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18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脚装置具有,下端部有接地部分(10)的呈外螺纹状的支脚轴(1)和可升降地支撑在支脚轴上的升降体(2)。该升降体具有基座部分(20)和锁片部分(21),该基座部分有与支撑对象物P的固定部分(201)及支脚轴插入的贯通孔(202),该锁片部分的片的一端(211)与该基座部分做成一体、并在片的另一端(212)的前面(215)一侧具有与支脚轴的外螺纹部分(12)啮合的内螺纹状部分(213),而且,在片的另一端的背面(216)一侧具有操作抓手(214);该基座部分和锁片部分通过塑料成形做成一体,从而使该锁片部分的内螺纹状部分与插入上述贯通孔的支脚轴的外周面相比位于进入到前方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脚装置的改进,上述支脚装置是指安装在各种支撑对象物上的、成为该支撑对象物的支脚,并且具有高度可调地支撑该支撑对象物的功能。
技术介绍
支脚装置具有在下端部上有接地部分的呈螺栓状的支脚,和与该支脚的外螺纹部分啮合的有螺母功能的部件,并以该支脚高度可调地支撑支撑对象物。这种支脚装置公开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82881号公报及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11092号公报中。但是,在这种支脚装置中有固定在支撑对象物上的壳体,配置于该壳体内的具备螺母功能的部件和用于对该部件施加力的弹簧,并且,上述支脚至少必须4个零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以最少的零部件数来适当地构成这种支脚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支脚装置具有以下(1)~(4)的结构。(1)是高度可调地支撑着支撑对象物的支脚装置;(2)具备下端部有接地部分的呈外螺纹状的支脚轴和可升降地支撑在该支脚轴上的升降体;(3)该升降体具有基座部分和锁片部分,该基座部分有与支撑对象物的固定部分及支脚轴插入的贯通孔,该锁片部分的片的一端与该基座部分做成一体、并在片的另一端的前面一侧具有与支脚轴的外螺纹部分啮合的内螺纹状部分,而且,在片的另一端的背面一侧具有操作抓手;(4)该基座部分和锁片部分通过塑料成形做成一体,从而使该锁片部分的内螺纹状部分与插入上述贯通孔的支脚轴的外周面相比位于进入到前方的位置。这样,利用上述支脚轴和升降体这两个零件就能适当地构成高度可调地支撑着支撑对象物的支脚装置。即,通过一边使锁片部分弹性变形一边使支脚轴进入到升降体的贯通孔内,从而可以利用该锁片部分的弹力将锁片部分的内螺纹状部分推压到已进入的支脚轴的外螺部分上并使之相互啮合以构成支脚装置。利用基座部分的固定部分安装在支撑对象物上的支脚装置,通过转动操作支脚轴可改变升降体的下面与支脚轴的接地部分之间的尺寸,从而可对支撑对象物的高度进行微调。即,升降体使上述锁片部分的内螺纹状部分与支脚轴的外螺纹部分相啮合,当转动支脚轴时,内螺纹状部分就沿着支脚轴进行相对的螺纹进给或螺纹后退,这样就能一点点地改变支撑对象物的高度。另外,通过使用锁片部分的操作抓手使锁片部分弹性变形,从而解除该内螺纹状部分与支脚轴的外螺纹部分的啮合,就是说,通过使锁片部分的片的另一端后退移动,就能使升降体沿着支脚轴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从而可大幅度地调整支撑对象物的高度。上述基座部分有上板部分,并且,锁片部分做成片的一端与该基座部分的上板部分形成一体。这种情况下,通过操作来使操作抓手向上方抬起,就能使升降体沿着支脚轴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这样,便可大幅度地调整支撑对象物的高度,在大幅度调整时,从下方使用支撑的手指就能合理地调整支撑对象物。另外,上述基座部分有侧板部分,且在该侧板部分上形成在左右方向延伸的切槽,在锁片部分的片的另一端的侧部上开成进入该切槽内的凸起。在支撑着支撑对象物的状态下,在使内螺纹状部分与支脚轴的外螺纹部分啮合的锁片部分上虽作用有向上的力,但通过使上述凸起与切槽的上侧槽壁接触就能承受该力,这样,由于这个力的作用可使锁片部分不会产生破损。另外,在上述支脚轴的上端部上形成弹性卡合片,该弹性卡合片随着该支脚轴从下方进入升降体的基座部分的贯通孔,一旦弹性变形后,则在从该贯通孔向上方脱出的位置弹出后便与该贯通孔卡合。这种情况下,在使安装了升降体的支撑对象物抬起时,支脚轴不会无意中地从升降体的贯通孔中脱落。采用本专利技术,利用具有外螺纹部分的支脚轴和升降体这两个部件就能适当地构成高度可调地支撑着支撑对象物的支脚装置;其中,该升降具有基座部分和锁片部分,该基座部分有与支撑对象物的固定部分及支脚轴插入的贯通孔,该锁片部分具有与基座部分做成一体的内螺纹状部分。