防过敏胶贴,防过敏胶贴下端粘贴有离型纸,防过敏胶贴上端与亲肤层下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敷料本体中部竖直贯穿开有固定圆孔,固定圆孔上安装有松紧带,敷料本体外周一侧向内开有细长口,细长口与固定圆孔相通,敷料本体上端连接有魔术贴钩面,敷料本体下端连接有与魔术贴钩面相配合的魔术贴毛面,魔术贴钩面与魔术贴毛面分别位于细长口两侧。进一步地,所述亲肤层为医用透气棉纱布层。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层为竹炭纤维层。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层为高吸水性树脂与绒毛浆混合层。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层为医用无纺布层。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透气层为聚丙烯纺粘无纺布、聚乙烯高分子透气膜、聚丙烯纺粘无纺布叠合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本技术中抗菌层为竹炭纤维层,能够起到杀菌抗菌的作用,防止细菌滋生,减少对患者切口的感染,加速患者康复;2、吸收层为高吸水性树脂与绒毛浆混合层,能够吸收大量的血液,当患者切口大出血量多时,使血液不易很快渗到表面;3、防水透气层能够防止血液渗出,不会使血液污染到床单和病号服,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4、防水透气层与透水层之间连接有变色线条,当血液渗到透水层时变色线条就会遇水变色,患者和医护人员观察到变色线条变色后就知道需要更换辅料了,医护人员会及时给患者更换敷料,从而消除了患者直面渗液的紧张情绪;5、防粘凸起能够防止亲肤层与患者皮肤黏连在一起,避免在更换敷料时对患者患处造成撕拉,减少患者的痛苦;6、在需要更换敷料时,可以用手作用于易撕条将旧的敷料揭下,操作方便;7、在使用本敷料时,撕下离型纸,将防过敏胶贴贴到患者肌肤上即可将敷料很好地固定在患者切口处,不易脱落;8、本技术针对引流管换药也可使用,通过安装有松紧带的固定圆孔与魔术贴的配合可以对不同粗细的引流管进行固定。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一种强吸水性防抗菌敷料,包括敷料本体1,敷料本体1,底面四周边缘连接有粘贴固定结构2,敷料本体1左右两侧连接有易撕条3。如图2所示,敷料本体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合的亲肤层11、抗菌层12、吸收层13、透水层14、防水透气层15,亲肤层11下端均布有防粘凸起111,防水透气层15与透水层14之间连接有变色线条16;亲肤层11为透气棉纱布层,抗菌层12为竹炭纤维层,吸收层13为高吸水性树脂与绒毛浆混合层,透水层14为医用无纺布,防水透气层15为聚丙烯纺粘无纺布、聚乙烯高分子透气膜、聚丙烯纺粘无纺布叠合层。如图4所示,粘贴固定结构2包括防过敏胶贴21,防过敏胶贴21下端粘贴有离型纸22,防过敏胶贴21上端与亲肤层11下端固定连接。实施例二:如图1和图3所示,敷料本体1中部竖直贯穿开有固定圆孔17,固定圆孔17上安装有松紧带,敷料本体1外周一侧向内开有细长口18,细长口18与固定圆孔17相通,敷料本体1上端连接有魔术贴钩面19,敷料本体1下端连接有与魔术贴钩面19相配合的魔术贴毛面191,魔术贴钩面19与魔术贴毛面191分别位于细长口18两侧,引流管穿过固定圆孔17,通过魔术贴钩面19和魔术贴毛面191可以将引流管进行固定,由于固定圆孔17内安装有松紧带,因此可以对不同粗细的引流管进行固定。在本技术中抗菌层12为竹炭纤维层,能够起到杀菌抗菌的作用,防止细菌滋生,减少对患者切口的感染,加速患者康复;吸收层13为高吸水性树脂与绒毛浆混合层,能够吸收大量的血液,当患者切口大出血量多时,使血液不易很快渗到表面;防水透气层15能够防止血液渗出,不会使血液污染到床单和病号服,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防水透气层15与透水层14之间连接有变色线条16,当血液渗到透水层14时变色线条16就会遇水变色,患者和医护人员观察到变色线条16变色后就知道需要更换辅料了,医护人员会及时给患者更换敷料,从而消除了患者直面渗液的紧张情绪;防粘凸起111能够防止亲肤层11与患者皮肤黏连在一起,避免在更换敷料时对患者患处造成撕拉,减少患者的痛苦;在需要更换敷料时,可以用手作用于易撕条3将旧的敷料揭下,操作方便;在使用本敷料时,撕下离型纸22,将防过敏胶贴21贴到患者肌肤上即可将敷料很好地固定在患者切口处,不易脱落;本技术针对引流管换药也可使用,通过安装有松紧带的固定圆孔17与魔术贴的配合可以对不同粗细的引流管进行固定。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吸水性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敷料本体(1),敷料本体(1)底面四周边缘连接有粘贴固定结构(2),敷料本体(1)左右两侧连接有易撕条(3);/n所述敷料本体(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合的亲肤层(11)、抗菌层(12)、吸收层(13)、透水层(14)、防水透气层(15),亲肤层(11)下端均布有防粘凸起(111),防水透气层(15)与透水层(14)之间连接有变色线条(16);/n所述粘贴固定结构(2)包括防过敏胶贴(21),防过敏胶贴(21)下端粘贴有离型纸(22),防过敏胶贴(21)上端与亲肤层(11)下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吸水性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敷料本体(1),敷料本体(1)底面四周边缘连接有粘贴固定结构(2),敷料本体(1)左右两侧连接有易撕条(3);
所述敷料本体(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合的亲肤层(11)、抗菌层(12)、吸收层(13)、透水层(14)、防水透气层(15),亲肤层(11)下端均布有防粘凸起(111),防水透气层(15)与透水层(14)之间连接有变色线条(16);
所述粘贴固定结构(2)包括防过敏胶贴(21),防过敏胶贴(21)下端粘贴有离型纸(22),防过敏胶贴(21)上端与亲肤层(11)下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吸水性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本体(1)中部竖直贯穿开有固定圆孔(17),固定圆孔(17)上安装有松紧带,敷料本体(1)外周一侧向内开有细长口(18),细长口(18)与固定圆孔(17)相通,敷料本体(1)上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连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