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29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敷料组件包括离型纸、可分离的贴附在离型纸上的多根依次间隔排列的免缝胶带、基料层、设于免缝胶带与基料层之间的敷芯层,敷芯层稳定的设置在基料层与免缝胶带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在一张离型纸上设置免缝胶带和敷料层,该敷料组件同时满足了对伤者伤口的拉合及包扎,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其使用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贴附效率,且将现有技术中的两个产品,合并为一个产品,减少了制作工序,大大降低了制作及材料使用成本。

A dressing component for wound hea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
本技术属于医用配制品,具体涉及一种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开刀后或因意外受伤而产生在皮肤上的伤口,大都采用缝合的方式来促进伤口的愈合,但手术缝合时给伤者带来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以及拆线后在针眼处留下的疤痕也大大影响了皮肤的美观。鉴于此,在医学领域研究人员努力研究下,一种免缝并将伤口拉合固定的免缝胶带应运而生,其拥有独特的抗张纤维束,能够提供足够的张力,克服伤口愈合生长时所带来的扩张力,保护伤口稳定愈合,适用于伤口表面的拉合固定及伤口修复,可直接用于皮肤伤口的闭合,可以避免或减少伤口的疤痕形成,也避免了缝合伤口给伤者带来的疼痛感。为了吸收伤口处渗液、保护伤口创面并促进伤口愈合,在沿着垂直于伤口延伸方向的方向将免缝胶带贴附于伤口处的皮肤上后,还需要配合在伤口外贴上敷料贴;现有技术中,免缝胶带与敷料贴为不同的产品,也是各自独立包装,独立使用的,医护人员需要先打开免缝胶带包装,撕除免缝胶带的离型纸并小心的将免缝胶带贴在伤口处,再拿取敷料贴,打开包装撕除其上的离型纸并再次小心的将敷料贴在伤口处,如此,在操作上便显得过于复杂,且医护人员通常是戴上灭菌手套操作,整套工作下来,费时费力,若在伤口较长一个免缝胶带和一个敷料贴无法完全覆盖时,则又需要这样的操作进行多次,且敷料贴再进行拼接之前还需要将多余的基料层(敷料贴的吸收渗液的敷芯层位于贴附皮肤的基料层的中部,基料层的四周贴附皮肤上)剪除,进一步加重医护人员的操作负担。此外,独立设置的免缝胶带及敷料贴,其生产制作成本较高,出售价格也会较高;一般的伤口通常需要3至6个月的愈合期,大约每一周(或更少的天数)就需要更换一次免缝胶带,面对大量的伤患者,产品的需求量之大,医护人员的每天的操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敷料组件包括离型纸、可分离的贴附在离型纸上的多根依次间隔排列的免缝胶带、基料层、设于免缝胶带与基料层之间的敷芯层,敷芯层稳固的设置在基料层与免缝胶带之间。优选地,多根免缝胶带的靠近基料层的一侧面与敷芯层胶粘连接。优选地,敷芯层在其厚度方向的截面与基料层在其厚度方向上的截面相重合,且基料层靠近免缝胶带的一侧面与敷芯层胶粘连接。优选地,敷芯层在其厚度方向的截面面积小于基料层在其厚度方向上的截面面积,且敷芯层位于基料层的中部位置,基料层可分离的贴附在离型纸上,基料层靠近免缝胶带的一侧面仅与敷芯层抵触设置。优选地,免缝胶带的靠近基料层的一侧面仅与敷芯层相抵触,敷芯层在其厚度方向的截面面积小于基料层在其厚度方向上的截面面积,且敷芯层位于基料层的中部位置,基料层可分离的贴附在离型纸上,基料层靠近免缝胶带的一侧面与敷芯层胶粘连接。优选地,离型纸具有用于多个免缝胶带贴附的多个第一贴附区,多个第一贴附区依次间隔设置,离型纸还具有设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一贴附区之间的多个第二贴附区,基料层在第二贴附区处与离型纸相贴附。优选地,基料层具有与第二贴附区配合粘接的第一粘接区、与敷芯层粘接的第二粘接区,且基料层仅在第一粘接区和第二粘接区涂覆有胶。优选地,免缝胶带的宽度为5mm~12mm,且相邻的两个免缝胶带之间的距离为2.5mm~5mm。优选地,离型纸在免缝胶带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主片体和位于主片体两侧的副片体,主片体与副片体断开设置,免缝胶带将主片体与两侧的副片体连接。优选地,免缝胶带设置有5至8根。