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氧送料装置及裂解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778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排氧送料装置及裂解设备,其中,排氧送料装置包括:送料筒体,所述送料筒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有轴输送螺旋,同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送料筒体中,所述有轴输送螺旋的螺距沿所述进料口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减小,用于在输送物料的同时压缩物料进行排氧;驱动部件,与所述有轴输送螺旋驱动连接;锁气部件,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用于排出所述送料筒体中的气体并隔绝外部气体。物料在排氧送料装置的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排氧,可实现与外部裂解设备的裂解反应的无缝衔接,相比于传统的分体式的排氧预处理和特殊送料通道,实现了连续性的物料排氧和密封送料,提高了物料处理量、缩短了处理周期、降低了能耗和投资成本。

Oxygen discharging and feeding device and crac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氧送料装置及裂解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送料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含该送料装置的裂解设备。
技术介绍
在有机物裂解
中,大部分裂解设备通常需要在无氧或还原条件下进行裂解反应,以有效减小和避免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的产生。为了满足无氧裂解条件,通常需要对物料进行预处理,在预处理腔体中完成排氧、密封。现有的技术方案中,排氧预处理与裂解过程基本都采用分体式,即在预处理排氧后密封,然后通过特定通道送入裂解腔,并以单向阀或其它密封机制隔氧;且在排氧预处理过程中采用的排氧方式主要包括抽真空、注惰性气体、水封、水蒸气驱等。这样的给料过程必然是间歇式或阶段式的,势必导致处理量小、处理周期长、能耗大、投资成本高等问题。综上所述,如何实现连续性的物料排氧和密封送料,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氧送料装置,以实现连续性的物料排氧和密封送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该排氧送料装置的裂解设备,以实现连续性的物料排氧和密封送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氧送料装置,包括:送料筒体,所述送料筒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有轴输送螺旋,同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送料筒体中,所述有轴输送螺旋的螺距沿所述进料口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减小,用于在输送物料的同时压缩物料进行排氧;驱动部件,与所述有轴输送螺旋驱动连接;锁气部件,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用于排出所述送料筒体中的气体并隔绝外部气体。优选地,在上述的排氧送料装置中,所述有轴输送螺旋包括一个或多个串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沿轴向分段的或整体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沿所述进料口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减小。优选地,在上述的排氧送料装置中,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沿所述进料口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连续递减。优选地,在上述的排氧送料装置中,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沿所述进料口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分段阶梯式递减。优选地,在上述的排氧送料装置中,所述送料筒体内部沿所述进料口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通过所述螺旋叶片依次分为预加压输送段、加压输送段、极限加压段和保压输送段,所述预加压输送段、加压输送段和极限加压段的压力递增,所述保压输送段和所述极限加压段的压力相等。优选地,在上述的排氧送料装置中,还包括进料控制系统和设置于所述送料筒体中的压力传感器和含氧率传感器,所述进料控制系统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和所述含氧率传感器检测的含氧率控制所述进料口的进料速度。优选地,在上述的排氧送料装置中,还包括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所述送料筒体的内部温度,且所述送料筒体的内部温度沿所述进料口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递增。优选地,在上述的排氧送料装置中,所述加热部件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上。优选地,在上述的排氧送料装置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送料筒体中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均与所述进料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进料控制系统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和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控制所述进料口的进料速度和干度。优选地,在上述的排氧送料装置中,所述螺旋叶片的至少部分螺旋段设置有隔热保温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裂解设备,包括滚筒和进料装置,所述滚筒内设置有裂解腔,所述进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滚筒的进料端,所述进料装置为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排氧送料装置,所述排氧送料装置的出料口通过锁气部件与所述滚筒的进料端口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排氧送料装置包括送料筒体、有轴输送螺旋、驱动部件和锁气部件,送料筒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有轴输送螺旋同轴转动地设置于送料筒体中,有轴输送螺旋的螺距沿进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减小,用于在输送物料的同时压缩物料进行排氧;驱动部件与有轴输送螺旋驱动连接;锁气部件设置于出料口,用于排出送料筒体中的气体并隔绝外部气体。