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支脚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截面图。图3是图1的左侧视图。图4是图1的俯视图(省略支撑对象物P)图5是图1的右侧视图。图6是升降体2的正视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是图6的左侧视图。图9是图6的右侧视图。图10是沿图6的A-A线的截面图。图11是沿图8的B-B线的截面图。图12是表示支脚轴1其他结构例子的正视图。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图1至图13,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中的图1至图5分别表示支脚装置的使用状态,尤其是图5表示的是升降体2完全下降后的状态。另外,图6至图11分别表示升降体2,而图12及图13则表示支脚轴1的另一个结构例子。本实施例的支脚装置具有安装在各种支撑对象物P上并成为该支撑对象物P的支脚,且高度可调(水平调整)地支撑该支撑对象物P的功能(调整器功能)。具体地讲,该支脚装置可以用作例如,液晶投影机、放映机、幻灯机等投影机的支脚,或用作安装在三脚架等的支脚下端部并构成该支脚的一部分。该支脚装置用于这种投影机的情况下,其设置在该投影机装有投影镜头的前侧下部、并用于调整该投影机的倾斜角,这样,其可用于调整由该投影镜头投射的图象放映在银幕等上的高度位置。这种支脚装置具有支脚轴1和升降体2。支脚轴1的结构是在下端部形成具有接地部分10的外螺纹状。在图示的例子中,该支脚轴1,其下端部具有圆盘状部101,并在该圆盘状部101下面装有缓冲垫102。而且,使该缓冲垫102与地板面、地面、台面等接地面G接触,以使支撑对象物P支撑在该接地面G上。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该支脚轴1的结构是,在下端部一侧和上端部一侧分别具有无螺纹部分11,并在两个无螺纹部分11、11之间有外螺纹部分12。在该支脚轴1的外螺纹部分12上啮合有构成上述升降体2的、后述的锁片部分21的内螺纹状部分213,通过握住上述圆盘状部101并转动操作支脚轴1虽使升降体2上升或下降,但由于该升降体2在上升极限位置及下降极限位置都没有与上述内螺纹部分213啮合的外螺纹部分12,所以在上升极限位置或下降极限位置进一步转动操作支脚轴1都不会产生上述内螺纹状部分213的损坏。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支脚轴1的上端部形成弹性卡合片13,随着该支脚轴1从下方进入到上述升降体2的后述基座部分20的贯通孔202内,一旦弹性卡合片13产生弹性变形后,便在从该贯通孔202向上方脱出的位置上弹出而与该贯通孔202卡合。在图示的例子中,支脚轴1的上端部做成中空的筒状,并且,在该上端部的末端形成两条切槽14、14,使该切槽14的槽端向外敞开并在支脚轴1的轴线方向延伸,在这两条切槽14、14之间形成上述弹性卡合片13。该弹性卡合片1 3形成在支脚轴1直径方向的两侧。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两个弹性卡合片13、13中的一个与支脚轴1的上端部的末端相比更凸出于上方。在两个弹性卡合片13、13的上端的外面部分分别形成凸部131。该凸部131具有朝向支脚轴1的下端部一侧的卡合面132,并且在夹住顶部133的上方一侧具有在随着朝向该顶部133该凸部131的凸出尺寸逐渐增大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34。而且,两个弹性卡合片13、13的凸部131的顶部133间的尺寸与升降体2的贯通孔202的孔径相比要稍稍大些。当将升降体2和支脚轴1如上述那样进行组装,使支脚轴1插入贯通孔202中时,弹性卡合片13使上述凸部131的倾斜面134与贯通孔202的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脚装置,是高度可调地支撑着支撑对象物的支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下端部有接地部分的呈外螺纹状的支脚轴和可升降地支撑在该支脚轴上的升降体;该升降体具有基座部分和锁片部分,该基座部分有与支撑对象物的固定部分及支脚轴插入的贯通孔,该锁片部分的片的一端与该基座部分做成一体、并在片的另一端的前面一侧具有与支脚轴的外螺纹部分啮合的内螺纹状部分,而且,在片的另一端的背面一侧具有操作抓手;该基座部分和锁片部分通过塑料成形做成一体,从而使该锁片部分的内螺纹状部分与插入上述贯通孔的支脚轴的外周面相比位于进入到前方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泰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