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在一张离型纸上设置免缝胶带和敷料层,敷芯层位于免缝胶带的背面,伤口合拢的压力主要靠免缝胶带的拉力,敷芯层附着在伤口上对伤口的抵压力不大,适于伤口不大、渗液不多的情况下保护伤口并促进伤口愈合;本技术的敷料组件同时满足了对伤者伤口的拉合及包扎,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其使用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贴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敷料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基料层与离型纸粘接):图2为本技术敷料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基料层与离型纸未粘接):图3为本技术敷料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00、主片体;101、副片体;102、免缝胶带;103、敷芯层;104、基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敷料组件包括离型纸、可分离的贴附在离型纸上的多根依次间隔排列的免缝胶带102、基料层104、设于免缝胶带102与基料层104之间的敷芯层103,敷芯层103稳固的设置在基料层104与免缝胶带102之间。本例中,免缝胶带设置有6根。具体地,免缝胶带102的宽度为6mm,且相邻的两个免缝胶带102之间的距离为3mm。此外,离型纸在免缝胶带102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主片体100和位于主片体100两侧的副片体101,主片体100与副片体101断开设置,免缝胶带102将主片体100与两侧的副片体101连接。主片体100和副片体101的设置,便于进行敷料组件的贴附使用;可以先将副片体101撕开,然后将一部分的免缝胶带102或基料层104先粘接到皮肤上,之后将剩余的主片体100和副片体101撕开,从而将整个免缝胶带102或基料层104粘接到皮肤上。本技术离型纸、免缝胶带102、敷芯层103、基料层104四个部件的具体粘接设置方式主要包括下述三种方式(当然也不限于下述三种方式):本技术的第一种情况,多根免缝胶带102的靠近基料层104的一侧面与敷芯层103胶粘连接,敷芯层103在其厚度方向的截面与基料层104在其厚度方向上的截面相重合,且基料层104靠近免缝胶带102的一侧面与敷芯层103胶粘连接。该情况下,免缝胶带102贴到伤口处后,敷芯层103是粘接在免缝胶带102的背面上,因而敷芯层103直接将伤口覆盖住,达到保护伤口吸收渗液的目的,另外基料层104是直接粘在敷芯层103的背面上,但基料层104不对敷芯层103起到支撑稳定的作用,仅仅是作为一个遮盖的形式存在,避免敷芯层103积尘、积灰、过于暴露。本技术的第二种情况,多根免缝胶带102的靠近基料层104的一侧面与敷芯层103胶粘连接,敷芯层103在其厚度方向的截面面积小于基料层104在其厚度方向上的截面面积,且敷芯层103位于基料层104的中部位置,基料层104可分离的贴附在离型纸上,基料层104靠近免缝胶带102的一侧面仅与敷芯层103抵触设置。该情况下,免缝胶带102贴到伤口处后,敷芯层103是粘接在免缝胶带102的背面上,因而敷芯层103直接将伤口覆盖住,达到保护伤口吸收渗液的目的,另外免缝胶带102贴到伤口处后,基料层104也从离型纸上脱离并粘接到皮肤上,基料层104并不与敷芯层103粘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组件包括离型纸、可分离的贴附在离型纸上的多根依次间隔排列的免缝胶带、基料层、设于所述免缝胶带与所述基料层之间的敷芯层,所述敷芯层稳固的设置在所述基料层与所述免缝胶带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组件包括离型纸、可分离的贴附在离型纸上的多根依次间隔排列的免缝胶带、基料层、设于所述免缝胶带与所述基料层之间的敷芯层,所述敷芯层稳固的设置在所述基料层与所述免缝胶带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免缝胶带的靠近所述基料层的一侧面与所述敷芯层胶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芯层在其厚度方向的截面与所述基料层在其厚度方向上的截面相重合,且所述基料层靠近所述免缝胶带的一侧面与所述敷芯层胶粘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芯层在其厚度方向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基料层在其厚度方向上的截面面积,且所述敷芯层位于所述基料层的中部位置,所述基料层可分离的贴附在所述离型纸上,所述基料层靠近所述免缝胶带的一侧面仅与所述敷芯层抵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缝胶带的靠近所述基料层的一侧面仅与所述敷芯层相抵触,所述敷芯层在其厚度方向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基料层在其厚度方向上的截面面积,且所述敷芯层位于所述基料层的中部位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宁刘菊园吴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康迪菲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