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行李箱面差控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845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行李箱面差控制组件。包括挡板以及螺纹柱,所述挡板上端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截面呈“┌”状,所述卡钩的槽壁为平面,所述卡槽与挡板之间形成的卡槽用于卡入尾门或行李箱盖,所述挡板内竖直设置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柱与之螺纹配合。在车身装配行李箱或尾门的过程中使用,行李箱或尾门装配完成后操作工确认该处面差合格就把这个组件取下来,操作容易,结构简单,不会损伤车体,并且使用准确性高。在车身装配行李箱或尾门的过程中使用,行李箱或尾门装配完成后操作工确认该处面差合格就把这个组件取下来,操作容易,结构简单,不会损伤车体,并且使用准确性高。

A surface difference control module of tru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行李箱面差控制组件
本技术涉及汽车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行李箱面差控制组件。
技术介绍
汽车白车身装配尾门或行李箱盖时,为控制尾门或行李箱盖与车身之间的面差,传统的做法是在锁扣处增加垫块,在侧围处增加尼龙间隙块。这种方法难以控制尾门或行李箱盖与车身侧围的面差,而该处是车身面差的关键控制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车身行李箱面差控制组件。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身行李箱面差控制组件,包括挡板1以及螺纹柱7,所述挡板1上端设置有卡钩6,所述卡钩6截面呈“┌”状,所述卡钩6的槽壁为平面,所述卡槽6与挡板之间形成的卡槽用于卡入尾门或行李箱盖,所述挡板1内竖直设置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柱7与之螺纹配合,且所述螺纹柱7从底部穿过螺纹孔顶住卡入卡槽的尾门或行李箱盖。所述挡板1的截面呈“Z”形的二级阶梯状结构,所述螺纹孔为贯穿挡板1中间最厚板体,且所述螺纹孔上端的贯穿孔设置在卡槽内。所述螺纹柱7插入贯穿孔端端部设置有压头5,所述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行李箱面差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1)以及螺纹柱(7),所述挡板(1)上端设置有卡钩(6),所述卡钩(6)截面呈“┌”状,所述卡钩(6)的槽壁为平面,所述卡钩(6)与挡板之间形成的卡槽用于卡入尾门或行李箱盖,所述挡板(1)内竖直设置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柱(7)与之螺纹配合,且所述螺纹柱(7)从底部穿过螺纹孔顶住卡入卡槽的尾门或行李箱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行李箱面差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1)以及螺纹柱(7),所述挡板(1)上端设置有卡钩(6),所述卡钩(6)截面呈“┌”状,所述卡钩(6)的槽壁为平面,所述卡钩(6)与挡板之间形成的卡槽用于卡入尾门或行李箱盖,所述挡板(1)内竖直设置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柱(7)与之螺纹配合,且所述螺纹柱(7)从底部穿过螺纹孔顶住卡入卡槽的尾门或行李箱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行李箱面差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的截面呈“Z”形的二级阶梯状结构,所述螺纹孔为贯穿挡板(1)中间最厚板体,且所述螺纹孔上端的贯穿孔设置在卡槽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银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