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812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安装在精炼炉上用以吸收所述精炼炉内坩埚产生的烟气,所述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包括呈柱状的侧壁、位于所述侧壁顶端的顶壁、自下向上延伸的主轴,所述侧壁包括沿主轴可转动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顶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顶端的第一顶壁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顶端的第二顶壁,所述顶壁朝向下方的一侧设有吸风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对坩埚的产生的烟气均进行吸收,吸收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维修。

A kind of flue gas collecting device of refin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
技术介绍
镁熔剂精炼包括粗镁熔化、精炼、升温、静置等过程,在电加热或煤气加热的井式坩埚炉(精炼炉)中进行。坩锅炉外壳用钢板焊制,圆柱型盛装金属镁的坩埚放置在耐火砖砌筑的圆柱形炉膛内。精炼之前,先将部分块状基础熔剂加于经预热的坩埚底部,然后加人粗镁,并通过加热使镁不断熔化。熔镁温度达973K时开始精炼,即边搅拌熔镁边撒入精炼熔剂。然后升温至1013-1023K后静置,使含氧化物等杂质的熔剂与镁分离。在精炼、升温静置过程中,为防止镁的氧化损失,在熔镁表面撒适量的覆盖熔剂。当熔镁温度降至983K时,将坩埚吊入倾翻抬包,并在连续铸造机上铸成锭。在此精炼阶段有加料阶段、熔融搅拌阶段、倾倒出料阶段等三个时间段,此三个时间段由于无法对精炼炉进行密封,烟气外溢明显,大量烟气弥漫在精炼车间里,形成无组织排放。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大气环保的普遍关注和对改变车间操作环境的迫切要求,且随着环保政策力度的加大,不再允许冶炼烟气随意排放。且无组织烟气的收集也是目前的技术难点,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金属Mg精炼炉烟气进行有效收集,保证冶炼车间环境的烟气收集装置。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以解决现有精炼炉烟气收集困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安装在精炼炉上用以吸收所述精炼炉内坩埚产生的烟气,所述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包括呈柱状的侧壁、位于所述侧壁顶端的顶壁、自下向上延伸的主轴,所述侧壁包括沿主轴可转动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顶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顶端的第一顶壁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顶端的第二顶壁,所述顶壁朝向下方的一侧设有吸风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包括第一枢转轴和第二枢转轴,所述第一枢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所述第一顶壁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一枢转轴上,所述第二枢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所述第二顶壁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二枢转轴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风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顶壁上的第一吸风管、固定在所述第二顶壁上的第二吸风管、位于所述主轴内的排风管、以及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用以连接第一吸风管、第二吸风管及排风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吸风管和第二吸风管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吸风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吸风管和第二吸风管呈U型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风管设置在所述主轴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靠近所述主轴的一侧设有旋转轴以供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的高度为所述坩埚的直径的两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的底部设有万向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围设形成圆柱状,圆柱的直径为坩埚的直径的四倍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通过设置侧壁和顶壁围设形成包围所述坩埚的空间,实现对坩埚烟气的吸收,通过设置枢转的侧壁,从而在坩埚倾斜倒料时也可对烟气进行吸收。本专利技术的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对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坩埚的产生的烟气均可进行吸收,吸收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100,安装在精炼炉7上用以吸收所述精炼炉7内坩埚8产生的烟气,所述精炼炉7嵌入在操作平台9内。所述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100包括呈柱状的侧壁1、位于所述侧壁1顶端的顶壁2、自下向上延伸的主轴3、设置在所述顶壁2朝向下方一侧的吸风装置4、第一枢转轴5和第二枢转轴6。所述侧壁1包括沿主轴3可转动设置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靠近所述主轴3的一侧设有旋转轴13以供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转动。所述侧壁1、顶壁2及操作平台9围设形成的空间可以防止烟气外溢,设置在所述顶壁2的吸风装置4可以将所述坩埚8产生的烟气全部吸收。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相对转动并相对远离后产生缺口,缺口供工作人员对坩埚8进行吊出、倾斜倒料、或者熔融搅拌等工作。所述侧壁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4,从而使得转动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更加容易,所述万向轮14压在所述操作平台9上。所述侧壁1的略微高于所述操作平台9,因为烟气一般向上升,所以即使底部存在间隙也不会泄露。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围设形成圆柱状,圆柱的直径为坩埚8的直径的四倍以上。所述侧壁1的高度为所述坩埚8的直径的两倍。所述顶壁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11顶端的第一顶壁2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12顶端的第二顶壁22。所述第一枢转轴5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11靠近所述第二侧壁12的一侧,所述第一顶壁21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一枢转轴5上,所述第二枢转轴6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12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1的一侧,所述第二顶壁22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二枢转轴6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壁21和第二顶壁22通过活页23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一枢转轴5和第二枢转轴6上,以使得所述第一顶壁21和第二顶壁22具有水平和竖直两种状态。当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相靠近时,所述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一顶壁21和第二顶壁22平行于坩埚8口,所述坩埚8产生的气体在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无法外溢,并逐渐被所述吸风装置4吸收;当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相互远离时,所述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一顶壁21和第二顶壁22在重力或者外力作用下沿着第一枢转轴5和第二枢转轴6自然下垂,所述吸风装置4朝向所述坩埚8的一侧,所述坩埚8产生的烟气会被两边的吸风装置4吸收。侧吸的高度约为坩埚8直径两倍是吸气效果最佳,故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壁1高度和顶壁2的半径约为所述坩埚8直径的两倍。又因为侧壁1围设形成的圆柱的直径为坩埚8的直径的四倍以上,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都可以自由下垂。所述吸风装置4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顶壁21上的第一吸风管41、固定在所述第二顶壁22上的第二吸风管42、位于所述主轴3内的排风管45、以及连接软管44,所述连接软管44用以连接第一吸风管41、第二吸风管42及排风管45。所述第一吸风管41和第二吸风管4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吸风口43。所述第一吸风管41和第二吸风管42呈U型设置。如此设置的吸风口43分布均匀,吸收效果更好。当然,在其他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安装在精炼炉上用以吸收所述精炼炉内坩埚产生的烟气,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包括呈柱状的侧壁、位于所述侧壁顶端的顶壁、自下向上延伸的主轴,所述侧壁包括沿主轴可转动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顶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顶端的第一顶壁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顶端的第二顶壁,所述顶壁朝向下方的一侧设有吸风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安装在精炼炉上用以吸收所述精炼炉内坩埚产生的烟气,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包括呈柱状的侧壁、位于所述侧壁顶端的顶壁、自下向上延伸的主轴,所述侧壁包括沿主轴可转动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顶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顶端的第一顶壁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顶端的第二顶壁,所述顶壁朝向下方的一侧设有吸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包括第一枢转轴和第二枢转轴,所述第一枢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所述第一顶壁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一枢转轴上,所述第二枢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所述第二顶壁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二枢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炼炉烟气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顶壁上的第一吸风管、固定在所述第二顶壁上的第二吸风管、位于所述主轴内的排风管、以及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用以连接第一吸风管、第二吸风管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云波陈晶赵长波张杰孙丽李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航天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