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防爆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452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防爆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胶黏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原料组分:丙烯酸丁酯40‑50份、丙烯酸甲酯40‑50份、丙烯酸羟乙酯0.1‑10份、丙烯酸1‑10份、溶剂100‑300份、以及引发剂0.001‑0.01份。上述胶黏剂中各原料组分配比合理,将作为软单体的丙烯酸丁酯、硬单体的丙烯酸甲酯和复配的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构成的功能单体按如上质量份合理组配,经实验验证,上述胶黏剂具有较低的初黏力、较高的剥离力,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使用,仍保持较高的剥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防爆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爆膜
,特别是涉及一种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防爆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子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手机显示屏作为手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人们往往会使用防爆膜来保护显示屏以尽量避免手机显示屏受到外界的冲击而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爆裂。传统的防爆膜中使用的胶黏剂的初黏力高、剥离力低,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使用,剥离力明显降低,从而致使防爆膜重工性能差,在高温高湿环境容易脱胶。因此对于防爆膜中所含的重要原料胶黏剂的性能研究就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胶黏剂的初黏力高、剥离力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初黏力并且提高剥离力的新型胶黏剂。一种胶黏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原料组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酰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甲苯和丁酮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还一种含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按照相应的质量份称取各原料组分;将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和溶剂混合得到混合物;向所述混合物中分阶段加入引发剂后混合,其中,向所述混合物中分阶段加入引发剂包括如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一部分引发剂,在66℃-67℃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3h-8h;第二阶段为:继续加入剩余的引发剂,在79℃-81℃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1h-4h,冷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阶段的步骤中,加入的引发剂与所述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001-0.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爆膜,其包括:基材层;设于所述基材层一侧表面的胶黏层,所述胶黏层的原料包括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剂或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胶黏剂;以及离型膜层,设于远离基材层的所述胶黏层的一侧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爆膜的剥离力为1400gf-2100gf,所述防爆膜的初黏力为400gf-900gf。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爆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基材层上形成胶黏层,所述胶黏层的原料包括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剂或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胶黏剂;在所述胶黏层上形成离型膜层,熟化处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基材层上形成胶黏层的步骤中,是将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剂或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胶黏剂涂布于基材层上,烘烤形成胶黏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熟化处理的条件为50℃-60℃下熟化45h-50h。上述胶黏剂中各原料组分配比合理,将作为软单体的丙烯酸丁酯、硬单体的丙烯酸甲酯和复配的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构成的功能单体按如上质量份合理组配,降低了胶黏剂的初黏力,提高了胶黏剂的剥离力,且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使用,仍保持较高的剥离力。申请人发现,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除了作为功能单体用于后续和固化剂交联外,还具有较高的极性,可以形成氢键,且其氢键含量相对常规丙烯酸类交联剂含量要高很多,最终合成得到的聚合物因氢键作用具有极高的内聚力,一方面可以使后续涂布得到的防爆膜具有较低的初黏,另一方面可提高胶黏剂的内聚力,整体胶层强度也更好,重工时可以完整的揭下来,具有较高的剥离力。经实验验证,上述胶黏剂具有较低的初黏力、较高的剥离力,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使用,仍保持较高的剥离力。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胶黏剂,其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原料组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酰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甲苯和丁酮中的至少一种。上述胶黏剂中各原料组分配比合理,将作为软单体的丙烯酸丁酯、硬单体的丙烯酸甲酯和复配的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构成的功能单体按如上质量份合理组配,降低了胶黏剂的初黏力,提高了胶黏剂的剥离力,且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使用,仍保持较高的剥离力。申请人发现,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除了作为功能单体用于后续和固化剂交联外,还具有较高的极性,可以形成氢键,且其氢键含量相对常规丙烯酸类交联剂含量要高很多,最终合成得到的聚合物因氢键作用具有极高的内聚力,一方面可以使后续涂布得到的防爆膜具有较低的初黏,另一方面可提高胶黏剂的内聚力,整体胶层强度也更好,重工时可以完整的揭下来,具有较高的剥离力。经实验验证,上述胶黏剂具有较低的初黏力、较高的剥离力,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使用,仍保持较高的剥离力。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相应的质量份称取各原料组分,其中,按下述各原料组分称取:S2、将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和溶剂按上述原料配比混合得到混合物。S3、向所述混合物中分阶段加入引发剂后混合,其中,向所述混合物中分阶段加入引发剂包括如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加入引发剂的目的是使混合物中产生自由基,引发化学反应。具体地,第一阶段为: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一部分引发剂,在66℃-67℃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3h-8h。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阶段的步骤中,加入的引发剂与所述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001-0.1。第二阶段加入引发剂的目的是将残余的丙烯酸单体反应完全。具体地,第二阶段为:继续加入剩余的引发剂,在79℃-81℃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1h-4h。上述胶黏剂的制备方法简单,分阶段两次引入引发剂使丙烯酸硬单体、软单体和功能单体充分反应完全,得到的胶黏剂具有较低的初黏力、较高的剥离力。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使用,仍保持较高的剥离力。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爆膜,其包括:基材层;设于所述基材层一侧表面的胶黏层,所述胶黏层的原料包括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剂或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胶黏剂;以及离型膜层,设于远离基材层的所述胶黏层的一侧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45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原料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原料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酰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甲苯和丁酮中的至少一种。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相应的质量份称取各原料组分;
将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和溶剂混合得到混合物;
向所述混合物中分阶段加入引发剂后混合,其中,向所述混合物中分阶段加入引发剂包括如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一部分引发剂,在66℃-67℃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3h-8h;第二阶段为:继续加入剩余的引发剂,在79℃-81℃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1h-4h,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阶段的步骤中,加入的引发剂与所述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001-0.1。


6.一种防爆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闯张玉伟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