该排氧送料装置工作时,物料从进料口进入送料筒体,驱动部件驱动有轴输送螺旋转动,物料在有轴输送螺旋的单向转动作用下不断向出料口方向推进,在推进的过程中,由于有轴输送螺旋的螺距依次减小,从而使物料在输送过程中进行压缩,将物料空隙中的氧气不断挤压出来,完成排氧操作,挤出的气体通过出料口处的锁气部件排出,而排氧后的物料从出料口输送出去。可见,物料在排氧送料装置的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排氧,可实现与外部裂解设备的裂解反应的无缝衔接,相比于传统的分体式的排氧预处理和特殊送料通道,实现了连续性的物料排氧和密封送料,提高了物料处理量、缩短了处理周期、降低了能耗和投资成本。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该排氧送料装置的裂解设备,因此,物料在排氧送料装置的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排氧,可实现与裂解设备的裂解反应的无缝衔接,相比于传统的分体式的排氧预处理和特殊送料通道单独送料,实现了连续性的物料排氧和密封送料,提高了物料处理量、缩短了处理周期、降低了能耗和投资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氧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声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氧送料装置的有轴输送螺旋的螺距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裂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驱动部件、2为进料口、3为送料筒体、4为有轴输送螺旋、41为传动轴、42为螺旋叶片、5为锁气部件、6为滚筒、61为进料端口、A为预加压输送段、B为加热输送段、C为极限加压段、D为保压输送段。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排氧送料装置,实现了连续性的物料排氧和密封送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该排氧送料装置的裂解设备,实现了连续性的物料排氧和密封送料。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氧送料装置,包括送料筒体3、有轴输送螺旋4、驱动部件1和锁气部件5;其中,送料筒体3设置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有轴输送螺旋4同轴转动地设置于送料筒体3中,有轴输送螺旋4的螺距沿进料口2至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减小,用于在输送物料的同时压缩物料进行排氧;驱动部件1优选为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驱动部件1与有轴输送螺旋4驱动连接;锁气部件5设置于出料口,用于排出送料筒体3中的气体并隔绝外部气体,锁气部件5采用市场上常见的锁气机构,在此不做赘述。该排氧送料装置工作时,物料从进料口2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氧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送料筒体(3),所述送料筒体(3)设置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n有轴输送螺旋(4),同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送料筒体(3)中,所述有轴输送螺旋(4)的螺距沿所述进料口(2)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减小,用于在输送物料的同时压缩物料进行排氧;/n驱动部件(1),与所述有轴输送螺旋(4)驱动连接;/n锁气部件(5),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用于排出所述送料筒体(3)中的气体并隔绝外部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氧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料筒体(3),所述送料筒体(3)设置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
有轴输送螺旋(4),同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送料筒体(3)中,所述有轴输送螺旋(4)的螺距沿所述进料口(2)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减小,用于在输送物料的同时压缩物料进行排氧;
驱动部件(1),与所述有轴输送螺旋(4)驱动连接;
锁气部件(5),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用于排出所述送料筒体(3)中的气体并隔绝外部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氧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轴输送螺旋(4)包括一个或多个串接的传动轴(41);所述传动轴(41)上设置有沿轴向分段的或整体的螺旋叶片(42),所述螺旋叶片(42)的螺距沿所述进料口(2)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氧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42)的螺距沿所述进料口(2)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连续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氧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42)的螺距沿所述进料口(2)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分段阶梯式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氧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筒体(3)内部沿所述进料口(2)至所述出料口的方向通过所述螺旋叶片(42)依次分为预加压输送段(A)、加压输送段(B)、极限加压段(C)和保压输送段(D),所述预加压输送段(A)、所述加压输送段(B)和所述极限加压段(C)的压力递增,所述保压输送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艳存王贵山
申请(专利权)人:招远市汇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