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连接板的前轮罩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841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连接板的前轮罩连接结构,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通风罩板、加强梁以及两个前轮罩,每个前轮罩的一侧设置有弧形连接板,弧形连接板固接于加强梁的底部;前轮罩和弧形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多组连接机构,每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管以及两个第一斜块;两个第一斜块均沿连接管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连接管的内壁,连接管的两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滑槽贯穿连接管的外侧壁设置;前轮罩上设置有插槽,插槽内设置有环形槽,连接管内设置有用于推动第一斜块向靠近环形槽内侧壁的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前轮罩连接结构的强度不强的问题,达到了增强前轮罩连接结构的强度的效果。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front wheel housing with connect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连接板的前轮罩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带有连接板的前轮罩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认识的加深,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乘坐舒适性也成为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从车身结构的角度出发,为提升整车的乘坐舒适性,可以考虑提升车身的扭转刚度,从而提升整车的NVH性能。车身左右前轮罩的连接结构对于车身的扭转刚度有很大贡献。目前常见的前轮罩连接结构主要是通过通风罩板进行连接,但由于通风罩板比较薄,强度较弱,所以这种连接结构强度弱,对车身的扭转刚度提升作用不大。为了加强上述连接结构的强度,在通风罩板前端增加了通风罩加强梁,通过通风罩加强梁与前轮罩顶部进行连接,由于通风罩板加强梁的强度比通风罩板更强,这样可以提高该连接结构的强度,因而对车身扭转刚度提升作用也很大。以上两种前轮罩连接结构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但由于这两种连接方式加强梁只是与前轮罩顶部进行连接,而加强梁没有与前轮罩侧壁进行连接,所以连接强度都不是很强,对车身扭转刚度的提升作用也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连接板的前轮罩连接结构,包括通风罩板(1)、固接于通风罩板(1)一侧的加强梁(2)以及分别固接于加强梁(2)两端的前轮罩(3),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前轮罩(3)的一侧设置有弧形连接板(4),所述弧形连接板(4)固接于加强梁(2)的底部;所述前轮罩(3)和弧形连接板(4)之间设置有多组用于对二者进行连接的连接机构(5),每组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设置于弧形连接板(4)上的连接管(51)以及分别设置于连接管(51)两侧的第一斜块(52);两个所述第一斜块(52)均沿连接管(51)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连接管(51)的内壁,所述连接管(51)的两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便于两个第一斜块(52)沿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连接板的前轮罩连接结构,包括通风罩板(1)、固接于通风罩板(1)一侧的加强梁(2)以及分别固接于加强梁(2)两端的前轮罩(3),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前轮罩(3)的一侧设置有弧形连接板(4),所述弧形连接板(4)固接于加强梁(2)的底部;所述前轮罩(3)和弧形连接板(4)之间设置有多组用于对二者进行连接的连接机构(5),每组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设置于弧形连接板(4)上的连接管(51)以及分别设置于连接管(51)两侧的第一斜块(52);两个所述第一斜块(52)均沿连接管(51)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连接管(51)的内壁,所述连接管(51)的两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便于两个第一斜块(52)沿连接管(51)宽度方向滑移的滑槽(511),每个所述滑槽(511)贯穿连接管(51)的外侧壁设置;所述前轮罩(3)上设置有供连接管(51)插接的插槽(53),所述插槽(53)内设置有用于供两个第一斜块(52)插接的环形槽(531),所述连接管(51)内设置有用于推动第一斜块(52)向靠近环形槽(531)内侧壁的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连接板的前轮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1)的一端贯穿弧形连接板(4)远离前轮罩(3)的一侧设置;所述驱动组件(54)包括固接于连接管(51)远离前轮罩(3)一端的固定板(541)、螺纹连接于固定板(541)的螺栓(542)以及套设固定于螺栓(542)靠近第一斜块(52)一端并且形状呈圆台形的第二斜块(543);两个所述第一斜块(52)的斜面均抵接于第二斜块(5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益宏宇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